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

网络上有不少交友软件,用它真的能实现“脱单”吗?近日,山东的刘杨向记者爆料,称自己下了一款交友软件,想在上面找对象,没想到开始聊得挺好,但刷了3000多元的礼物后,发现女方已经把他拉黑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交友软件充斥着各种陷阱,不知情的消费者发出的每一条文字、语音、视频都被明码标价,而他们支付的费用进入聊天员钱包。在这些软件上,部分女性聊天员是通过一些“公会”的代理团队招募而来,然后对代理进行抽成,有些抽成比例高达50%。实际上,用户付费脱单交友模式背后,已经形成一条“公司—团队—代理—聊天员”的产业链。

刷了3000元礼物后他被女聊天员拉黑

在某品牌手机应用商店,“我C语音”自称是一款专注聊天、交友、组CP的社交应用。刘杨回忆,今年春节期间,他在“我C语音”注册后,马上就有大量女性用户账号发来消息,有女主播说跟自己在同一个地方,也想找对象。刘杨发现,他要想继续聊天,需要先添加对方好友,但想要交好友,要花费10个虚拟金币,需要充值8元。

添加好友后,女主播在该平台建立“直播房间”,开始与刘杨语音聊天。根据刘杨提供的直播间录屏,女主播简单聊几句工作、生活的内容,便会提出下一个刷礼物的任务。“我为啥要线上刷礼物?我就是看看你的诚心,再看要不要走到线下,先把两个盲盒开一下吧。”刘杨称,在对方引导下,他先后送出CP戒指、CP盲盒等虚拟礼物,不到3个小时,共消费3000多元。他说,刷完礼物后,对方表示初五或初六可以线下见一面,但等他再发信息时,页面显示自己已被屏蔽。“这时我才意识到受骗了。”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我C语音”平台的投诉有300多条,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诱导消费者充值聊天,充值后,对方不回复信息或被拉黑。

男性用户别傻了

你们是被“围猎”的对象

近日,记者在一个“聊天副业”的公众号注意到一则招聘女性聊天员的帖子。该招聘信息显示,招募18~50岁的女性,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交友软件上和陌生男性用户聊天,只要对方有回复就有收益。文字聊天收益0.11元~0.4元/条,语音聊天1.1元~4元/分钟,视频聊天2元~6元/分钟。聊天越多等级就会越高,能设置的单价也就越高。

另一社交平台推广员向记者发来的聊天员话术培训文件提到,“你想要更多回复,要有精美的真人头像,昵称也要吸引人,别写英文。”招呼语,尽量不要发“你好,吃饭了吗,在干嘛”。比如,“你是广州的,可以发‘哥哥在广州哪里?我也在广州,单身很久了,想找个人,你呢?’”

记者调查发现,大量交友软件都在招募聊天员,而一些交友App在手机的应用商店并没有上架,需要通过推广员发来的链接才能下载。在安装时,用户会收到“存在风险”的手机安全提示。当记者提出“手机的应用商店没有这些App,会不会没有多少用户”疑问时,某平台推广员表示,“我们平台的流量很大,男用户永远比女用户多。”

“说白了,就是男性用户付费,女聊天员赚钱。”一名推广员说,女聊天员主要是管对方要礼物,文字收益最少,挣钱还得靠语音和视频聊天。

平台有代理等级

佣金抽成比例不同

记者发现,每个推广员给记者发来“聊天员”注册步骤后,都会嘱咐记者必须填写邀请码,并且注册成功后,再把ID发给他们。一名推广员告诉记者,在不同交友平台注册成功后,聊天员需要将平台的ID发给推广员,而推广员则会在代理后台将ID填入,这样代理就成功发展了一名聊天员,才会有业绩分成。

记者向一位推广员表示想做代理,该推广员发给记者某传媒公司的推广海报,记者根据这个推广海报,注册成为了一名代理,等级为LV1级。在代理后台页面,记者注意到该公司负责推广“花夕、觅伊、伊对、聊有伴、在身边”五个App。记者发现,不同平台,佣金的抽成比例也不一样。例如,“伊对”App,作为LV1级的代理,直推抽成为18%,平级抽成为5%。该代理告诉记者,直推是指代理发展的聊天员,平级是指该代理可以继续发展代理。

