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化散文,自然是需要极为深厚的文史修养。谢宗玉是学者型作家,兼有作家的灵性与学者的厚重。博通古今、学贯中西自不待言,难得的是他并未披着文化的外衣仅仅停留在“玉壶买春、赏雨茅屋”的士大夫审美情趣上,而是真正深入了传统文化之内核,文字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尽显其才力、学力、思力,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见解独到,且思想深邃,有光亮,也有温度。因此,他的文化散文往往别出心裁,不落窠臼,不仅耐读也耐品,总让人眼前一亮,读起来酣畅淋漓。这些作品迥异于那些不痛不痒的平庸之作,成为了中国散文界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谢宗玉的散文,并非单纯的抒情散文,而是闪烁智慧锋芒的思想散文。我一直认为,谢宗玉不仅是个文学家,还是个深具哲人之思的思想家,其文字的趣味与境界可以直抵读者心灵深处。现今文坛上,散文同质化严重,其出路究竟在哪里,谢宗玉的多番尝试给出了漂亮的答案。散文可以是充满审美情趣的,也可以同时是充满思辨力量的,有如海风碧云、夜渚月明,令读者心中一片通透清朗。惟有深入骨髓,方能辗转难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