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的根,在甜美的故乡从此,寻找落下的足迹寻找来自城垣上的梦向前,一路悄然无语
俯望夜市,星点之余,多了些化不尽的寂寞。四月桃红,清风起,林间凝香,群鸟振翅枝头,本应山水染天下,不料醉美皆桥头,无事城灯。
攀爬记忆的方格,城间往事历历,洗尽铅华,芳华绝代,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质朴的城阙阁楼。然一昔时转,交错复杂的柏油路替代了过马走车的青石板路,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取代了温馨而富有文化韵味的独门别院,此番登场,要唱哪一出?全民愕然。人人都是城市的一抹光,活在这个大的容器里,我们最怕复制和模仿得来的街道,可是后来渐渐发现如果只是匆匆掠过,所有的城市就会因为跑马观花变得千篇一律。
城缘未了,那就投身人潮吧。执着于五彩斑驳的城廓细部,这是所有人的容器,泛着幽暗的光芒,不细心就会盲人般看不见缘生缘灭缘分缘合的生活大戏。满大街的照相机,治愈不了肆意的乡愁,斑驳精细的皴纹,有些传于无名的匠人,有些败给了摩挲的岁月。城市最大的败笔在于不能化腐朽为营养,只作简单的抛弃切割处理,去博物馆里只能看流行走向,在飞机场只能看时装展示,而在生活的大街上,看到的却是满眼的疲惫。其实,老门楣就灯笼,照样也能年年看新绿,唱腔婉转年复一年,也能润的一把怀抱铮亮。
不经意间路过一个花园,忽然眼前一亮,原来这个花园不同于别处的,它是那么的精致。那花,软黄淡粉,艳而不俗;那树,高低相间,红黄相配;那草,形形色色,齐整划一;那石,或巨如犀牛卧草,或层累乱石在沟;那水,高处平湖,低处喧虺;那路,弯延曲折,处处通达。一栋栋楼房掩映其中,错落有致,俊秀挺拔。据宣传的标语显示,这是这座城市里最优秀的住宅区。当然,我也没有看到过比这更好的住宅区。朋友买房,看过了也说确实不错。其实,我觉得这里的最好处就是把人居环境尽可能地和自然乡村环境相衔接,把南北东西各方生活中精华的景色汇集一起。然而,这都是以付出工人的巨大劳动和业主不菲的金钱为代价的。路永远在补,树木花草永远在换、在修剪,水得靠电泵来流动。保安清洁,永远不离左右,像极了保姆。对了,城市住宅小区是保养出来的,城市也像是靠人在保养园里养着的。城市与乡村,人工与天然,区别就在这里:一个的美貌是风雨自然,不用打扮,不用破费;一个的美貌全靠钱物人工,巧妆打扮,耗费工力。
偶尔走进城隅的一条深巷,忽然觉得它就是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常在江南的小城中巷,忽然出现在这大北方的城市里,也真是别致,犹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然而在这里住久了,和她的一次偶然邂逅,足以让你们一见钟情,这个时候,你才会接触到她悠闲镇静的风度。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后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绝不会对你莫名地狂吠。
和人一样,城市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每一个角落里,或许都是一个别有洞天的小世界。或许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在远处乡村的破烂的教室里,在那个纯真的梦里,我们就与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如我们白天从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闹市而过,晚上又在寂寥空旷的回家末班车里倚窗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