记者从几家号称传媒公司或文化公司的推广公会了解到,不同公会推广的App有所不同,代理收取的点位抽成也有区别,但模式都是上级享受下级的业绩提成。而行业内的代理选择哪个公会,往往会看抽成比例的高低和推广平台的活跃度、稳定性。另一家公会推广员向记者透露,各个交友App的套路都一样,可能玩法上有些区别。代理的赚钱方式就是通过推广女生聊天,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和违规的东西也都一样。

交友软件的商业模式

是否构成犯罪

近几年,“婚恋交友”骗局的案件也在全国多地发生。2022年7月,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摧毁了一个跨区域“婚恋交友”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其公开的资料显示,该团伙自称“博今传媒”,自2021年以来,在数人的组织下,大量招募键盘手、聊天员,伪装年轻漂亮女孩,以想交友的单身男子作为诈骗对象,通过交友软件与对方套近乎聊感情。通过谎称与受害者同城,许诺线下见面,以事先准备好的聊天话术增进感情,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和好感,引流到某App,诱骗受害人不断充值转账,以此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一名知情者告诉记者,在他的农村老家,很多女性使用这些App赚钱。甚至,“一个人的手机上会下载十几个软件,一年收入十几万”。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分局云集派出所张超警官告诉记者,这种商业模式是否构成犯罪比较难界定,必须结合实际案例来判断。此外,这也要看女方的具体行为是否涉及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果不涉及,一般属于民事经济纠纷中的一种欺诈行为。

THE END
1.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面对套路繁多的网络https://m.gmw.cn/2024-05/14/content_1303736397.htm
2.婚恋平台6大套路,婚恋平台不靠谱主要是人不靠谱婚恋平台6大套路,你中招了吗?你是不是也在婚恋平台上试过“擦肩而过”的奇遇,或许有过心动,也曾因一个陌生人的照片点开了匹配,然而最终你却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看不见的陷阱?这些平台,光鲜亮丽的背后,藏着不少让人上当受骗的“套路”。婚恋平台6大套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挖一下,你可能根本没意识到的那些http://www.aichao521.com/hunl/27242.html
3.婚恋平台“杀猪盘”调查:实名账户可买卖反变陷阱—新京报被骗的宫女士并非孤例,近日还有多名在百合婚恋、珍爱网等婚恋平台交友被骗的受害人,向新京报反映被骗经历:追求者天天嘘寒问暖,待自己信任并投入感情后,就被对方拉进投资理财甚至赌博陷阱。多位投诉人表示,他们在婚恋平台中遇到的骗子均经过平台实名认证,而在被骗后平台却称不能确认就是本人,“不是本人的实名认证,还https://www.bjnews.com.cn/news/2020/06/27/742733.html
4.依法净化婚恋交友平台——中国青年网因该类虚假交友软件混迹在当前的婚恋交友网站市场中,且常通过正规网络平台推广,隐蔽性较高,甄别难度较大,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花费上万元落入虚假交友诈骗陷阱者不在少数。 正规平台存在用户认证审核及监管不严,助长了“黄赌诈”等问题。一些平台“严入宽管”,实名制注册后非本人使用、沦为诈骗团伙控制的虚假账号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09/t20240909_15505777.htm
5.婚恋平台乱象丛生"杀猪盘"致人财两空6月16日消息,打着“寻找真爱”的幌子,伪装身份,结交女性,再一步步诱骗女性陷入博彩投资等陷阱,得手后拉黑失联…… 近日,涉珍爱网多起“杀猪盘”骗局,让被骗情骗财的女性走上维权之路,也引发公众对珍爱网审核缺位的质疑。 所谓“杀猪盘”,主要是指通过婚恋平台、社交软件等方式寻找潜在受害者,通过聊天发展感情取得http://news.hnr.cn/xwrd/article/1/1336145340235124736
6.一场“婚恋陷阱”数月被骗12万元“口口声声说爱我,他却骗光我所有的积蓄,恳请公安机关一定要将他抓获归案……”面对民警的询问,受害人张女士既伤心又愤怒,在她声泪俱下的讲述中,一起打着“谈恋爱”旗号的网络交友骗局被揭开。11月7日,太原公安晋源分局刑侦大队侦破一起婚恋类诈骗案件,抓获利用婚恋交友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军。 http://epaper.sxrb.com/wap/sxscdb/20221124/817807.shtml
7.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集团案,积极引导取证,依法审查办理。 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