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孙权石头城不在山上

南京成为大古都的历史,是吴人孙权来建石头城所开启的。

东汉后期,孙权领导的江东割据势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乘此扩张良机,《三国志·张纮传》说:“纮(读宏)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孙权听从了谋士张纮的战略建议,将行政治所从京口(镇江)顺长江往上迁到秣陵。

“金陵王气”的传说

晋代《江表传》说,张纮给孙权讲了“金陵王气”的故事:

“秣陵,(最早是)楚威王所置(邑),(当时命)名为金陵。地势(自钟山)冈阜连(接到)石头(山)。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看风水)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秦始皇)掘断(钟山至石头山的)连冈,(以泄王气),改名秣陵’。今处所俱存,地有其(帝王)气,象天之所命,宜为都邑。”这是“金陵王气”的最早版本。(括号及内文字是我加的)

有人又借诸葛亮之口,解释为什么说金陵地形有王气:“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乃帝王之宅也”(晋代《吴录》)。这不是说钟山像条龙、石头山像只虎,不是动物比喻,而是古代风水学上的神秘文化表达:金陵东面的钟山象征青龙星象,西面的石头山象征白虎星象,有龙虎天神护卫,是为帝王之都。正如唐朝刘知己《史通》所说:“虎踞龙蟠,帝王表其尊极(最高的权威)。”

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曹操挟天子以伐诸侯,刘备以皇族身份争正统,而孙权没有任何名义证明自己身份的正当性,天之所命的“金陵王气”就成了他高举的旗帜。

十几年后,孙权称帝,金陵首次成为帝都,随后又有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以此为都,这是最先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就是指这个特别的历史时期。李白诗中有云:“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主,遗迹见都城。”

石头城不是用石头建造

《三国志》说,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权徙治秣陵,明年(212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孙权将治所(官署)迁来秣陵县,并改名建业县,但他并没有着急修造建业城,而是先建了一座石头城。

石头城不是用石头建造,而是得名于石头山。石头山体是红色砂质胶结的砾岩,可以见到被地质沧桑磨去棱角的各种大小砾石。我认为,“石头”山的名称并非指山体是岩石构成,而是特指山体有砾石大如人头者,即石“头”,是一个比喻而来的名称。古人另把小而光滑的卵石叫做“石子”,《三国志·诸葛恪传》说:“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冈”。石子冈就是南京雨花台一带的山冈,最漂亮的石子是雨花石。

古志《丹阳记》说:“石头城,吴时悉土坞(防卫的堡),义熙初,始加砖累甓(读辟,砖)”。孙权石头城用夯土建造,使用二百年后,到东晋义熙年(425年),才加叠砖护面,成为砖城。

古人用语经常省简,石头山只叫“石头”,石头城也叫石头,石头山一带地区也叫石头,区分在于表述时与上下文的关系。

今天的石头山因明显的冈岭而分为四个部分:

主岭是清凉山公园,内有清凉寺。

西岭是国防园,其外侧面是明代峭壁城墙,俗称鬼脸城。

南东岭是波罗山,大部削平,辟为中学操场。

南西岭是红土山,明朝于其外侧建城墙,近年又开发,所剩无几。

石头城缘江扼淮口

南朝《舆地志》说,石头城“缘大江,南抵秦淮口”。(注:秦淮河是唐朝人开始叫的,此前的六朝只称淮水,所以这里的“秦”字是后人所加)。

南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记》说:“吴孙权沿淮立栅,又于江岸必争之地筑城,名曰石头,常以心腹大臣镇守之。”

石头城南临淮水,西傍长江,所以这里既是河岸也是江岸。南朝谢灵运《撰征赋》里说:“次石头之双岸,究孙氏之初基”。意思是,来到位于河岸与江岸的石头城,探究孙权初来金陵时的立足之地。

南朝梁代儿歌唱道:“石头捣两裆,捣青复捣黄”。青者为淮水,黄者为江水。这是把淮水与江水交汇处喻为裆,石头城在裆中。

江南水网交织,南人以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江河为交通要道,傍水临河就成为建城选址的重要原则,长江沿岸则于入江的河口内建城,城前河流就是泊船港湾。《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记载,孙权说:“秣陵有小江(淮水)百余里,可以安(泊)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居之。”这是孙权徙治秣陵在地理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与垒

