孔庆东:百年小说大师张恨水

对于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张恨水是天字第一号的人物。一是他的名气最大。老舍曾称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二是他的作品最多。他一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120多部,比巴尔扎克还多,总字数约2000万。三是他的水平最高。他的读者中有毛泽东、周恩来、张学良这类大政治家,有章士钊、陈寅恪、夏济安这类大学者,有茅盾、老舍、张爱玲这类大作家,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对张恨水以及“张恨水现象”的研究探讨,张恨水创造了小说史上罕见的奇迹。有人拿他比大仲马,有人拿他比狄更斯,但其实这都是委屈了张恨水。张恨水没有大仲马的“小说工厂”,他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写出来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力图更新,他在小说的主题、题材、情节、结构、语言、细节、回目乃至人物的小动作上,都花费了大量心血,他把中国的章回体小说不但引入现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到一个雅俗共赏的新阶段。张恨水为中国传统的通俗小说奏出了绝响。

1895年5月18日,张恨水出生于江西广信(今上饶),他的籍贯是安徽潜山。现在的天柱山古称潜山,又名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景色奇绝,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无数。潜山近代的名人有一代京剧大师程长庚、杨月楼、杨小楼等,后来由于出了张恨水,被当地人与天柱山合称为“一山一水”。张恨水很重视自己的家乡,有时署名“潜山张恨水”,他还有笔名“我亦潜山人”、“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等。

张恨水的祖父自幼练得一身好武艺,以军功做到参将和协镇(旅长),驻防在江西广信。张恨水的父亲也武功过人,在营中襄理军务,他的长子出生后取名“芳松”,字“心远”。张恨水成名前,一直以“张心远”之名行世。

张恨水幼年时,很崇拜武功高强的祖父,曾说“愿学祖父跨高马,佩长剑。”祖父就给他特制了竹刀竹箭,让他骑在山羊上,往来奔驰。这对张恨水日后创作武侠和战争题材的小说有很大影响。

张恨水6岁时,祖父病逝。父亲把他送入私塾,习读“三百千”和四书五经。张恨水天性聪颖,四书五经都背得很好,也会做八股文,但是到10岁以后,他开始迷上了《千家诗》和《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更有文学趣味的书。随着父亲频繁的职务调动,张恨水每到一地,都喜欢饱览各种小说,对《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书烂熟于心。他从小说的批注中,悟到许多“作文之法”。13岁时,为了给弟弟妹妹讲故事,他在一个小本上连写带画了第一篇无名处女作,内容是一个14岁的小孩,使两柄180斤的铜锤打虎的故事。这个形象,很可能是张恨水的“英雄自况”,不过他后来用的武器是笔,打的则是社会之虎。

1909年,张恨水14岁时,在南昌插班进入新式学堂,开始接受维新派的新思想。1910年,张恨水考入“甲种农业学校”,学习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知识和英语,但他仍然醉心于文学,特别是魏子安的《花月痕》那类词章典雅的作品。同时,《小说月报》上的林译小说所呈示的新颖手法,也激发了他的兴趣。受革命思潮鼓动,张恨水剪掉辫子。辛亥革命后,他本打算出国留学,但是父亲突然因急病去世。父亲一生清廉,家无积蓄,张恨水只好中途辍学,随全家回到潜山。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和鲁迅一样,张恨水以长子的身份经历了少年丧父、家道中落的人生打击,然而书剑门第的滋养和文学世界的熏陶,已经在张恨水的心底埋下了远大的志向。

1913年,18岁的张恨水在亲友帮助下,到上海求学,考入孙中山创办的“蒙

藏垦殖学校”。家庭生活的忧虑和学业前程的渺茫,使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得到引发。在这里,他用文言和白话各写了一篇小说,署名“恨水”,投往《小说月报》,虽然未曾发表,但主编恽铁樵充满鼓励的回札,极大地增强了他的文学自信。然而不久,因二次革命失败,“蒙藏垦殖学校”解散,张恨水回到潜山,接受了母亲为他包办的一门亲事。郁闷之中的张恨水,闭门苦读,吟诗填词,并写了一部未完成的章回小说《青衫泪》,模仿的是《花月痕》的风格。

