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不虚,因果法则也是我们这个宇宙间不变的真理,种什么样的因就结什么样的果,包括我们众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无缘不来,无缘不聚,能成为亲情眷属也是有其原因的。
佛说今生互为父母子女有四种因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今生互为父母子女,是因为子女要向父母抱怨和讨债,则该子女将来必定会因大逆不道以及其他形式而遭受极大的恶报。
你的子女是来报恩的吗?
“因”因“缘”生,缺乏相应的缘,因就不会发生
如果从因上说,十法界的业因,每一个众生阿赖意识里都具足,可以说各种业因力量强弱不同,这在法相宗经论里说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善的因遇到善地缘,必定结善果;善的因遇到不善地缘,善果也不会现前,虽然不是善果,也不至于太恶。
善因善缘,恶因恶缘
但是恶的因遇到恶的缘,这个果报就很恐怖;恶的因遇到善的缘,那个恶因也就会抵消了。因此来说,佛讲「缘生」是有大道理的。
一、至心求得善缘
前生的业因是可以转变的,缘生通过转变而能获得好的善缘。孔子降生于人间,是因为圣母在尼山祈祷,诚心所感,因此孔子不同凡响,能在周朝衰落时振兴儒教,向万世显示了走向纯善境界的微言大义。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只要觉悟了自己,就能转变自己不好的「因」,而得到善缘。
诚心所求,必得善缘
北宋明相吕蒙正笃信佛道。他在佛像前诚心而求说:“不信佛教的人不要投生到我家来”。他的子孙几代都诚心礼佛,亲近高僧。
备受佛门推崇的《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前一生没有什么大善,也没有什么大恶,他遇到孔先生的缘,也算是不错,把自己的妄想、杂念摆平了;但是,对于自己的业报丝毫不能够转动。因此了凡在没有遇到云谷大师以前,他是一个被命运“套牢”的凡夫。
宇宙中充满着我们造作的善恶之因
遇到云谷禅师以后,他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了,知道命由己造。过去世中所造一切业因是自己造的。既然自己造,自己当然也能转。怎么转?“至心而求”。
佛教经典里说:“求富贵就得富贵,求儿女就得儿女,求长寿就得长寿。”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够有感应。
佛说今生互为父母子女是有因缘的
二、广行善事,感无不应
至心而求只是第一步,还要广行善事。
“孝”是第一善。《诗经》说:“父母的恩德,就好像苍天一样无边无际啊!”人不知道有后世,不相信因果,就等于看不见的盲人听不见的聋人一样。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后世,就不知道亲友有后世;自己不相信因果,就不知8道亲友有因果,想要使别人离苦得乐,就做不到了。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冤亲债主寻机投胎来报怨。
《易·坤·文言》中说“坤道其顺,承天而时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意思是说:坤道如果顺,就去顺应天道顺去做正当的事。积善之家一定会有吉庆,积不善的人家,一定会有灾祸。臣子杀害君主,儿子杀害父亲,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它是由过去造成的原因慢慢演变而来的,由于分辨者不知道前因,也就不理解这种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