有战争就有防御工事,即用各种方式构筑障碍,以抵御敌人、保卫自己,最典型的就是城与垒。

城的本义是围绕城邑的高墙,也指城邑本身。用拔地而起的城墙封闭起来的防御实体就是城邑。大型城墙有相当宽度,顶部平坦通达,甚至可以走马,用于防守军队快速调动和运送后勤物资。

垒,军壁也,单纯军事掩体。通常利用陡峭山体,就地取材,沿山脊构筑障碍,最大局限是调兵和补给都要爬山越岭,也不能大规模驻军。为了克服弱点,明代建造了超大型最宏伟的砖砌军垒——长城,成为历史奇观。

孙权来金陵“城石头”,是在“江岸必争之地”起造一座城,而不是建到山上,所以史书里没有记载进入石头城需要爬山。

南宋岳飞之孙岳珂在《桯史·石城堡寨》中说:“自清凉寺而上,皆古石头颓墉(墙),犹可识其址”。他爬上石头山,以为找到了石头城遗迹,其实那是山上军垒遗迹,而非石头城。

六朝在石头城前面的淮水岸上立栅栏,以防敌人从正面渡淮水进攻;也在石头城后面的山上筑垒,以防敌人占据制高点,山上还建有烽火楼。这些都是石头城防御的组成部分。

六朝在南京还有过几处著名的军垒:白石山(狮子山)上的白石垒,覆舟山(九华山)上的药园垒,新亭垄上的新亭垒。

石头城是军城

城也因功能不同而有所区别。常见的是有居民和商业活动以及驻有行政机关的“城市”,而石头城是军事单位,“常以心腹大臣镇守之”。

晋朝左思《吴都赋》称:“戎车盈于石头”,军车停满石头城。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说,石头城“以贮财宝、军器,有戍。”

唐朝李善注《文选》说,石头城“其中有库藏军贮”。

孙权来金陵先造一座军城,即军事基地,说明他并不想止步于此,而是以石头城为跳板,剑指长江中游,进一步与曹操、刘备争霸。

后来孙权常驻武昌(今湖北鄂州),并建造了武昌宫。229年,他不再委屈于当曹魏所封的吴王,自己在武昌即位称皇帝,变王国为帝国,史称东吴,但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的舆论中,孙权当年就返回建业,并启动修造建业都城和皇宫,南京作为大古都的历史这才真正开始。

南京古代没有在山上筑城

古志《丹阳记》称,石头城“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护城河)”。这里的“因山”是依山,依靠石头山,不是占山为城。

冷兵器时代,南京周边的大山是天然军事屏障,山上无需建城,如果你一定要上去建城,只能自困牢笼,进退两难。南京幕府山和钟山这样的大山,古代没有建城于其上。

小山向来是兵家必争的地势,但只会在上面筑垒,而不会筑城。因为在平地上筑城更方便,且平地之城的功能更全面。

南京古代三次建都城,没有一次建到小山上。第一次建的六朝都城,完全避开小山,建于平地,形成“山围故国(都)”之势。第二次五代时期杨吴建金陵城,后来成为南唐都城,把几座小山围进城,也没把城墙建上山。第三次是明朝建南京城,十分夸张,把周边小山几乎都围进城,宁可把城墙建在小山外侧,也不愿省材料而建上山。古人非常清楚在平地上建城的优越性。

水淹石头城

石头城不在山上的最有力证据,是六朝时期多次长江发洪水淹进石头城。

南朝著名学者沈约(444~513年),在其所撰《宋书·五行志》里,记载有东晋时多次水淹石头城:

永和七年(351年)七月甲辰夜,涛水入石头,死者数百人。

咸安元年(371年)十二月壬午,涛水入石头。

太元十三年(388年)十二月,涛水入石头。

太元十七年(392年)六月甲寅,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淮水上的浮桥,即朱雀桥),漂船舫,有死者。

