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有点空闲、想去挤挤,看看外面的精彩;缘起:有人引领、有人安排,有伴约好可出发。
临海东湖,崇和古门隔壁,平波数顷,亭台有致,堤桥相连,流光溢绿。与古长城遥相呼应,山光水色融为一体。东湖之美,在于亭台和谐之美;东湖之美,在于山水融合之美;东湖之美,在于闹中有静之美。东湖之胜,小西湖也。当然东湖之不足,首要是面积小,其次在于门票不合理。希望市政府能学一学西湖的“还湖与民”,让大众都能自由欣赏东湖的美。西湖是免费的,可全天候欣赏,这是其他景点无法比拟的。
此事反映的是唐朝武则天废帝自立,徐敬业出来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幕僚,为徐出师有名,写了《讨武氏檄》,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连皇帝都觉得好。可惜兵败,人也不见了踪影,只存檄文留后世。
江南古长城,位于临海城区。它沿着灵江,顺着山势,逶迤曲折,掩映于江南葱郁的树林间。它既用于军事防御,又可防洪。从雄镇东南牌楼沿阶而上,揽胜门入、望江门出,全程六公里左右,有城隍庙、戚继光雕塑、望天坛、普贤寺(在修)、梅园等景点。
江南雄关,历经风雨,依然气势雄浑,也称“江南八达岭”。60多度的斜坡,200多级台阶,拾级而上,跳动的心脏是越来越急。登顶后,站在揽胜门上一览湖光山色以及城市之面貌,付出的体力绝对是值得的。加点小雨,古城的山水之景更加秀丽、更加朦胧。
江南长城,始建于晋,至今保存完好,江山留胜迹,吾辈须护之。其建筑之独特,形制规范,又给明朝修建长城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明长城地处北方,苍茫广阔的背景造就了万里长城的气势恢宏,而这正是南方长城所缺少的,但江南长城依然有她自身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2号炮楼上,彰显古城特色的建筑可尽收眼底:旧酒坊、老房子、老街、瓮城等等,別有一番风景。在古城上,寻一份逝去的缘。只是城内的建筑布局实在是杂乱无章,尤其是那些后建的,密集、无序,可惜了这条江南“长龙”。
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支行的遗址,现已不用,只留一个门面,铁将军把门。银行的变迁转移,也可从侧面反映出临海老城的发展速度。
紫阳街上很有名气的一家饭馆,地处回浦路口,热闹繁华。店里人气爆棚,川流不息,常见客人排着队等候座位,一尝佳肴。门口处有烤小饼(店里叫火烧饼),现烤现吃,味道超好。特色菜有蛋清羊尾、炒肉片、糖醋排骨、黄鳝片…….味道很地道,价钱应该也算合理,只是店里这地面环境,要跟进。在古街,寻一份美食的缘!
紫阳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而得名,两旁商铺林立,来往游客众多,热闹而又拥挤。长期积淀的民俗风情、古老名店、特色小吃,汇集在一条小小的通道上,显示出无限的魅力。蛋清羊尾、乌饭麻糍、海苔饼、姜糖、麦芽糖、臭豆腐等特色小吃,各种诱人。
国清寺,原名天台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百度资料)千年古刹,环境清幽。对于习惯了钢筋水泥的建筑、习惯了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习惯急来急往快节奏的我们来说,真的要去好好修行一番,让心静一静、让心缓一缓,别让心灵落下的太远太远。在古刹,寻一份清净的缘!
国清寺开创天台宗,是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日韩两国的天台宗。
七佛塔
独笔“鹅”字碑,龙飞凤舞,一笔而成,相传是王羲之的真迹。实际上,这个字只有半边是王羲之原来留下的笔墨。整个“鹅”字是天台书法家曹抡选花了七年的工夫,苦心学习王羲之书法重新摹化而成的。真迹与摹化的组合,可谓是珠联璧合、神采飞扬。有诗云“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一个独笔鹅,七载心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