1914年,张恨水往南昌求学不成,便又到汉口投亲,为一家小报做补白,仍署名“恨水”。他本有个笔名“愁花恨水生”,取自李煜《乌夜啼》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就是“张恨水”笔名的由来。他还有“哀梨”、“并剪”、“旧燕”、“杏痕”等笔名,但“张恨水”最后成了他的“正名”,并引起许多望文生义的猜测。

不久,张恨水加入一个演文明戏的剧团,负责文字宣传,剧团生活对他以后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帮助。张恨水回忆说:“当我描写一个人,不容易着笔的时候,我便自己对镜子演戏,给自己看,往往能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张恨水小说的戏剧性和许多为人称道的小细节,以及小说中的演艺界人物形象,都与他的亲身观察和体验是分不开的。然而,剧团票房很不景气,加上一场大病,迫使他在1915年底又回到潜山。他在孤独中,继续练笔,写出文言小说《未婚妻》和《紫玉成烟》。几个月后,他到上海为一个吃官司的族兄奔走,随后又到苏州跟着一个文明戏班流浪了一段。1917年,张恨水与一同乡效仿《老残游记》的主人公,卖药浪游,一路观民风、览美景,彼此唱和,对军阀混战的苦难社会现实,有了深切体会。再次回到潜山后,得知《未婚妻》将被发表,遂又鼓起创作勇气。

1918年,张恨水被推荐到芜湖《皖江日报》做编辑,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报人生涯。

《皖江日报》是只有4名编辑的地方小报,内容大都是“剪刀加浆糊”的抄袭新闻。张恨水到任之后,每天写两个短评,编一版副刊。他在副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习作《紫玉成烟》,得到不少好评,于是又创作了一部才子佳人体的白话小说《南国相思谱》,在《皖江日报》连载,因“偏重于辞藻”和“力求工整”,颇受市民喜爱。张恨水一鼓作气又写了两篇小说《真假宝玉》和《小说迷魂游地府记》,发表在上海的《民国日报》,这是今天能够查到的张恨水的最早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张恨水领导报社工友在芜湖举行抗日示威。在爱国浪潮中,他燃起对新文化运动的渴慕之情,希望能够到北大读书,于是典衣借钱,辞职北上,闯入文化古都北京。

1921年,张恨水又兼任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并应邀在《皖江日报》连载长篇讽刺小说《皖江潮》,后被芜湖学生改为话剧公演,这是张恨水作品首次走上舞台。

为了肩负起长子的责任,张恨水建议母亲和全家人由潜山迁居到芜湖,以利于弟妹们的教育。他把自己基本生活费用之外的全部收入寄往芜湖,供养一家人生活和上学,因此“成了新闻工作的苦力”,一连几年,未再创作小说。他当时天天“要写好几千字,笔底下是写得很滑了,只要有材料,我可以把一篇通讯处理得很好,而且没有什么废话。”这种强迫性高速写作,大大锻炼了他的文字功夫,而且使他有了随机处理八面来风的敏锐判断能力,报人生涯是张恨水成为优秀小说家的最深厚的底蕴。

1923年,张恨水担任过空头的“世界通讯社”总编,后来又为上海《新闻报》和《申报》写通讯。不久,他离开《益世报》,协助成舍我创办“联合通讯社”并兼北京《今报》编辑。1924年,成舍我创办《世界晚报》,邀请张恨水编新闻,后又编副刊。《世界晚报》从第一天起,连载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使这份报纸迅速扬名京城。成舍我旋又创办《世界日报》,仍请张恨水编副刊,两大报纸蒸蒸日上,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业集团。

1925年,张恨水在《世界日报》上连续发表10个短篇小说,这是他发表短篇小说最多的一年。除小说外,他几乎每日均有杂文见报,用辛勤的写作改善了自己的生活。1926年,张恨水再次结婚,并把全家从芜湖接到北京。由于一家人的生活费用很大,张恨水说他这时的创作,“完全是为了图利”。但实际上,张恨水虽然为稿酬而写作,但“抱定不拆烂污主义”,不但文字清楚流利,而且立场高尚,正义感强。他所供职的报纸,都由于他的文笔而极受欢迎,他成了报界的摇钱树。1927年底,张恨水担任《世界日报》总编辑,由于白天写小说、编副刊,夜间编新闻、看大样,兼以家庭负担沉重,突然病倒,但1928年仍然大量创作,并同时写作6部长篇小说。张恨水以一支笔“供给十六口之家”,以诚实劳动获得四方赞誉,他成了当之无愧的“文字劳工”。

