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在全国掀起热潮,其中某些嘉宾和主持人的经典语录直到今天还让许多观众记忆犹新。这些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层出不穷、此消彼长,也喻示着时代变迁下,大众的相亲观念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事实上,从娱乐大众到回归现实,中国荧屏的相亲节目已经经历了二十年变迁。
初代“相亲”:取悦观众的热潮初现
相亲节目作为我国电视节目一大种类,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山西电视台开播的《电视红娘》,同时期的还有北京卫视的《今晚我们相识》。这一时期的相亲节目主要起到的还是婚介的作用,虽然以娱乐的形式将相亲搬上了电视荧幕,但仍是结果导向,并且切实为当时的许多单身人士解决了个人问题。节目创办十年,相继有百对嘉宾真正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相亲”进行时:真人作秀,娱乐至死
真正引起大众注意、形成社会话题的相亲节目,还是要首推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该节目于2010年1月15日在江苏卫视首播。作为一档真人秀婚恋交友节目,它的初衷是通过一种更加直接、大胆,甚至全方位立体式的相亲方式,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一个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但是比起牵手到的另一半,可能大多数人会对其中嘉宾们一些博出位的举动更加印象深刻。
就算没有看过《非诚勿扰》,也十有八九听过女嘉宾马诺那句如雷贯耳的“名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此语一出,可以说震惊了整个社会,引出一场全民“讨伐”。此后,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中国婚恋节目似乎找到了一个“方向”: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也许并非最重要的,上了节目有了名气和代言,才是重点。于是,各种为搏出位的奇葩言论层出不穷,再附带夸张的表演,引起网络热议可谓轻而易举。相亲节目逐渐开始向娱乐大众、“出名”至上的方向倾斜。
“新相亲时代”:回归初衷,落脚现实
如今,当各类相亲节目经历了兴起、繁荣、衰退,尝遍了各种娱乐大众、真人作秀的方式后,人们又将视线重新投向相亲节目。而这次,我们又希望从中看到些什么呢?
2018年1月,东方卫视推出一档全新代际相亲交友节目《中国新相亲》,由张国立作为特邀“月老”,实现父母与子女的两代同台,突破“代际冲突”的新切口,让婚恋问题得以被两代人同台探讨,成为“名正言顺”的相亲。该节目第二季也于2019年年初在东方卫视开播,并且增加“抢亲”机制,在家长没有推出“爱情小船”的情况下,身在第二现场的子女如果十分中意台上的嘉宾,可以通过“抢亲”抢先与台上嘉宾“告白”。而一旦使用“抢亲”权利,嘉宾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无法再参加之后的节目。
导演邵智愚表示:“我们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希望即便亲友团没有推出来,那么子女如果中意某个嘉宾,也可以通过抢亲公平竞争。当然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抢亲没有成功,那么你也得离开这个节目。所以这个是相对公平的,也是让嘉宾不放弃或者错过场上任何一丝可以成功交往的机会。同时,这个新规则实际上带来了场上很多的变数,让亲友已经推下小船的三个人也很紧张,会继续努力地表现自己。”
总体来说,这一机制的引入让节目悬念陡增的同时,也彰显了公平竞争的本质,而代际之间的碰撞也更加鲜明。
《中国新相亲》希望传递给观众的,不仅是创新的娱乐形式,也是代际沟通达到相对和谐的重要性以及正面、积极的价值观。不过,“在节目的过程中,有些不太正当的婚姻观或者金钱观会被表现出来。我们虽然剪掉了一些,但是大部分其实都予以保留。”导演邵智愚如是说。“对于这种观念性的东西,实际上张国立有独特的方法去做引导,他不是去批评,而是用很风趣幽默的语言逐步引导过去,使得双方家长,甚至三代人之间的沟通都能达到一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