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骗陷阱:从线上到线下炮制婚恋新骗局

前不久,浙江绍兴警方破获了一起以交友恋爱为诱饵的婚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将自己包装成一名拥有家族企业、海归高学历的女子,从线上到线下,使得不少受害人掉入了婚骗陷阱。

今年6月,家住浙江绍兴越城区的宋先生来到孙端派出所报警,说自己遭到了婚骗。原来一年前,宋先生在网上认识了一名叫娜娜的女子,两人随即开始恋爱,可就在宋先生向娜娜求婚成功,即将走进婚姻殿堂时,娜娜却消失了。

宋先生告诉记者,娜娜平时总说要打理家族生意非常繁忙,所以两人只能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才能见上一面。交往期间,娜娜说自己怀孕了,宋先生还策划了一个求婚仪式,并且将价值20多万元的彩礼和首饰礼物送给了娜娜。

被害人宋先生:有意无意地说,小姐妹家谈恋爱了,然后要谈婚论嫁了,对方爸妈怎么给钱的,那就无意地暗示透露,在我们绍兴这边是有习俗,要给见面礼,给红包。

让宋先生没想到的是,自己只是娜娜通过网络交友平台随机选择的一个婚骗对象。据警方调查,娜娜本名姓潘,利用网络交友平台找到附近单身男子后,就开始找借口与这些男子聊天,平时还会发一些去高档场所吃饭、开豪车的朋友圈来迷惑这些男子。

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孙端派出所民警陈磊:潘某在网上对外宣称自己叫于娜,然后是95年出生,父母是从事印刷生意。自己的话是从国外留学回来,之前是老师。现在是帮家里打点家里的印刷生意,自己名下是有一辆法拉利的豪车。自己在路过街边的时候,路边会有豪车停着,然后她会拍下照片,让别人误以为这是她自己家的车。

为了让受害人完全陷入自己的婚骗陷阱,潘某还会跟着受害男子去见对方长辈,用小礼物换取长辈信任。

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孙端派出所副所长吴锋:见家长的过程中,交往期间她会买一些礼物,然后在平时出去旅游、吃饭的时候都会主动买单。另外,还会跟着男方的家人一起去见其他的亲戚朋友,从而得到了男方人的信任。

线上交友只是骗局开端

就这样,潘某以未婚年轻白富美的身份周旋在数名男子之间,渐渐俘获这些男士的信任后,真正的诈骗剧情才开始上演。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发现,潘某的感情骗局一共有两种诈骗方式,第一种是和存在暧昧关系的受害人,她会以家族在重庆的企业受到了冲击或者是在重庆出车祸等急需用钱的理由,骗取钱财;第二种是和确定恋爱关系的受害人,潘某会以怀孕、结婚彩礼等为由进行钱财的索要。

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孙端派出所副所长吴锋:比如说向男子自称在重庆,因为有人闹事需要摆平。另外,以去重庆路上出了车祸,需要赔偿为由向男子借钱,每次都2万元左右。男子因为想和潘某有进一步的发展,所以通常会想尽办法凑钱之后马上打给她。

潘某诈骗的主要对象是30岁左右的单身男子,特别是几名男子在各方催婚压力下着急结婚,更容易落入婚骗陷阱。而在成功骗到受害人的钱财后,潘某就会找借口提出分手。

而事实上,潘某出生于1988年,并且在2010年就已经结婚,还有两个孩子。两年间,潘某成功向4名男子行骗,共骗取钱财数十万元。目前,潘某因涉嫌诈骗被浙江绍兴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破获“跑分”团伙涉案资金上千万元

以婚恋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并不少见,宁夏石嘴山警方破获了一起跑分洗钱案件,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团伙同样是打着交友恋爱的幌子,实施诈骗。

2022年2月初,宁夏石嘴山警方接到一条线索显示,辖区内有涉及跑分洗钱人员,据此民警从这条线索梳理出了25张可疑的银行卡。

经过综合分析,警方研判出分布在福建、重庆、吉林、河北等地涉案“跑分”团伙成员及架构,并且发现他们团伙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核心组织以及窝点。

经调查,这些团伙的上级核心组织藏匿在境外,而他们先是利用交友网站来寻觅被害人,以交友恋爱为由骗取被害人的感情与信任,然后又以赚钱为诱饵,一步步让被害人陷入投资理财当中不能自拔。宁夏石嘴山的张女士就是其中一名被害者,她来到公安机关报警称,自己在网恋过程中听取男友意见,陆续花了一百多万元,投资了一款虚拟货币,结果却无法提现,最后血本无归。

根据警方调查发现,张女士网恋男友的地址显示是在境外,而她所投资虚拟币,打入钱的银行卡地址显示都是境内的,并且分散各地,民警分析这背后肯定有一伙人在帮助他们进行跑分洗钱。

