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式催婚的年轻人

催婚堪称是中国年轻人年关时最难逾越的关口。想回家,但又不敢回,想和父母聊天,又不敢聊……中国式催婚,正在变相摧毁着已经脆弱的家庭关系,下面是三位被催婚人士的故事。

当时就被我妈这番话惊到了,说实话,以前觉得我妈是一个挺开明,也比较讲道理的人,在我交朋友这件事上,她要我做个海王的虎狼之词让我有点不能适应。我当时就拒绝她安排相亲了。那年春节过的特别不好,她数落我能数落一上午,只要看我在家,就一定要念叨这个女生有多好多好,“你们也挺配的,你在北京喜欢的那个女的有这么好吗?”

因为这件事,我那年早早就回了北京,工作忙碌再加上和女友的恋爱谈的不太顺利,我们没几个月就分手了,之前在家差点被安排相亲的事情,我也诚实地告诉了她,目的纯粹是不想骗她。虽然她表面上没有介意,但我知道这件事让她耿耿于怀。我不是妈宝男,也对家里安排的相亲特别排斥,但在她心里,这件事也让她很没有安全感。

事后,我妈把这件事就记挂在心里,每次都用这件事来证明,我找的女朋友根本不靠谱:“如果当时你跟我介绍的那个女孩子见面,可能我早就抱上孙子了。”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回家了,今年特别不想回家,前几天我妈又开始在群里张罗了,说2021年在属相上对我运势好,要抓紧在上半年找到一份靠谱的姻缘,不然就要再过个2年才会转运。我糊弄着答应了她安排的相亲,真的希望这个年能顺顺利利熬过去。

过了农历新年,我就要正式迈入奔四的大关。

先是每天每天地询问我们的聊天进度,在我打哈哈敷衍过去之后,我妈提出了更为过分的要求:“你给我看看你到底怎么聊的,怎么不管什么人都能给你聊黄了,你是不是不会跟人说话?”

“你不是说你们每天都在聊吗?为什么人家跟你说晚安你不回的?挺主动一小伙子,你到底有什么不满意的?”一连串的连珠炮,把我炸得大脑一片空白。

几分钟之后,我回过神来,第一反应不是去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夺回我的手机,拿起口罩穿起大衣就冲出了家门。

那种来自青春期的心理阴影,在这件事的“激发”下,又全部浮现在了脑海里。高中的时候,因为背着他们谈恋爱,我偷偷买了带锁的日记本,每次想写点心事的时候,就偷偷拿出来藏在作业的下面。

虽然有自己的书房,但我妈从来不允许我关门,经常端着一盘水果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背后,美其名曰“关心我”,其实只是例行“查岗”罢了。

日记本当然还是暴露了,那种所谓的“钥匙”,稍微用点办法都能打开。我至今记得那天她暴怒的样子,说我背着她耍小聪明,还自以为是。

“你人都是我的,看你日记怎么了?你写出来不就是给人看的?”一模一样的“强盗”逻辑,不同的是,十多年后,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低头假装认错的孩子。

我觉得挺讽刺的吧,在感情发育的最关键阶段,我们被灌输一种“喜欢别人是不对的”观念,等走出了校园、进入社会,又立刻背上了人生的kpi:赶紧找个人结婚、生子,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离家出走”的几个小时里,我思考了很多。因为原生家庭的“创伤记忆”,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不能随便找个人共度余生的想法。

人是过往经历的集合,如果跟某个人相处会让你感到长久的痛苦和不愉快,那就保持距离好了。

那天回家后,我定了最近一趟回京的高铁。不和他们发生近距离冲突,已经是我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体面。

我从大三那年开始,就开始被家里人暗示要将找对象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那时候也就才20岁的小姑娘,对纯纯的恋爱还抱有幻想,加上我妈也只是旁敲侧击,没太引起我的反感。

过了25岁之后,我放假在家每多呆一天,都是“如坐针毡”。早晨睡会儿懒觉,“你这么懒,怪不得找不到男朋友。”跟老同学出去吃个饭,“跟谁出去?是男生吗?把自己拾掇好点,别太早回来。”房间乱了,“这么大人了还要我跟在后面收拾,之后嫁人了有你受的。”

总之,就是三句话不离谈婚论嫁四个字。和对我“死命催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我弟的“纵容”。没错,我有个只比我小一岁的亲弟弟,因为从小就被家里宝贝得很好,他直到现在都没离开过我们那个城市半步。

我跟我弟的性格基本上反着来,我大大咧咧的像个男孩子,什么事在外都习惯自己扛,甚少向家里寻求支援,我弟倒是安安静静的像个女孩,不怎么喜欢跟我说话,有时候我关心他几句也是一张冷漠脸。

明明只相差一岁,怎么到了男孩就不催了?我拿这个问题问过我爸妈,我妈给出的解释还算“中规中矩”:“男人三十一枝花,你到了三十试试看?约会都找不到个人。”我爸虽然是半开玩笑的口气,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扎了我一刀,“你不赶紧嫁出去,我们拿什么给你弟弟筹备结婚?”

