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喜欢撕的人,但还是想说点不同的。想来想去,不知如何下笔,干脆给大家写一篇流水账吧。有些长,不过辛苦看完,你的心情或许会好一些。
前不久,我跟着央视《乡约》去广西武鸣。这是一档相亲节目,深入田间地头、山涧水湄制作,与另外一些相亲节目比,大相径庭,大异其趣。我希望通过它来接一下地气,触摸一下中国县乡社会生态。
一款APP不足以代表中国农村,一档节目也不足以代表中国农村,但制作人员有足够的诚意,至少会提供一个平衡的视角。
现场录制前的两天里,和主持人肖东坡等人一起,采访当地推选出的男女嘉宾。
第一位是女嘉宾。杨艳,24岁,壮族,穿上高跟鞋就是一米七多,这个头,在当地已经是很出挑了。
她在武鸣区地税局办公室做文秘工作,家在武鸣的陆斡镇,爸妈养猪,现在家里有上千头猪,“大猪小猪、公猪母猪、黑猪白猪,什么样的都有。”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活都能干,“种田、割稻谷、拔花生、种玉米、拔木薯、收谷子、晒谷子、喂猪,锄地、种菜、挑水、浇菜、铲猪粪、给猪洗澡,统统不在话下。”
你很难将那些繁重的农活与这个看上去有些柔弱的壮族妹子联系在一起。
“其实我力气很大,在物流公司干过卸车工作,一人能卸一车货,卸货时还不带手套,现在办公室桶装水都是我自己换。我会做饭,做饭的时候不喜欢别人帮忙,自己一个人这边高压锅、炒瓢,那边电饭锅、微波炉一起开工,一个多小时一大桌,从来没人说难吃过。我喜欢唱歌,以前都是唱流行歌曲,今年刚拜了我们的壮乡歌王当老师,希望能把我们祖传的山歌传唱下去。我是他唯一的徒弟哦。”
武鸣,壮族发源地之一,中国歌圩文化之乡,2015年撤县设区,成为南宁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区。据称,中国壮语便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在武鸣举办的中国壮乡三月三歌圩活动,规模盛大,杨艳刚刚拜下的师傅,就是这次歌王对抗赛上的胜出者。杨艳聪明,她知道在现代世界,这种传统将是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她从小乐感好,但最终没有学音乐,而是学了物流管理。不过她最大的愿望,仍是做一个音乐老师。
杨艳住在城里,是父母为哥哥置办下的房子。她自己交物业费、水电费,自己买菜、做饭。等哥哥娶了媳妇,她就要搬出来。这一阵经常胡思乱想,“想结一场不会离的婚”。
杨艳特别能说。只要你愿意听,她就一直讲下去。两颊笑起来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