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政府

某天我经过陈渡路上的陈渡桥时,注意到不远处的老陈渡桥。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经常骑着自行车从花园新村去到常州技术师范学院(现名江苏理工学院),都经此桥。今天这座双向车道的水泥桥被称为“老陈渡桥”,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实也并不是很老。如今该桥已不通车,仅供人和自行车通行。汽车在不远处的新陈渡桥上面行驶,新陈渡桥是一座混凝土公路桥。

在常州,新旧桥并存有好几处,比如在上一篇推文里提到的万福桥。在新旧桥并存的桥当中,名气最大的不是陈渡桥不是万福桥,而是广济桥,又称西仓桥。新的西仓桥位于原址,也就是古运河西门段。老西仓桥在东坡公园内,因为1986年的运河拓宽,它被移建至公园,并且由南北向改为了东西向。

广济桥始建于明正统12年(1447),比陈渡桥更古老。最初广济桥是木梁桥,后来,用今人擅用的话来讲,叫做“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完成了历史使命”,所以在明成化17年(1481),新建为三孔石拱桥。当时在任的知府叫孙仁,应该是一位喜欢搞基建的地方官,他不仅造了雄伟的广济桥,还把常州的城墙重修得雄伟壮丽。我在网上查了查孙仁其人,他的官声似乎还不错。

在1567年和1718年,广济桥进行了重修。今天所见的东坡公园里的广济桥,应该基本就是1718重修后的样子。从照片上看,移建后的广济桥与之前广济桥差别最大处在于桥墩,原本桥墩较高,以利行船。另外一个差别,原本在桥顶两侧有横额楷书石刻“武进县广济桥”字样,现在只有“广济桥”三个字了。为什么广济桥有了西仓桥这个俗称呢?因为西仓桥南有个水次仓,水次仓是靠近运河以接运漕粮的粮仓。明正统5年(1440),朝廷在武进怀南乡运河南建西仓,在阳湖东直乡运河南建东仓。这两个水次仓都比较大,各有两百余间,并且配有一名县丞做专职的管理工作。清顺治、康熙、同治年间,西仓库曾做过整修扩建。在清光绪年间,西仓的记载可查:有仓八栋,分列两侧,设有区门及东西侧厢。仓前有仓神庙、照壁,内设公事所、仓厅、官厅。

2019年5月26日再度重建的西仓桥通车,桥长149米,主桥为三跨变高连续梁,引桥为等高箱梁。主桥两侧设置2.5米宽的下沉式人行道,人行道顶部为廊道形式,主桥两端人行道与地面辅道采用楼梯衔接。模样有那么一点古色古香,因为它有了新的身份:处于中国大运河常州城区段历史风貌保护区。

THE END
1.龙城博客中国常州网是常州日报社旗下的综合性门户网站。网站整合全市新闻信息资源、内容包括常州新闻全天报道、政务沟通、参与互动、全市各类生活资讯等多个大类,细分为与现代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众多专栏频道,拥有常州人气最旺的论坛、博客、微博板块。https://blog.cz001.com.cn/index.php?c=Wap&id=28&m=tag
2.常州和江阴之间的土地置换民国焦溪武进陆春龙常州市江阴市上世纪,常州和江阴之间,发生过很多次土地置换。譬如,江阴的璜土镇、申港街道、南闸街道等边界处。 本文要讲的,是江阴南闸街道和常州武进焦溪间的调整。 常州焦溪古镇有历史底蕴的老街区,叫焦店街。焦店街这块区域,大约有近一半,曾经属于江阴。 以前笔者一直没搞清它的具体位置,最近有知情的常州网友披露说,属于江阴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E5U4S0553TKHI.html
3.瞄准人的现代化,道德讲堂再出发让道德力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走进常州市道德讲堂实物档案巡展馆,老物件,老照片,将道德讲堂15年发展历程一一展现。钟楼区东头村,紫藤树亭亭如盖,道德故事亭上的对联依旧鲜亮。 因草根而可亲、因灵活而可学、因知行而可信、因美德而可敬。从2009年首场“道德讲堂”开讲起,以道德故事会、青松书场等为代表的“小讲堂”形成了“身边人讲身边事、身http://m.yznews.cn/p/1904961.html
4.(之一)珍贵的苏州街巷弄桥老照片,有你当年生活和不能忘怀的南门路:位于人民路南逸。东起觅渡桥,西接盘门路。 南潭子里:东至后庙巷,西至皮市街。 潘儒巷:位于临顿路北段东侧。东至平江路,西出临顿路。 潘儒巷(临顿路) 盘门城根 盘门内大街:位于盘门城门外口向东折,南至吴门桥接盘门横街。 盘门外大街:旧称盘门横街。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1210359_108121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