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女公务员,怎么就不配拥有爱情?

前阵子,江西上饶一位25岁留学生发了条吐槽视频,“不小心”引发一波热议。

网友们就差说,“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女孩发视频时是凌晨两点,辗转难眠,担忧着自己的“人生大事”:

“我发现我在小县城真的找不到对象了。”

这难度,比找工作要难100倍。

她琢磨,自己的择偶要求也没多高,无非是“年龄相仿,三观合适,本科学历,长得还行”。

就这些要求,能达到的单身男青年寥寥无几。

她所在的县城,有本科学历的男性近2万人,其中未婚的,年纪相仿的并不多。

相对来说,“优秀”的男青年都涌入大城市了,留在县城,进入体制的“优秀”女青年呢,就找不到“势均力敌”的对象了。

想结婚?得把整个县城翻个遍。

女孩说,自己从国外回来“动心”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路上看到一个身高还不错的男生,上去一问,对方才高一。

第二次,遇到一个牵着柯基的男生,她觉得对方“挺有爱心,挺负责任”,也许可以“处个对象”。一谈,发现男生才98年,却有两个小孩了。

第三次,她看到一个穿搭很有品味的男生,走上前一看,原来是她的一个前任。

县城的“小”,由此可见一斑。

待久了,也许小县城的男生只剩两种:前任的朋友,朋友的前任。

可是,县城的婚恋市场对女性并不“友好”,对象只会越来越难找。

一直单着,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种奇葩现象,是小县城的“特色”之一。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视频末尾,女孩不得不感概:

“既然你选择了小县城的安逸,那就不得不放弃一下爱情的甜蜜。”

当然,从女孩“动心”的频率看,“放弃”是不可能的。

因为她一旦“躺平”,恐怕要失去原本就不多的选择权。

2019年,《中国青年研究》杂志刊发过一篇论文:《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

对作者来说,用“剩女”二字是客观描述。

但对网友来说,“剩”字简直刺痛人心:

其实,答案很简单。

“这些年部里招的基本都是女生,太多了,嫁不出去。”

这是一个很奇特且长久的现象:

同等“优秀”的男孩不愿回到小县城,相对来说女孩没有那么排斥,男女失调特别严重。

在县城体制内,女孩找不到对象,而男孩因为稀少就变得很“抢手”。

如作者所说,男公务员一入职,根本不用主动,就会被单位的大婶大妈盯上,相亲安排上。

不出多久,男公务员就会对女同事的条件了如指掌。

作为婚恋市场的“优胜者”,男公务员有恃无恐,可以“挑”到最满意的对象,顺利走入婚姻。

哪怕年龄大点,长相差点,也不担心被“剩下”。

作者说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这位男生90年出生,身高、长相都不占优势,还有点“娘娘腔”,怎么看都不是女生喜欢的类型。

但他考到乡村的体制内后,突然就成了“香饽饽”,不断有女生约他,甚至帮他代课、打饭。

他很纠结,因为每个女孩都不差。

但对女孩来说,她们想早点解决婚恋问题。

因为年龄越大,“优势”越小,体制内女孩“越剩越多”也就成一种必然。

作为婚恋市场的体制内女生,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有网友吐槽,她是985本科,副科级公务员,却被男方父母无情嫌弃了。

他们嫌弃女方家庭条件普通,配不上自己家,觉得儿子大可不必着急。

潜台词:下一个更好。

势利眼就算了,男方父母还补刀说:

“谈恋爱可以,结婚绝对不可以。”

谈恋爱和结婚还能分成两道“工序”,这“格局”也没谁了。

恋爱注重精神,结婚回归物质,好事全占齐,爱情和婚姻也都变味了。

县城婚恋市场的“底色”,由一层层鄙视链构成:

体制内看不上体制外,县城的事业编制工作者看不上乡镇事业编,而女公务员没有女老师抢手......

一层又一层的“算计”,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论男女,都想“上嫁”、“上娶”,找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对象,爱情反而变得次要。

知乎有一个问答,很值得玩味:

“为什么月薪1W4的男生会和3K的女生结婚,可是月薪1W4的女生不会和3K的男生结婚呢?”

底下,一个高赞回答说:

“月薪1W4的男生娶月薪3K的女生,会默认女生操持大部分家务,生孩子带孩子,不影响男生升职加薪,家庭总体收入能有保障。”

这就是婚姻中的“有所图”,满是扎心的事实。

“上嫁”或“上娶”很难,因为哪怕“攀上了高枝”,自身的“价值”也会被默默“分类”好。

婚后提出种种过分的要求,走肾不走心,也就不足为奇。

无数“痴男怨女”总在网上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当理智和爱情“狭路相逢”,大概是没有赢家。

这样的组合,“性价比”很高,却不一定牢固。

说白了,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如果相互扶持,成长的空间也很大。

偏偏有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想排长队领那颗最甜的糖,等一个“最优解”。

结果呢,很可能被“饿死”。

电影《后窗》有段台词说得很妙:

