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制内婚配鄙视链双双父母山东省

众所周知,山东人对体制的偏爱。稳定、社会地位高、光宗耀祖是山东给体制人的标签。最理想状态:女儿成为教师,嫁个公务员,生两个孩子,女儿再当老师,儿子再当公务员,无限循环下去……

表面如此,实际上,体制内婚配还真没这么简单明了,鄙视链相当明显。

1、县直机关看不上乡镇的。很多县直机关工作的人不愿找乡镇工作人员,理由很官方:男嫌女照顾家不方便,女嫌男太忙碌顾不上家。事实上,是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资源拥有者不愿匹配无资源者。

2、体制内的父母看不上做生意的父母。

大山、小鱼双双体制内。大山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小鱼乡镇工作人员。男方父母当地小富豪,生意做的好,又赶上折迁得十余套房子,女方父母体制内,一个老师一个公务员。两人谈婚论嫁时,遇到了“上海严公子”似的彩礼风波,女方父母提出过户一套房子给小鱼作为聘礼之一。原因很简单,大山找上小鱼,你们高攀。最后不欢而散,分道扬镳。

小荣与省内异市女友谈三年,小荣父母带礼去女方家,女方回礼:杂粮。小荣父母不大满意,但还对外说:人家条件比咱好,咱就做个小买卖,人家都教师退休。对于回礼,表示理解。此后不久,二人就砸了。

3、领导子女互相看不上。强强联合,不一定是好事。A局女儿与B局儿子,年龄相仿,很多人撮合,人家笑而拒绝,在一起那么多年了,谁不知道谁。A局女儿找了平民男,长相优学历优工作优,靠岳父支持扶摇直上,B局儿子找了当地富商女儿(体制内工作),肤白貌美大长腿。

4、体制男市场竞争力优于体制女。单位来个小青年,只要他容貌中等,表现中等,明里暗里打听的人一大堆。来个小姑娘,除非容貌出众,否则无人问津。

5、有背景的看不上无背景的。C局长女儿与男Y婚房都装好了,又闹掰了。分手后,男X火速猛追,现在都俩娃了。奇葩之处:男Y与男X是同单位同事。

THE END
1.未来,体制内女性会越来越多同样是体制内,女性享受的红利要比男性多得多。比如说找老公,体制内只要长得不是太丑的,都很容易找对象。在婚恋市场,长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体制内月薪3000的女性,比私企月薪5000的更有吸引力。因为体制内代表着稳定、长时间产假、有时间接送孩子,这些隐形价值远远比一个月2000块强。男的光靠体制内这个身份,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84699045566676&wfr=spider&for=pc
2.感觉县城体制内剩女越来越多,女教师也难嫁人,原因何在?但是中国女性择偶有向上看的趋势,在物欲横流背景下日益加重。这就是剩女产生的根本原因。至于县城体制内https://www.haian.com.cn/thread-1430585-3-1.html
3.体制内女生在小县城的择偶困境越发频繁的相亲,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如果你在小县城,如果你是体制内女生,如果你甚至年满了三十岁,这个时候,你有足够的身份在家人亲戚为你担忧。 她是不是有毛病,这么大年龄还不结婚…… 我就说读书也没什么好吧,读书都读傻了…… 可真是费劲啊,你看他父母肯定很着急啊…… https://www.jianshu.com/p/6055831c194a
4.偏远县城体制内一年存4w你在县城跟人同居,如果分手,会有很多人指指点点,不利于你下次择偶。 如果不分手,男的爸妈也 佳木 描述的头头是道,你为啥这么清楚?你都亲身经历过? 赞(2) 回应 彼岸花lliis 2023-12-28 13:56:32 江西 姐妹我和你情况差不多,我也是一年4w左右,但我最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同体制内我的工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9530199/
5.春节回县城相亲的年轻人:逃离将就与不甘翻过年她就29岁了。远在县城老家的父母焦虑得彻夜难眠,四处请求亲友搜罗相亲资源,誓要在女儿迈入“剩女”行列前拼一把。这满屏带红点的头像,不仅是母亲为她找来的相亲候选人,更是家人的脸面与尊严。 在小县城里,女性大龄未婚是一种原罪,对抗父母权威则罪加一等。老一辈们的经验之谈,三姑六婆的唾沫星子,街坊邻居https://www.tmtpost.com/6939595.html
6.也是最早关注到县域体制内女性婚恋问题的学者之一。2019年,欧阳县城里的女性很优秀,县城里的男性很一般,这导致县城里女性单身的重要原因。县域体制内女青年普遍想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体制内男性青年为婚配对象,但县域体制内男青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这一择偶需求,优质男青年非常稀缺。条件尚可的体制男性成了婚恋市场的香饽饽。早就被人家抢走了。 https://xueqiu.com/3658388177/286784289
7.拿着铁饭碗却愁嫁,为什么县城里最容易“剩下”的是女老师如果说体制内女性在择偶中,对“对方也必须是体制内”这个指标的权重是80%,那么体制内男性可能就是60%、50%。这导致,相当一部分体制内男性并不特别在乎对方的工作性质。如此,女性的可选择范围也就更少。过去这些年,社会对男女的要求,往往是男性要在外奋斗挣钱,女性不求挣多少钱,回到小县城考个编制,过个安稳日子https://user.guancha.cn/main/child-comments?id=507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