永兴二年(403年)十二月,桓玄篡位,其明年(404年)二月庚寅,涛水入石头,是时,贡使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胔(读字,尸体)相望,江左虽有涛变,未有若斯之盛。

淹水深度推算

史书没有记载石头城淹水的深度,我从有记载的六朝都城淹水深度来推算。

《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记载,太元元年(251年),“秋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

这是一次长江超级大洪水。农历八月,长江汛期,有台风袭来,又恰逢朔日(初一)海水天文大潮,长江水被海潮顶推,下泄受阻,水位高涨,造成洪水泛滥。淮水被江水逼涨,无法下泄,导致都城内平地水深八尺。

南京考古出土象牙晋尺实物,长度24.3厘米。晋代是紧接孙权东吴的朝代,借用晋尺换算,水深八尺为1.94米。

《梁书·武帝纪》记载,梁武帝天鉴六年(507年)八月,“戊戌,大风折木,京师大水,因涛入,加御道七尺。”水深七尺换算为今尺是1.70米。

这是有记载淹水深度的两次标志性大洪水,都造成“灭顶之灾”,其实水深二尺就已经能造成灾害。

淹水深度的地理还原

“平地水深八尺”,“加御道七尺”,是以都城核心地带平地为零基准的水位相对高度,我们能找到六朝都城核心地带的平地吗?

南京城中有一处地名叫“大行宫”,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于江宁织造署改造的行宫,故有此名。古建筑已无存,大行宫成为一个泛地名,指中山东路与太平北路、太平南路相接路口附近一带。这里现今有总统府、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图书馆新馆、地铁大行宫站。

在总统府东侧,一巷之隔,从前是汉府街长途汽车站。该车站拆迁后的2007年拍出地块使用权,市考古部门进行了规定的工地考古,发现一段认为是六朝的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皇宫(建康宫)宫墙遗迹,随后原地保护,在上面建了六朝博物馆。该馆资料说,这处六朝宫墙遗迹在今天地表以下2米处。

人类活动居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生活遗弃物和毁弃建筑的堆积,人来人往,在其上不断有新的堆积叠加,一层层的堆积具有各自时期的物质文化特征,考古学上依此区分不同的历史地层。历史地层的不断叠加也增长了地面的高度,六朝地面在以后的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地层相继叠压之下,被埋深已达2米。六朝都城地层也被大行宫一带其他考古发掘所证实。

南京图书馆新馆地下发现的六朝地面,在今地表以下2.10米。

江宁织造博物馆西侧,发掘出两口六朝砖井,井口在今地表以下分别是2.20米、2.30米。

大行宫路口以南400米,利济巷2号东侧发掘出的六朝地面,在今地表以下2.40米。

所谓平地,不是大片水平地面,只是相对而言,地面有自然起伏,地层也有沉降。我把大行宫一带六朝都城核心地面综合定为在今地表以下2.20米。

六朝都城淹水深度的两个水位是1.94米(八尺)、1.70米(七尺),相当于接近淹到今大行宫地表的高度。换句话说,六朝当时建筑物的墙根所在平地,只要达到今大行宫地表的高度,就绝对没有被淹之虞。

东吴时的淹水深度,本应以东吴皇宫(太初宫)地面为零基准来测算,但南京考古至今尚未发现太初宫遗迹。古志记载,太初宫在吴亡后的战乱中已被焚毁,而后东晋在其遗址的东北造建康宫,两者处于六朝都城内的相邻地块,地面高度如有差别也很小,不影响本文考证结论,何况本考证结论已留了足够的余量。

我把今大行宫一带地表,简单直观地作为六朝建筑物不会被水淹的安全高度。石头城会被水淹,说明石头城所在地面高度,没有达到今大行宫地表高度。

大行宫一带地表高度的科学测量

地面高度的科学测量就是“海拔”,也叫“高程”。国家先制定一个全国通用的海平面零基准点,测量某地点与零基准点的相对高度,就得到某地点的科学高程。

我国长江流域自晚清引入世界先进测绘技术,在上海设立了”吴淞高程基准”。上世纪,国家又在青岛设立“黄海高程基准(1985)”。这两个零基准不同,但可以换算。南京通常沿用上海“吴淞高程基准”。