张恨水的作品汗牛充栋,他自己也难以尽数。但他最得意的作品只有三部: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成名作。这部作品于1924年4月16日开始在《世界晚报》连载,到1929年1月24日结束,将近五年,轰动京城。全书约100万字,分三集出版。所谓“春明”,本是唐朝长安的一个城门,后人以之泛指京城,所以《春明外史》实际就是“北京怪现状大观”的意思。张恨水开始也的确要走《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的路子,但他又“觉得这一类社会小说犯了个共同的毛病,说完一事,又递入一事,缺乏骨干的组织。”于是张恨水决定借一个贯穿人物的故事来提领全书,即“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他自己号称“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这个贯穿人物就是以张恨水自己为原型的新闻记者杨杏园。小说在言情这条线上,描写了杨杏园与纯真的雏妓梨云和高洁的才女李冬青之间缠绵悱恻的动人爱情,显示出张恨水“风流才子”的一面;在社会这条线上则广泛展示了北京三教九流的人情百态,显示出张恨水优秀记者的一面。当时许多读者也确实把《春明外史》当作“新闻之外的新闻”来看,因为小说中的大量人物和情节都有真实的原型和花絮、逸事。即使事过境迁,百年以后的读者也可以把这部小说看做北京当年的风俗画卷。

发表《啼笑因缘》后,张恨水已经成为现代通俗小说的无冕“天皇”。“上至党国名流,下至风尘少女,一见着面,便问《啼笑因缘》”,张恨水拿到一笔巨额版税,大大改善了生活,创办了“北华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聘请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美术大师任教,颇有声誉,并于1931年再次结婚。20世纪30年代初,张恨水还创作了《满江红》、《落霞孤鹜》和《啼笑因缘》续集等作品。在惊人的创作高产之余,他还收集古书,研究考据,赏名花,买古董,充分实现了少年时代的名士梦。张恨水的辉煌之时,也正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鼎盛之日。

张恨水成为全国知名作家后,稿约不断,每日创作五六千字,但张恨水却对自己文学事业的前程感到茫然。张恨水走上文坛之始,就确立了改良传统通俗小说的“雅化”立场,但是这条改良之路,是十分艰难的。顺应潮流也好,花样翻新也好,张恨水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读者“愿看吾书”,他不能站在新文学的理论高度,把文学创作看成是改造民族灵魂的千秋大业,所以,也经常有失落感和自卑感。读古书,看佛经,都只能增添他的消极情怀。而且由于他的巨大名声,新文学界把他当做“鸳鸯蝴蝶派”的头号靶子进行批判,而通俗小说界又未免觉得他的步伐太快,这些都使张恨水倍感孤独。但奋发进取的思想仍然在张恨水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主导。他在20世纪30年代,不懈地探索着改良通俗小说的各种途径。

九一八事变爆发,激起了张恨水的爱国热情,他奋笔创作了一系列“国难小说”,如《九月十八》、《一月二十八》、《最后的敬礼》、《仇敌夫妻》,与电影剧本《热血之花》和其他一些诗词、笔记结集为《弯弓集》。张恨水“国难小说”最出色的作品是《满城风雨》,它真实描绘了军阀混战和外寇入侵给国人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其结尾义勇军奋起抵御外寇,表达了张恨水坚决的抗日立场。正如《弯弓集》中的豪言:“背上刀锋有血痕,更未裹创出营门。书生顿首高声唤,此是中华大国魂。”

