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这个19岁的弟弟介绍个将近40岁的大姐。”据红星新闻报道,当前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以“农村相亲”为主题的视频账号,并标注为“相亲实拍”。但有网友发现在某条相亲视频中,在情节上晚些出现的女方早在视频最开始已“穿帮”出现,甚至还有同样的相亲人员在不同场所“初次见面”的视频。
但若相亲视频走向猎奇,甚至采取摆拍方式,就与反映社会真实沾不上边了。分析一些点击量高的相亲视频,不难发现创作者只想挑拨人们的情绪,从而收割流量。相亲双方总是条件差异巨大,视频的“看点”也来自这种刻意设置的反差感。
如果创作者在视频开头或显著位置,标注“由演员演出”,倒也无可厚非。但其深知,“真实”才是激发观众产生共情的卖点。所以,制作发布者往往刻意模糊“摆拍视频”和“真实记录”之间的界限。
而观看视频的人受到摆拍内容的误导,非但无助于解决婚恋问题,还可能导致男女性别对立、不同立场者互撕谩骂等恶劣后果。有的视频还缺乏对女性的尊重,存在物化女性、污名化某个社会群体的问题。
对此,平台当在优化算法推荐机制的基础上,同时改进创作激励机制,鼓励优质账号探寻社会真实并得到应有的激励,从而让更多优质内容抵达用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