官方1992年《南京自然地理志》和1994年《南京水利志》说,南京城市一般平地高程为7~10米。由于近几十年来城市基础建设,这个数值会有所升高。

公开的地铁资料显示,大行宫地铁站的高程是10.72米,这可以视为大行宫一带地表的高程。也就是说,如果当年六朝建筑物所在平地达到此高程,就绝对不会被水淹。

汉中门路口与大行宫路口

从大行宫路口的中山东路直向西行,就是新街口广场(高程10.56米),再往西是汉中路,可以一直走到外秦淮河边。当初是被明代城墙所阻的,1931年破墙开路,新建一座城门,因路名而叫“汉中门”。

1970年代末,为开辟城西干道(今称虎踞路),将汉中门及两侧古城墙拆除。虽然汉中门不存在了,但这一带已习惯称为“汉中门”,成为与“大行宫”一样的泛地名。其中心即今汉中路与虎踞路交接路口,也是汉中门原址所在。

汉中门路口南侧有一座明代古城门,原称“石城门”,俗称“旱西门”,讹称“汉西门”,现只局部残存。1997年将汉西门原址建为汉中门广场(公园)。官方2010年《南京城市规划志》说,汉中门广场高程为11.80米。视觉直观可以发现,汉中门路口地面要比汉中门广场低,推测高程约11米。汉中门路口高程与大行宫路口高程相当。

石头城地面低于石头山南麓山脚

前已论证,六朝时的建筑物所在平地,只要达到大行宫路口一带的地面高程,就不会被洪水所淹,同理,达到汉中门路口高程,也不会遭到水淹。六朝石头城频繁遭水淹,说明石头城所在平地要低于汉中门路口地面,而汉中门路口是在石头山南麓山脚,这就表明,石头城不仅不在石头山上,且所在地面比山脚地面还要低不少。

石头山上的清凉山公园大门前平地高程为20米,高低蜿蜒的山脊高程在40米上下,山顶高程是63米。如果石头城是在山上,试问,多大的长江洪水能淹上去?

比汉中门路口更低的地方,就是路口西边的“河西”地区,即外秦淮河以西,属于长江河谷里的漫滩,高程约5~8米。

我曾在《石头城新考》论文(载于《江苏地方志》杂志2000年第二期)中说:“石头城应在今汉中门石城桥西侧一带,南为莫愁湖。”