张恨水在30年代,仍然注意亲身考察中国社会现实。他1934年自费考察西北,亲眼目睹了西北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窘境,根据这次考察,他创作了《燕归来》和《小西天》两部作品。在民族危亡的局势下,张恨水到上海帮助成舍我主编《立报》副刊,后又到南京独资创办《南京人报》。亲身参与大量社会活动,使他的小说创作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也使他由一个孤芳自赏的传统名士,变成一个参与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恨水的创作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张恨水被选为通俗小说家中唯一的理事。他放弃了《南京人报》,只身来到陪都重庆,担任《新民报》主笔。抗战时期,他把写作从谋生的意义真正提高到了要为“说中国话的民众”工作的意义。在与新文学的关系上,双方也由对立转变为合作。张恨水在贫困的生活条件下意气昂扬,抗战期间创作了大约20部作品。

第二类是讽刺暴露小说,包括《八十一梦》、《疯狂》、《蜀道难》、《魍魉世界》、《偶像》、《傲霜花》等。这类小说本来就是张恨水和整个通俗小说界的特长,但张恨水超越了民国初年的黑幕小说和自己早年的新闻化的路子,在讽刺暴露中贯穿着统一的叙事立场,即从人民大众利益出发的正义感和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这些小说揭露了贪官污吏巧取豪夺、花天酒地,大发国难财,而知识分子却穷得四处乞食,下层百姓饥寒交迫、怨声载道的触目惊心的现实。特别是《八十一梦》,锋芒直指最高统治当局,国共两党要员从不同角度都作出了强烈反应,以致只写到十四梦就被迫收场。作品出版后,畅销国统区和解放区,成为现代讽刺小说的一个里程碑。

第三类是历史和言情等其他小说,包括《水浒新传》、《秦淮世家》、《赵玉玲本记》、《丹凤街》、《石头城外》等。其中最著名的是60万字的《水浒新传》,写梁山泊英雄招安后抗击金兵、为国捐躯的悲剧,其借古喻今的主题思想与同期的新文学中郭沫若、阳翰笙等人的历史剧是一致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和中共领袖毛泽东都对此书高度赞赏。小说在历史背景的考证和人物的性格语言方面都极其注意准确,今日读来仍有催人泪下的魅力。

张恨水从抗战后期开始,创作重点就由言情转到了社会批判。抗战结束,内战

随即爆发,张恨水愤慨时事,忧国忧民,笔调便也越发沉重和尖锐。

由于《新民报》是大后方销量最大的报纸,并发展成全国性大报,抗战胜利后,张恨水回到北平,主持《新民报》北平版创刊。他坚持“超党派”立场,反对内战,反对扰民,特别是针对经济崩溃和物价飞涨以及国民党接收大员的贪得无厌,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张恨水在北平《新民报》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有《巴山夜雨》、《纸醉金迷》、《五子登科》、《玉交枝》。后因物价飞涨,纸张贵如布匹,便改写中篇小说,有《一路福星》、《岁寒三友》、《雨霖铃》、《人迹板桥霜》、《马后桃花》、《开门雪尚飘》、《步步高升》等。其中《巴山夜雨》、《纸醉金迷》、《五子登科》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巴山夜雨》借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的典故,描写抗战时期大后方文人的艰苦生活和漂泊感。小说带有自传色彩,以文人李南泉的生活见闻为主线,通过三对夫妇的婚变,展示了国难当头的时代,各种人物的挣扎和命运。小说风格真实而冷静,但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深深打动了读者。这是一部可与巴金《寒夜》媲美的优秀作品。

长达50万字的《纸醉金迷》,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夕,整个后方社会沉湎于声色、赌博和抢购黄金的疯狂现实。小说以通货膨胀造成的“黄金风潮”为主线,刻画了一批贪婪奸诈的投机商人,反映出国统区丑陋、卑琐的人心世态。小说1946年9月开始在上海《新闻报》连载,到1948年11月连载结束时,以上海为中心,国统区又一次发生了疯狂的黄金抢购风潮,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五子登科》是直接抨击国民党接收大员腐败罪行的力透纸背之作。小说化用五代时窦燕山五个儿子全部登科的典故,全面展示了以主人公金子原为代表的接收大员疯狂索取和占有“金子、房子、车子、女子、票子”的一系列荒淫无耻的丑行。写出了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的一部“现代官场现形记”。小说引起巨大轰动,“五子登科”也成了被赋予讽刺贪官污吏的新意的时代词语。

