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半生是宋词

我喜欢宋词,最喜欢《宋词三百首》一书,里面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二处闲愁”,不知不觉地在我的书柜里,有关宋词的书籍不觉有十多种版本了,但是最爱《宋词三百首》。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却以读宋词陪伴生命。

我读宋词凭个人口味,一时兴趣所致。大学时喜欢读豪迈的词,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恋爱时读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秦观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失恋时读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年岁渐长后读李煜、欧阳修、吴文英、李清照、蒋捷等的词,更喜欢读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有时为词中的一句话而感动,如闻香,如听曲,不能自己。

宋词始于后唐,温庭筠、韦庄、冯延巳等人是唐朝遗贤,本是写诗高手,开始写宋词(歌词)只是闹着玩,但慢慢地玩出了境界,于是后蜀赵崇祚把十八位士大夫的歌词编成了《花间集》。宋朝以文人治国,文风更胜唐朝。欧阳修、晏殊开拓词风,使其登上大雅之堂,柳永把长调慢词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苏轼,词风境界大开,挥洒自如,一时洛阳纸贵。南宋,辛弃疾、陆游、李清照、姜夔、吴文英、蒋捷等人一起把宋词推向了一个高峰。南宋过后再无宋词,直到清代的纳兰性德星光闪耀,但再无昔日辉煌。

有人说诗言志,词言情,一个阳刚一个阴柔。但我觉得《宋词三百首》里的某些宋词超越了唐诗,除了写作上讲究韵律、采用“比兴”外,宋词意境更加深远悠长,譬如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有一种孤单叫茕茕独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思念的人在远方的远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放下了思念却放不下爱。宋词处处有金句,而词的魅力在于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字。”

宋词第一次把普通人、失意人的喜怒哀乐写到纸上,温庭筠写尽闺中美女“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柳永则一直在写女儿国:“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政治上的失败者李煜则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京华才女”李清照飘零他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词的价值在于把目光投向了人的内心世界,有了一种“生命的觉醒”。表面上多写惆怅愁绪,但正是这些痛苦带来了生命的领悟,有闲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有国难家恨之愁,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韶光易逝之叹,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有壮志未酬之愁,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有人生虚空之慨,苏轼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些词里包含着对生命的理解。

词人写愁绪满怀,只有大词人才能把痛苦升华。秦观写儿女情长,“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晏殊写生命的悲喜圆通,“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陆游写梅花的遗世独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是香如故。”辛弃疾写人生的领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苏东坡写笑对人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词之美,美在文,更美在心,而词心即人心。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不知作者的写作背景——国破家亡,还以为只是一个失意才子在幽幽诉说。苏东坡在《自题金山画像》里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写人生的辉煌与荣耀,直面的生命的磨难与悲痛。

此刻,当我写下伴读半生是宋词,想到《宋诗三百首》里的那些人生浮沉冷暖,甚至曾经的绝望都化成了岁月的歌。

THE END
1.半身风雨半身凉全文?半生风雨半生寒, 过往路途不知返。 遥看前州知后事, 努力成行勇者攀。 莫笑他人盛景在, 独我自尊昂首扬。 人生路 ,谁知错 ,似水流年,沧海桑田。 半生流浪,一身伤。 回故里,人情冷心彷徨。 苍天都不能理解人情的冷暖,看见花开花落都是悲凉,风风雨雨的已经度过半生,只落下身上的伤痕,人在天地之间生活,就好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120487_1038836980.html
2.苏轼: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一个月明星稀的午夜,想到苏轼,就有了"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伤感;每一个生命旅程的低谷,想到苏轼,就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每一段迷茫焦虑的时光,想到苏轼,就有了“试问岭南应不https://www.jianshu.com/p/63dc49e8a7a9
3.与苏轼对话范文11篇(全文)从苏轼《题沈君琴》、《法云寺钟鸣》中的对比可以看到, 在论述乐器、演奏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演奏者之间的关系上和《山琴况》中的论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3]98。 二、苏轼对古琴的热爱历程 苏轼的家庭不仅是文学世家, 例如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都是苏轼的亲人, 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道路。除此之外, 苏轼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3sx5csg.html
4.翟俊霞:半生风雨半生寒一杯浊酒尽流年——读宋.苏轼词翟俊霞,VV,半生风雨半生寒 一杯浊酒尽流年——读宋.苏轼词关于VV社区 | 聊天室 | 合作推广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盟公约 | 2018净网行动 | 防网络诈骗 Copyright ? 2011-2024 优贝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优贝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https://music.51vv.com/v/7bscdIZr
5.四十已过半生半生薄凉的诗句?半生风雨半生寒,一杯浊酒敬流年? 半生风雨半身伤,半句别恨半心凉。本是青灯不归客,却为浊酒断心肠。 意思是:人生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经历风雨,经历坎坷, 文天祥写过什么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附: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 采购伸缩缝https://wenda.so.com/q/1638204171213950
6.《苏东坡诗词》赏析文库奔流文学网还呐喊出了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小苏我是不会被打倒的,要一直坚强,要一直勇敢。” 起初的时候,苏轼没地方住,当地的市长徐君猷由于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就借了江边的一个驿站——临皋亭给苏轼住。 从此之后在阿Q精神的主导下,苏轼便开始了通过“自我麻痹”来获取“人生财富”的道路。 https://www.benliuwang.com/wenku/Details/1108629
7."半生风雨半生寒,一杯浊酒敬流年。"出处及意思译文人生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经历风雨,经历坎坷,受了半身的伤。本来就是青灯下的不回家的人,只是一杯浊酒才肝肠寸断。 注释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人生艰辛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半生风雨已过,只好饮一杯浊酒,聊以自慰。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12fac2fdb182.aspx
8.60岁小结:沉淀的痕迹,雕刻的过往,所有的美好疼痛,瞬间如过眼我的前半生经历过几个片段: 1976年于蕲春县第四中学高中毕业,同学有:吴耀林、裴友生、王立志、李永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举动,表现旷达乐观情怀,令人惊叹值得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宽容”,生活就如同在刀锋上行走,稍不小心就会伤人伤己。https://www.meipian.cn/2wzanh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