经过数日侦查,在掌握这个跑分洗钱团伙的行动轨迹后,2022年2月下旬,宁夏石嘴山警方决定统一展开抓捕行动。

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马国涛:我们已经在分了四个组,总共抓获嫌疑人至少有33名,因为分布在不同地方,不同的公安机关也在交叉办案这种情况,交叉的这种嫌疑人的情况,都在对嫌疑人进行抓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在这次抓捕行动中,警方一举打掉了5个常年帮助境外赌博网站、境外诈骗的洗钱团伙,收缴作案手机11部、银行卡20张,涉案银行卡资金流水上千万元。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供述,他们一般通过“阅后即焚”聊天软件与境外上家联系,并领取洗钱任务和报酬。

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马国涛:最上级他们就是直接跟境外有联系,境外给他们下指令,他们在境内找这些“跑分”团伙,然后让下级的“跑分”团伙再发展这些“卡农”,提供银行卡给他们,把这个资金进行清洗。

团伙成员之间的分工十分明确,一般来说,“跑分”团伙会各自发展下线“卡农”收购银行卡、手机卡等四件套。

这些涉案团伙在20多天里,陆续发展“卡农”50余人,团伙成员分工极其明确,他们分别负责将“卡农”提供的银行卡进行“跑分”操作、选址躲避公安机关侦查以及负责开车等,而且这些团伙成员的年纪也都比较年轻。

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分局刑警大队中队长陈昱天:嫌疑人普遍都比较年轻,比如吉林打掉这个团伙,最小的嫌疑人只有19岁,最大的也才24岁。

目前,已有11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另外,由于涉嫌诈骗张女士的犯罪团伙目前藏匿于境外,警方已另案处理。

THE END
1.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面对套路繁多的网络https://m.gmw.cn/2024-05/14/content_1303736397.htm
2.婚恋平台6大套路,婚恋平台不靠谱主要是人不靠谱婚恋平台6大套路,你中招了吗?你是不是也在婚恋平台上试过“擦肩而过”的奇遇,或许有过心动,也曾因一个陌生人的照片点开了匹配,然而最终你却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看不见的陷阱?这些平台,光鲜亮丽的背后,藏着不少让人上当受骗的“套路”。婚恋平台6大套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挖一下,你可能根本没意识到的那些http://www.aichao521.com/hunl/27242.html
3.婚恋平台“杀猪盘”调查:实名账户可买卖反变陷阱—新京报被骗的宫女士并非孤例,近日还有多名在百合婚恋、珍爱网等婚恋平台交友被骗的受害人,向新京报反映被骗经历:追求者天天嘘寒问暖,待自己信任并投入感情后,就被对方拉进投资理财甚至赌博陷阱。多位投诉人表示,他们在婚恋平台中遇到的骗子均经过平台实名认证,而在被骗后平台却称不能确认就是本人,“不是本人的实名认证,还https://www.bjnews.com.cn/news/2020/06/27/742733.html
4.依法净化婚恋交友平台——中国青年网因该类虚假交友软件混迹在当前的婚恋交友网站市场中,且常通过正规网络平台推广,隐蔽性较高,甄别难度较大,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花费上万元落入虚假交友诈骗陷阱者不在少数。 正规平台存在用户认证审核及监管不严,助长了“黄赌诈”等问题。一些平台“严入宽管”,实名制注册后非本人使用、沦为诈骗团伙控制的虚假账号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09/t20240909_15505777.htm
5.婚恋平台乱象丛生"杀猪盘"致人财两空6月16日消息,打着“寻找真爱”的幌子,伪装身份,结交女性,再一步步诱骗女性陷入博彩投资等陷阱,得手后拉黑失联…… 近日,涉珍爱网多起“杀猪盘”骗局,让被骗情骗财的女性走上维权之路,也引发公众对珍爱网审核缺位的质疑。 所谓“杀猪盘”,主要是指通过婚恋平台、社交软件等方式寻找潜在受害者,通过聊天发展感情取得http://news.hnr.cn/xwrd/article/1/1336145340235124736
6.一场“婚恋陷阱”数月被骗12万元“口口声声说爱我,他却骗光我所有的积蓄,恳请公安机关一定要将他抓获归案……”面对民警的询问,受害人张女士既伤心又愤怒,在她声泪俱下的讲述中,一起打着“谈恋爱”旗号的网络交友骗局被揭开。11月7日,太原公安晋源分局刑侦大队侦破一起婚恋类诈骗案件,抓获利用婚恋交友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军。 http://epaper.sxrb.com/wap/sxscdb/20221124/817807.shtml
7.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集团案,积极引导取证,依法审查办理。 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