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20元成本5.6元教辅书籍暴利内幕揭秘

这是中国图书市场最火爆、利润最丰厚的一角,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购买这一类图书,每一个出版社都参与了它的运作,每一个书商都在这一庞大的市场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而,火爆的背后是乱象从生的利益链条,商家在赚足钞票的同时并不能为学生们提供多少真正的帮助。

书商一手操纵运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市面上有2/3多的教辅书籍出自非教育类出版社,这些书籍全部是由书商一手操办的。

书商们将书稿撰写、校对后,便开始向各大书店、各地学校紧急征订。正式启动的第一步是从出版社买书号。具体付费标准有两种:其一是出版社按相当低折扣,2.8折到3折之间,从书商手中回购3000至5000千册,再以6折出手,一般利润掌握在5万到7万元左右;其二,则由书商一次性付给出版社数万元书号费,具体金额视出版社大小而定,大出版社要价高,多为2.5万元以上;小出版社则在5000至1万元之间。有时出版社附带再回购数千册,又赚一笔。

买到书号后,书商们就可以“大展拳脚”了,整个印制、发行的各项步骤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在常年合作的印刷厂印刷完毕后,书商们便利用手中的批发、零售权,按照之前书店、学校统计报上来的订数发货。对书店,书商们多是免费供货,卖出一本,向书店收取书价4折的费用(由于竞争日益激烈,批发价已由最早的6折,降为5折,如今更跌为4折)。算上教师团队的编写费用、运输费,以及印制费用,书商们走书店这条路只能创牌子,几乎无利可图。

赚钱的秘诀在打通教育“关节”。一位书商得意地对记者说:“我们有合作学校,有了这个就高枕无忧了。”具体的做法是抬高书价,再给老师些回扣,以做到全年级学生人手一本。举例来说,一本定价20元的书,让老师对同学们说:“7.5折,便宜。”老师收学生15元,书商只要13元,“这也是公开的秘密了。”这位书商笑着说。实际上书的成本只有5.6元。

书商通过各种渠道,平均掌握后以5折发货,行话叫“对半撅”,每本书的成本控制在2.8至3折;更有甚者,以“倒四五”发货,即书商拿4.5折,不过这类书选用书写纸,成本极低,控制在1.8折左右。而一本书的发行量至少有1万册,高额利润不言而喻。举例来说,一本定价20元的书,发行量为2万册,成本2.8折,这一本书可为书商赚取12.8万元。

出版社甘当傀儡

记者了解到,教辅书的出版都在打擦边球。书商出具作者的全权委托书,并代表他们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时,就要出版社为他们开出“外印委托单”,以便在与自己联系紧密的关系印点开印。为了应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检查,书商先把各种费用打入出版社账号,然后再让出版社转入他们指定印刷厂的账号。

教辅市场上经常有书商们创造的“奇迹”:

第一大类,行话叫做“一拖几”。多本书共用一个书号屡见不鲜。尽管新闻出版总署明令禁止这类行为,但书商们会很巧妙的把套书的总定价拆开,因为这样能省不少钱。

第三大类是书商“偷梁换柱”,合同上是甲书,摆上书店的是乙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不法书商虚晃一枪蒙骗出版社。通过出版社审查后,就可以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地出任何内容的书籍了。

管理缺位自食苦果

书商在出版教辅方面是干赚不赔的,一旦惹出事来,马上躲得无影无踪。结果自然追查到出版社,出版社只好动用人力、财力,息事宁人。

某出版社在与书商合作出版一套教辅书籍后,书商未付编纂者稿酬便逃之夭夭,导致数十位编写教师集体来到出版社静坐,讨要稿费。出版社无奈之下只得掏钱,以书商向老师们承诺的高价稿酬赔付,最后不仅赔进去了该书为社里带来的两万元利润,而且还倒找了8万元。

某教辅书质量有问题,遇到了认死理儿的家长,坐火车来到出版社所在地,要求赔偿书费及精神损失费,并报销往返车票钱,否则就诉诸法律。出版社理亏,只得赔偿数千元了事。事后再联系书商,书商却死不肯掏这笔钱。

利益驱动做大市场

一位知情者向记者透露说,如今的教辅市场上,几乎是书商们的天下。比起出版社一步一步按照程序出书来说,书商们不仅出手快,而且机制活,还握有到各个学校去推销的特殊人脉网络。别说出版社,连新华书店也甘拜下风。现在书商们不但“倒腾书”,甚至还组建了编写教辅的教师公司。

面对这一乱象,他无奈地表示,尽管目前出版的教辅书籍缺乏新意、内容雷同,但绝对专业。市面上粗制滥造、驴唇不对马嘴的教辅书籍只是很小一部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更好的教辅材料替代,就很难撼动他们的垄断地位。

一位资深出版工作者认为,教辅热是中国出版业经历大繁荣之后,进入相对停滞期的产物。它正好迎合了现阶段学生和家长对学历教育的认识误区,随即成就了各大出版社的利润。仅以某著名出版社为例,年书号数量的20%都批给了教辅类,而这20%的书号带来的码洋却占到了出版社总码洋的38%。