张恨水这一时期的创作,数量虽然少于以往,但直面现实的勇猛抨击,大大加重了作品的分量,使得新文学界也非常重视。1948年末,张恨水在政治高压下,辞去报社职务,结束了30年的报人生涯。经过30年的曲折探索,他不仅攀上了通俗小说的艺术顶峰,而且使中国通俗小说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张恨水一生坚持自食其力、正直无私的人格立场,他痛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的

张恨水其实是热爱新中国和新社会的,早在重庆时期,他就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十分敬慕。张恨水这次患病后,全家生活陷入困窘,政府特聘他为文化部顾问,帮他一家度过难关。张恨水是知恩必报的传统知识分子,病愈后,从1953年开始,改编了一系列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等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出版后,大受欢迎。他的旧作也得到再版,他投入到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之中。

张恨水实地考察了北京城的巨大变化,写了一组散文,歌颂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建设奇迹。他又远游江南和西北,心潮澎湃地感受到新中国的日新月异,为香港《大公报》写了三四万字的南游杂记。他还写了一组散文《街头漫步》在海外发表。1959年,张恨水再次发病,周恩来得知后,特聘他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使他晚年的生活有了保证。张恨水表示:“老骆驼固然赶不上飞机,但是也极愿做一个文艺界的老兵,达到沙漠彼岸草木茂盛的绿洲。”

张恨水晚年创作的小说有,《记者外传》、《逐车尘》、《重起绿波》、《男

女平等》、《凤求凰》、《卓文君传》等,多由中国新闻社传往海外发表。张恨水努力改造思想,追求进步,他为两个孙女取名张前、张进,并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敬祖才能爱国家。”张恨水的思想,其实与他的早年是一脉相承的,他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进步”,只不过他的脚步是改良的、渐进的,多少有些缓慢,这也是大多数传统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

张恨水晚年的生活轻松悠闲。他再不用为了生计日夜不停地写小说、写新闻。

张恨水一生忠厚善良,勤劳刻苦,不参与政治谋划,不卷入人事风波。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都没有受到冲击。1967年2月15日,张恨水因脑溢血辞世。一位读者挽词曰:“生已留名世上,死亦无憾人间。”