THE END
1.蚩尤城解释蚩尤城意思蚩尤城拼音蚩尤城造句城 读音:chéng [chéng]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八字http://zc.025771.com/%E8%9A%A9%E5%B0%A4%E5%9F%8E_zuci/
2.城缘名字的寓意免费查询名字城缘含义解释城缘五行测试名字城缘五行土土组合,土旺,五行得分为90分,这种组合的人踏实稳重、言行一致、忠孝志诚,厚重,为人诚实、守信。 名字城缘的音律字型分析 名字城缘发音为均为阳平组合,略显平直呆板,缺乏动态感,在名字音律搭配中表现一般,可适合用于人名音律。 名字城缘开闭口音为开口呼、合口呼,发音有开有合,听起来响亮、动感。https://www.mzchacha.com/yuyi/42237402610914.html
3."禁城缘岭连九天,一片笙歌如鼎沸。"拼音和出处及意思小提示:"禁城缘岭连九天,一片笙歌如鼎沸。"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片: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https://www.gushiciqu.com/ju/zi2aeb117b.html
4.古诗文阅读小滨想要深入探究范仲淹其人其文搜集如下诗文邀请你三出专城⑥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⑦也自知。【注】①壅(yōng):堵塞。②《答手诏条陈十事》即后来庆历新政的十项改革主张。③凫鹜:野鸭。④岱:泰山的别称。⑤此文为作者被贬桐庐时所作。https://graph.baidu.com/build/question?questionID=15215666480620743014&token=TUWhpg5k6OOi%2FZuztD8ThUthYNeh0V8OQoPVZN4nYZE%3D
5.半城烟雨半城缘的评论回复@半城烟雨半城缘 表情0/300发表评论 其他用户评论 叶simple 唉,我佛了,莫楠每次出去救老婆,都会带回来一个新老婆 2019-06回复59 千纸鹤Ava 回复 @叶simple: 总结到位 2020-06回复2 没意思_uv 我总感觉她俩有一腿 2019-07回复30 小屁豬 回复 @没意思_uv: 后面确实给她收了! 2019-08回复3 某年某https://www.ximalaya.com/sound/192817416/177746606
6.100首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的经典古诗词!(必须收藏)#读书##感悟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因爱慕之情所迷,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完全呈现一种自我陶醉的境界。如果彼此有缘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某时某刻相遇。 003 题桃花扇传奇 清·陈于王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https://xueqiu.com/6827215131/242405205
7.己卯城头土是什么意思,1999年属兔人城头土命好吗1999年属兔人城头土女命:一生多为家庭、先生、子女劳苦;须防婚缘有变。欠缺实行力。若夫妻宫无沖象,仍可得幸福。 1999年属兔人城头土男命:泰半温驯,能十分顺遂。 己卯城头土命人,一生衣禄充盈,自然逸闲,不受人欢,六亲冷淡,骨肉难为,妻娶年长,配偶和合,女人与邻相处较和睦,乃贤达长寿之命。 https://www.k366.com/wuxing/174115.html
8.南昌婚介公司金缘城幸福故事之好主意婚介婚庆知道了严先生的想法后,“金缘城”婚介红娘老师拨通了袁沐的电话,将严先生的意思原原本本的转达给了袁沐,袁沐听完有些愕然,在电话里噼里啪啦的说:“我父母身体好,平时也确实没有多少家务事让我做,但这不代表我不能持家呀,我烧的菜我亲戚都说好吃,他怎么这么武断呢?”红娘老师说:“要不我们给你安排下一个http://sell.d17.cc/show/45892457.html
9.海子与德令哈城之缘作者:刘杰今天我的回忆录,推出第一篇《海子与德令哈城之缘》。 因为爱情而与德令哈城而结缘,也是海子的伤心之地,因为一首诗,德令哈城出名。 德令哈市1988年才正式挂牌成立,也是一座特别年轻的城市,也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 http://www.booea.com/news/show_1027152.html
10.过桥缘·过桥米线(大华虎城店)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尝试过众多米线品牌,过桥缘过桥米线无疑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家连锁品牌不仅完美传承了云南过桥米线的精髓,更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让人回味无穷。 过桥缘的米线口感绝佳。米线细腻滑爽,弹性十足,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大米的醇厚与劲道。搭配着精心熬制的汤底,鲜美浓郁,既有鸡骨的醇厚,又有猪骨的鲜美,两者相得https://www.dianping.com/shop/7044469/
11.白云先生:佛教的兴盛,是文化贫穷的产物觉悟,众生,红尘,布施,方丈,不二,法,道,德,功德无量,福报,修行,缘,等等等等,这些人们以为的是佛教用语的词,其实都是汉地文化用语。跟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真正佛教用语,只有般若波罗蜜这种笑死人的猩猩文化音译词。文化捆绑的本质,就是剽窃党反倒声明自己是原创。https://www.jianshu.com/p/1e007d89098d
12.《迎婚缘》锦有^第3章^最新更新:202403迎婚缘 作者:锦有 [收藏此章节] [免费得晋江币] [投诉] 晋江文学城 沈珺野控制她的手左右把鸡蛋壳挑出来,动作熟练干脆,他好像没有发现房以橙怪异,往前靠近,触碰到对方的衣服。 房以橙穿着轻薄,肩膀传来男人炙热的体温,他的手越过腰间,手机往炉台一放,单手支撑上身,微微往她接近,属于男人的气息往她脖颈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473724&chapterid=3
13.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浅释‘化’是从幻化而来并不是实有的。它从佛彻底觉悟的精神显现出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二乘人发大心,远离现证一切相,佛现出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佛所说的‘化城’本来是不存在的,如今却能化现出来,故此品名为‘化城喻品’。 首先,我们应该要了解此座化城本来是一物也无。它是一个虚妄不实的,故名为https://www.fzzjgs.cn/boruo/books/0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