当然了,这句话我没太往心里去,我知道自己如果结婚,爸妈肯定不会亏待我的。但我身边真的有那种把女儿的彩礼拿去给儿子攒房子首付的,有女儿婚礼前一天,还在张罗着给儿子添置衣服的,还有给儿子备好了婚房和一辆奔驰,却对女儿一毛不拔的……就有种女孩子是“工具人”的感觉吧,听着挺让人心寒的。

有人说,一旦过了35岁,父母催婚的劲头就会大幅削弱,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已经过了最佳婚育年龄,成了一块没人要的“烂铁皮”。

希望再过十年,如果我还没嫁出去的话,爸妈还能坚持不懈地催婚和给我张罗相亲对象。

THE END
1.有文章称县城体制内女孩出现了婚恋困局,真实性几何?这是什么原因我就是体制内女孩,和我男朋友都同个县城的,我只能说不要相信男人,会变得不幸。就读书时候明明是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940348/answer/42459782614
2.回到县城体制内的她们:除了催婚,还有呢?南方+有一些被催婚很紧的女性,林雯发现她们已经逐渐习惯,“妈妈让你找对象也就那几个话术,不听也就算了”。谈及过往的很多经历,她们大多语气平静,“可能真的已经适应了”。 2023年,某211大学讲师马莉在一篇论文中关注了县域体制内适龄女性的单身现象。在她看来,“她们一方面没有从传统的血缘、家族和地域关系中彻底脱嵌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09/c8674499.html
3.在医院工作的同性恋,他们过得很惨吗?体制内被催婚,靠撒谎来面对 今年10月,豆瓣网友“喵大吉”发表了一篇题为《体制内大龄、单身、深柜基佬生存个案报告》的文章,喵大吉通过2000多字的文字讲述了自己在一所公立医院里的真实生活,总结起来,他认为这段工作是“深柜缺氧窒息的痛苦”。 今年30多岁的喵大吉曾经在一家公立医院工作,他是一名深柜,即隐藏并拒https://m.douban.com/note/741117531/
4.潍坊体制内的女孩太难找对象啦#潍坊#体制内#脱单#年底催婚用户6455882916209 0粉丝-1视频 关注 潍坊体制内的女孩太难找对象啦#潍坊 #体制内 #脱单 #年底催婚 190次播放2024-11-04发布 相关推荐 评论0打开App观看 00:07 280次播放昨天13:47 00:09 #显眼包ovo 10次播放3天前 33:21 1万次播放前天08:07 08:26 国标气排球,三步扣大哥还不是可以飞起来 448次播放https://m.ixigua.com/video/7433408914605244943
5.《季总今天催婚了吗?》游喜晋江文学城一句话简介:别催,我不结! 立意:没啥立意 状态:已签约/完结/264476字 简介:【wb:碰柑种植基地】全文完,感谢大家的陪伴 下一本《把你摁在我怀中》 本文文案: 唐书蜜与季临琛订婚两年不见举行婚礼,成了名媛圈子里为人嗤笑的豪门弃妇。当所有人都在揶揄唐书蜜到底什么时候能成为季太太时—— 季临琛荣登福布斯亚洲https://m.jjwxc.net/book2/3413209
6.体制内婚恋——手把手教你快速脱单秘籍哔哩哔哩圈子太窄,不知道怎么找合适的对象;交往了很多人,但是不知道哪个人靠谱,没有信心跟对方过一辈子; 大龄单身,家人催婚,不知道该怎么脱单; 领导同事介绍对象,虽然不合适,但不知道怎么拒绝; 结婚以后总是因为家庭琐事吵吵闹闹,日子过得一团糟; 这些问题,老秘书作为过来人,将在体制内婚恋专题系列课程中为你解答。 体制https://www.bilibili.com/cheese/play/ep687418
7.体制内一直不结婚会怎样?当前年轻人结婚意愿越来越低,平均结婚年龄已经接近30岁,学历越高对婚姻越不“积极”。体制内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而且更加严重,大一点的机关中都有一部分“大龄未婚青年”。如果一直不结婚会怎样呢? 30岁“真无所谓” 身边的年轻人逐个结婚生子,于是家里开始“催婚”,单位热心的大姐也张罗着“介绍对象”。但这个时候https://www.edulxw.cn/news/index/detail.html?id=85755
8.体制内男生相亲难全都是自作孽许多颜值尚可的体制内女生,其实对非常清楚自己在婚恋市场的定位和长板,以及自己想找什么条件的男生的。 反观男生这边,其实远不如女生通透。 2许多男生学生时代因为刻板压抑的家庭环境,没啥恋爱经验,甚至跟女生讲话都很少。 而进入社会没几年,突然被家里催恋催婚,显得不知所措和无奈。 https://www.jianshu.com/p/382ee526fb5c
9.突然感觉体制内工作挺适合不婚族的心情小屋上虞论但是精神压力会很大,经常被领导或者同事催婚催育,我一个亲戚就是 https://www.0575bbs.com/read-htm-tid-234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