高码洋教辅靠回购即可获得丰厚利润。举例来说:一本定价50元的教辅书,出版社以2.8折从书商那里回购3000册,然后通过发行渠道以6折卖出,净赚4.8万元。低码洋的教辅赚得也不少。比如,一本标价20元的教辅书,出版社收取书商书号费2.5万,再以2.8折回购5000册,6折卖出,共有5.7万元进账。在暴利的诱惑下,教辅市场日益膨胀,成为学生减负后新的枷锁。

THE END
1.搬起“苹果”砸自己的脚汉王科技陷入三大困局上述汉王董秘办人士向记者解释,“由于每个城市的教辅材料不同,因此必须逐步去推广。此外,电子书包的推广其实会触犯出版商的利益。而且,电子书包如何收费、版权问题如何解决等,牵扯了出版、通信、教育三大部门,事情并不简单。” 前述券商分析师也认为,“电子书包不是市场行为,而是靠地方政府、教育局、学校去推广的一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4,20110418130791514.html
2.教辅市场嬗变:名师效应减弱,在线教育破冰和张岚一样,现在教辅市场“保姆化”的教师们不在少数。除了上课,批改作业、答疑、甚至分析学员校内学习情况都成为辅导教师们的必修课。 过去,辅导班布置的作业通常不用批改,即使需要批改也由机构雇佣的“班主任”完成,教师们完成讲课即可。现在,更多的工作需要教师们亲力亲为。 https://www.tmtpost.com/2899847.html
3.校园书店市场定位(精选6篇)可以说,对于一个好的书店不仅要有大量的教材、教辅等书籍的储备,让学生们知道这个二手书店也同为重要,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让同学们知道它。 1.地址的选择这个很重要,对于民大榆中校区,仅暂无一家实体经营二手书的书店(根据调查原先5号楼有一家二手书店,但因为与楼管的矛盾,不提供书店用电,最后书店退出这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287tl8j.html
4.流量贵利润薄,25岁的当当如何冲破图书销售困局?2024年着力发展教辅类目,业绩大幅提升,成为整个大盘增速中最快的类目。当当在天猫也练就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打法,通过单册引流、爆款连带、大链接矩阵、淘客推广、直通车投放等,打造新爆款,如《神探迈克狐系列》,链接月销4000册+,单品月销售码洋超100万元;累计销量118万册,销售码洋超3000万元。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18732
5.书店营业员范文6篇(全文)市教育局将全面总结全市中小学读书节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推广亮点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表彰读书节我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出版物管理规定》、《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了规范的进货三、个体书店生存困局破解之路 1、寻求政策支持,呼吁民众关注 个体书店的局面已经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https://www.99xueshu.com/a/Iznezqhunfa9.html
6.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教育减负"为何越走越偏?各级政府为了回应这种呼声,从教学到考试、从课内到课外,出台了一批批限制性政策,却陷入久治不利的困局。学生的学习状态未见实质性改善,甚至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2018年起,为了彻底封堵“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育主管部门已经不得不宣称要一一审核多如牛毛的民间辅导的教学内容是否超标。眼见这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69426
7.东北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以育为主破解地域引才困局,实现人才队伍“质”“量”双升。国家级人才较“十二五”增长277%,其中青年人才占学校现有人才总数的47.5%;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实现零的突破并连年增加;“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累计入选17人,较“十二五”提高一倍以上;累计新增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8人次;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https://fzghc.nenu.edu.cn/info/1034/3129.htm
8.关注丨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871亿!书业春天正在走来针对2022年图书市场情况,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表示,面对市场的下降,虽不能把销售下滑的原因全部归结到疫情上,还有不断上涨的图书定价、长年累月的低价打折、销售渠道的多主体化、大众消费习惯的转移等因素,但连续三年的疫情无疑让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陷入困局,使图书销售雪上加霜。 https://www.xinhuabookstores.cn/hangye/shownews.php?id=215
9.读书郎:老品牌的新困局不仅如此,由于国家对教辅市场加强监管,很多传统头部教育机构都纷纷在智能教育硬件上布局,他们无论从资金、师资、教学经验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因而在智能学习设备行业,本身产品高度相似,加上新强入局者,未来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学习设备行业整体仍在稳定持续增长,而读书郎在智能学习设备行业仍处于第一https://36kr.com/p/1815515550002051
10.回复@是小不点儿:民办学校分类转设的五大“困局”调查发现,囿于历基于学校师生数量大,学校的对外采购需要量大,如在教辅书籍采购、教育软件授权使用、校服定制等交易行为中存在利益关联方交易且交易较为频繁的情况。 (二)民办学校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借贷行为 现行地方规定民办学校可采用租赁资产的方式开办学校,部分民办学校借此采用租赁资产方式办学,并以较低注册资金作为学校开办资金。https://xueqiu.com/3167081651/231126441
11.读书郎IPO的困局其中,读书郎学生个人平板收入分别为4.68亿元、5.41亿元、6.65亿元和2.73亿元,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80.8%、90.6%和86.6%;数字化教辅资源和服务营收分别为0.78亿元、0.93亿元、1.14亿元和0.54亿元。两项合计,报告期内学生平板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达到74%、80.8%、90.6%和86.6%。从营收结构上不难看出,报告期内http://startup.aliyun.com/info/101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