从这个角度看,县城体制内男女的学历越高,就越偏向于理智。

他们在努力把自身的优势“折现”时,对方也抱着同样的目的。

至于尊重,所剩无几。

一位34岁的男博士相亲过一位年纪相当的高校女老师,对方无论是谈吐,还是衣品都无可挑剔,可见家境很不错。

但他费劲心思,处处客套礼貌。但再小心翼翼,女方都无动于衷。

只不过不拒绝接受好意,也不感动,像是在“养鱼”。

后来,他认识了现女友,23岁的小学老师,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相处没了任何紧张的感觉。

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他选择了条件“不太好”却心动的对象。

他说,“每次回家一看到她在家,真的是一种回到了家的感觉。”

世上不存在完美的对象,只存在心动的对象。

双方相互努力,那么婚姻才会合拍。

结婚毕竟不是“投机”,没有激情,也就没了憧憬,没了想象空间。

如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所说:

“在现代社会,爱情成了一种高难度的艺术、高风险的人际关系,但是爱情的魅力就来自风险,风险意味着收益。恋爱者和市场交易者都在自由承担风险,享受收益,投机就是在当下和未来,确定和不确定,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协调,预估平衡。”

从这个角度看,不敢承担爱情所带来“风险”的人,必然要承受婚姻所带来的苦果。

THE END
1.有文章称县城体制内女孩出现了婚恋困局,真实性几何?这是什么原因我就是体制内女孩,和我男朋友都同个县城的,我只能说不要相信男人,会变得不幸。就读书时候明明是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940348/answer/42459782614
2.小县城里的体制内剩女:一个日益庞大却被悬来自逍遥一笑菌小县城里的体制内剩女:一个日益庞大却被悬置的群体未来在何方? L逍遥一笑菌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收藏 1 1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互联网科技博主 4 毕业于 西南大学 查看更多 a 294关注 18.9万粉丝 46520微博 微关系https://weibo.com/6093464379/N3ue0rnar
3.体制内剩女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挑战体制内的大龄剩女在找对象方面会更加重视权衡利弊,大部分会更加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她们对爱情的期待太高,而对自身的认知又不够。门当户对其实很重要。不仅仅是县城体制内女性脱单难,而是县城女性脱单都比较难。走到结婚这一步,门当户对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前文所说,县城里优质男生数量本来就比较少,而条件好的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631801636044932362
4.感觉县城体制内剩女越来越多,女教师也难嫁人,原因何在?至于县城体制内剩女增多,只是高不成低不就婚恋观的体现。如今步入婚恋年龄的独生子女多,女孩一样接受https://www.haian.com.cn/thread-1430585-3-1.html
5.大城市剩女多,农村光棍多现在县城的情况是体制内剩女多,农村光棍多。 放到全国应该也是这样,大城市剩女多,农村光棍多。 不信大家到农村看看就知道,我有挺多个亲戚目前还没有找到老婆,农村一个男过了三十岁还没有找到老婆真的太难了,是太难找老婆了。除非家境很好。 像我的同事雀斑,找个人嫁肯定很容易,但想找一个优秀点,又是体制内的https://www.jianshu.com/p/1eb7260d6d4f
6.微博你知道中国哪里的女孩最愁嫁吗?不是家庭条件普通的农村,也不是繁花似锦的大城市,而是县城体制内,2019年,江西财经大学的教授欧阳静发表了一篇名叫《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的论文,当时没啥反响,没想到几年之后,情况彻底发生了变化。 https://m.weibo.cn/status/LsQWdqXtt
7.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文琳资讯追求共同富裕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100年前的1921年,中共建党时,提出的主要口号与理想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极大丰富的物质资料,各取所需,无差别的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70年前的1949年,中共建政后,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提出了通过“一化三改造”,即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358345.html
8.黄山鹊桥故此,3个月后的一天,我发微信跟雨晴说:“歙县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大龄女孩有一大批,但相近年龄的优秀男生却很少。所以,要是你对上次我推荐的那男生有所考虑,请及时告知,以避免又错过机会。”同时,我转发了互联网上的两篇文章给她看看——《小县城里的体制内剩女:一个日益庞大却被悬置的群体?》和《婚恋市场潜http://www.hssxqq.com/tc/news/view.asp?id=1088
9.春节回县城相亲的年轻人:逃离将就与不甘抗争是她唯一的选择。自己的努力在县城相亲局中被嗤之以鼻,如果接受了家中的安排,她年少时拼命努力逃离的一切,稍有不慎便会卷土重来。假期结束,她终将一路向西,像七年前那样,热切地投入上海的怀抱,孤独而自由。 02 土著体制内:持续降低要求的“剩女” https://www.tmtpost.com/6939595.html
10.如何看待“女教师成为县域体制内剩女的主体”?–博海拾贝如何看待“女教师成为县域体制内剩女的主体”? 答主:大头卷心菜 不多说话先上图,这是最近我们这里工会组织的联谊会,蓝色的是女方给男方贴贴纸,红色的是男方给女方贴贴纸,男女择偶观一目了然。 蓝色格子里要不就是贴爆,要不就是一个也没有,(贴爆的都是市委办公室的公务员),红色格子里没有几个空格子多多少少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