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县城,越来越多的体制内女孩开始为婚恋问题困扰。
县城相亲图鉴
2018年大学毕业以后,我考到了老家县城的一个偏远乡镇,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身边大多数女生,也都回到了县城,进了编制。
可可在参加朋友婚礼时拍下了这张照片,新人要喝完杯子里的酒才能拿红包
这一年我刚好二十五岁。
我知道他已经在县城买了房,家里开饭店的,条件应该还不错。我家里是做点小生意的,在县城也有房,但是条件应该算一般。
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单独约了两次吃饭、看电影,但是我感受不到他对我的喜欢,之后也没有特别大进展,所以我想了想这样挺没劲,还是互不耽误吧。我找他挑明了想法,对方也没说什么,这就不了之了。
这应该是我比较有好感的一个对象,并且也比较主动的一次接触,不过估计对方不这么认为,所以没有后续。
熟人介绍的相亲对象,更是要考虑门当户对/图虫创意
体制内,让婚恋雪上加霜
有一次他兴致勃勃地约我去县城看他打篮球,我也愉快答应了,就在下班前,领导临时交代了紧急任务,必须要当晚完成,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应着,心里却着急得不得了,想着赶紧做完还赶得上球赛。可是由于任务比较繁琐,我不得不放了他鸽子。
那一天我加班到十一点半,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凄风冷雨,只想大哭一场。
加班到深夜的那天刚好还下了雨夹雪,让可可的心情更加沉重/图虫创意
结果人家就觉得我是从乡镇上来的,“不太那啥”,不想接触我。
人家地位比较高,还挺看这些的。我长得也不是特别高,可能没达到人家的预期。这种人也很正常。反正我也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
相亲不是唯一的选择
虽然说反反复复的相亲都没有什么进展,但是我感觉我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对相亲的认识已经不是像以前那样觉得只有老土的人才去相亲了。
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宿舍夜聊,提到婚恋问题,大家都对相亲很不屑。我那时候对于相亲这种事也是嗤之以鼻的,总觉得毕业出来要在广阔的大千世界寻找真爱,而相亲则是凑合,当然要拒绝。因为本身也喜欢看偶像剧,所以更加期待浪漫的感情。
开始相亲之后,我之前设想的男友条件,要么推翻了,要么降低了。
老家的相亲,会借秋游、春游的名义进行
网络上经常有那种“小县城体制内女性相亲困局”“大龄女生”之类的讨论,虽然有些偏见,但有些内容说的很现实。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非常难找对象。因为都是一个圈子的,转来转去都是那些人,除非工作前就已经有对象了,否则很难通过自由恋爱找到对象。
其实很多年轻人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大都不接受相亲。我妹妹读大学的时候,我们跟她开玩笑说带她去相亲,她也是很鄙视的,就说这么老土怎么还去相亲什么的。她想自己找对象。
也许她们认为,相亲就是对年龄和现实的一种妥协吧,就像曾经的我一样。
现在不管是不是节日,可可看见喜欢的花也会买给自己
她们现在不仅不着急了,并且非常享受单身。跟在城市里面打拼相比,她们有自己的小房子,有自己的小车,周末就跟朋友约会,也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