张恨水用几千万字的辛勤劳作,为中国几亿读者描绘了生动开阔又气象万千的人生画卷,他把中国通俗小说推上了时代的高峰,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报人和作家生涯中,正直清白,侠肝义胆,“坚主抗战,坚主团结,坚主民主”,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张恨水逝世几十年后,他的作品依然风行于华人世界,学术界把他看做是20世纪通俗文学的经典巨匠。这不仅是张恨水本人的荣耀,也是中国通俗小说艺术魅力名至实归的必然。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婚恋新妻最新章节列表婚恋新妻最新章节目录婚恋新妻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婚恋新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其他小说,笔趣阁免费提供墨子归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https://www.bainiubaiwei.com/book/55967/
2.《十年后的新欢旧爱》/十年后的新欢旧爱全文阅读《十年后的新欢旧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奇幻小时,魅力小说']?>转载收集十年后的新欢旧爱最新章节。http://www.ctmht.net.cn/kan/558632.html
3.《穿越到十年后》秀七小姐晋江文学城>穿越到十年后 作者:秀七小姐 类型:原创-言情-近代现代-爱情-女主视角 标签:都市 穿越时空 婚恋 轻松 主角:钱小琅,卓彦 配角: 一句话简介:她穿越到了十年之后,发现…… 立意:立意待补充 状态:未签约/完结/7071字 简介:钱小琅穿越到了十年后,发现自己嫁给了冤家对头…… 收藏(2) 灌溉营养液(0https://wap.jjwxc.net/book2/3994906/
4.好看的现代言情小说更新时间排行榜第3页为您提供海量的免费完结版全本网络小说,定期更新发布2023年热门现代言情婚恋情缘小说排行榜单,更新的经典小说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听有声小说推荐下载『红袖读书APP』。https://www.hongxiu.com/category/30020_30022_f1_f1_f1_f1_3_3
5.封敬琰童婳婚恋最新更新手打全文字TXT全集下载都市小说十年前,除夕夜,母亲被父亲亲手杀害,十岁的宁天逃出家中十年后,宁天本领强大,裹挟滔天之势回归都市,誓要替母亲报仇 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盛眠傅燕城 作者:盛眠傅燕城 语气不带感情,昨晚醉酒后的浓烈暧昧已经散尽。盛眠捏着衣服的手一顿。说来可笑,结婚三年的老公连她是谁都不知道。三年前她救了 他http://www.tingxiaoshuo.org/15592/
6.第39期婚恋车祸第三爱情,这本凭啥值得我说它可以看?车祸+现实+婚姻+出G,多元素糅合在了一本小说里,难得的没有狗血。 整个故事也就是主角的婚姻故事。 喜欢言情小说陶醉于浪漫的爱情的知春,在大学遇到了与自己不同系学德语的杨宇,开始了校园爱情,毕业后的现实选择,让两人感情出现危机,走到尽头。父母的催婚,知春开始投入相亲大军,一相就是四年,直到荣钧的出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30/17/78935662_1105840808.shtml
7.十年后和死对头结婚了无弹窗《十年后和死对头结婚了》现在一共13 万字,可以开始看了,它的最新章节是【第134章 裙子】于【1个月前】更新, 这本小说【第一章】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构思之巧妙,情节之离奇,文笔之精炼……实乃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作者脑洞开的大,故事清奇婉转,惊悚中饱含温情,恐怖中蕴藏着真理,离奇中精彩纷呈。 这本http://xs.168xs.net/ebooks/1099967.html
8.山西首富花费5000万迎娶了明星车晓,但十年后却破产了,那么他现在过得如《豪门影帝前任靠我败家改命》这本书是由作者多宝粥写的一本现代言情-婚恋情缘类小说,这本小说的大致https://www.xs8.cn/ask/qqbmilwrhjd
9.章节:她似毒军婚高干婚恋完结下载我是大大侠呀在线阅读齐先生哑然失笑道:“从你的颌下小痣来看,应在十年后。不过,你双眸冲和,化解了不少煞气,具体事项我就看不懂了。”孟然歪头看向父亲,又转过来看看先生,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先生所说的高深莫测的话语。这时,门外传来仆人的声音,“老爷,少爷,开饭了。”这两老一小看到来人,也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对着空气http://www.rebloga.com/chapter/NDwMtyoy.html
10.予伊南周北川(予伊南周北川)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大门,那个小予伊南周北川在哪看 予伊南周北川小 予伊南周北川周锦 予伊南周北川周婂免费阅读 周北川予伊南婚恋十年后 予伊南周北川免费阅第十二章 予伊南周北川的叫什么 予伊南周北川是什么 予伊南周北川免费大结局 予伊南周北川第13章 予伊南周北川名字 予伊南周北川婚恋十年后 予伊南周北川周婂婚恋十年后 https://www.1kanshu.cc/64/64203/
11.Ringcolor个人中心婚恋家庭 | 第六百四十五章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 更新:2019-10-01 09:00:00 【空间+种田+弃女重生+甜宠爆甜+打脸爽】【本文已完结】叶子青被她十年后,他身份曝光四周虎狼环视,她傲然立于他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三生劫:冷情魔尊太霸道(perove子墨 著) 连载 古典仙侠 | 解锁 | 更新:2021-11https://www.xxs8.com/show/index/id/48121045.html
12.故事是小说的原点:评黎紫书的作品南方plus黎紫书清醒地意识到该书的不足之处,这部作品锻炼了她对长篇小说的进一步掌控能力。十年后的《流俗地》写得流畅多了,近乎完美。《流俗地》采用盲女银霞的视角,围绕女性主角讲故事,它证明了,即使不采用“真假互涉、多层对照”的形式,好的长篇小说仍然可以自如地、徐缓地铺展。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0/30/c7016193.html
13.归路之回到过去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归路之回到过去小说下载番茄小说 豆芽麦麦 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吧…… 作品简介 归晓与路炎晨是彼此的初恋,大学毕业路炎晨十年后二人归晓和路炎晨重逢,发现压抑不住对彼此的思念,重新靠近了对方。 目录36章https://fanqienovel.com/page/721909865795656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