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部备受争议的低成本电影《喀拉拉邦故事》(TheKeralaStory),讲述了一个不可信的反穆斯林阴谋论,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一直闹到了印度最高法院。
这部电影帮助传播了“爱情圣战”的概念,这是一种右翼阴谋论,认为穆斯林男人是掠食者,打算娶并偷走印度教女性。这些思想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时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预告片声称,3.2万名印度女孩被穆斯林男子皈依伊斯兰教,目的是招募她们加入ISIS。
电影上映后,市民们试图通过向印度最高法院提交请愿书来禁止这部电影。
“爱的圣战”是一个阴谋论,声称穆斯林男子正在使印度教和基督教妇女皈依伊斯兰教。据称,这些男人假装恋爱,让这些女人怀孕,最终贩卖她们。的动机增加印度的穆斯林人口,延续狂热,最终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
根据皮尤最近的一份报告,印度99%的已婚人士与配偶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穆斯林约占印度人口的14%。
没有“爱的圣战”这种事,印度国家调查机构的一项调查也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爱的圣战”正在发生。
电影预告片中3.2万名女性的数字立即遭到印度政治领导人的质疑,也被AltNews网站的事实核查员揭穿。
制片方同意更改数字,并发布了新的预告片。它删除了“3.2万名女孩”,并用“三个女孩的真实故事”取而代之。
根据一些新闻报道,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
一些政客谴责这部电影的宣传性质,在西孟加拉邦,政府禁止了这部电影。当地政界人士表示,这部电影“篡改事实,在多个场景中包含仇恨言论”,他们禁止了这部电影,以“避免暴力和仇恨”。
其他政界人士,包括一些来自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JanataParty)的人士,也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宣传。其中一些甚至提供免费门票或组织免费放映。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Modi)对这部电影表示支持,并赋予其独特的合法性。
“爱圣战”的概念既是当前的,也是历史的,它的概念来自印度和印度教民族主义,以及19世纪英国殖民叙事。这两种观点都把穆斯林男人塑造成性欲亢进和过度好斗的人。
在19世纪,印度教学者和新兴宗教组织(如AryaSamaj和HinduMahasabha)开始产生一种新的以印度教为中心的印度历史版本。这段历史是对英国殖民主义的回应,但与此同时,与英国殖民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
英国人把自己描绘成公正的统治者,部分原因是他们把自己与穆斯林国王塑造成性欲亢进的狂热分子进行了对比。
他们指出了以穆斯林统治者的欲望和暴政为标志的中世纪黑暗。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被描绘成袭击印度教妇女和“印度母亲”的强奸犯。这种描述包括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他在某些地方被描绘成性反常的人。
这些思想成为某些印度邦课程的一部分,在殖民地学校接受教育的印度教精英学者在他们的写作中延续了这些叙述。一种“爱的圣战”的概念成为通过小册子、小说、报纸和杂志创造的话语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北印度。
到19世纪后期,印度是围绕印度教的异性恋关系和家庭价值观建立起来的,以反对穆斯林的性偏差和猖獗的穆斯林性行为。
1923年,印度教大院主席马丹·莫汉·马拉维亚(MadanMohanMalaviya)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注意到一两起绑架印度教妇女和儿童的案件,绑架的不仅是穆斯林坏蛋(流氓)和暴徒(流氓),还有有地位、有手段的人。”
如今,传播“爱的圣战”神话的不仅仅是《喀拉拉邦故事》。印度教民族主义媒体的报告文学继续成为头条新闻。
组织者,由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网络RSS经营的杂志最近报道说,一个月内有三起与“喀拉拉邦故事”相同模式的爱圣战事件被报道。
印度教义务警员与警方合作,执行分离不同信仰夫妻的任务。穆斯林男子被残酷对待,被杀害,被迫躲藏起来,并利用历史上的反皈依法被监禁。
针对“爱的圣战”的讨论,Instagram上有一个名为“印度爱计划”(IndialoveProject)的频道,旨在庆祝不同信仰间的爱情和婚姻故事。
WajihaMehdi,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性别、种族、性与社会正义研究所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