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找真爱他们把你当韭菜要闻

这些公司的办公地点通常都是在某个写字楼内,地点较为隐蔽,且都有被隔断开的一个个小单间,线下见面都会选择在这个小房间内完成

3.获取信息

要求顾客先填写一份细致的个人信息登记表,内容包含姓名、年龄、职业、身高体重以及身份证号等

4.正式交谈

5.查看征信

红娘要求查看个人征信,称是为了保证顾客的信用,实则只是为了能够说服顾客使用信用卡和花呗支付会员费

6.引导付费

交谈正酣,红娘将话题引至所付费的套餐,费用没有明细规定,各价位套餐区别为服务时长及约见男士数量的不同

7.安排见面

付费后最初提供的那些高质量男性,之后都会被红娘以对方已经有更合适的对象或对方看了照片觉得不太合适为由拒绝

8.合同升级

帮助顾客分析问题,提升形象,游说继续买课程

9.继续敷衍

升级后,除了多见几位男性外,并没有其他的改变,红娘则更像是完成任务

10.退费艰难

顾客以提供的服务和支付费用完全不对等要求退费,平台按照相亲次数扣除后所剩无几

一圈走下来,让人不禁感叹

婚恋平台不像是牵线

而更像是牵钱

花费如此巨资却没相亲成功,退费还这么难,婚恋平台如此收费凭什么?最近,华商报记者化身相亲者前去暗访,发现婚恋平台作为一个新的巨大风口,背后存在着诸多不规范:婚恋市场良莠不齐,监管存在空白,收费标准混乱,而未相亲成功后的退费问题,平台却“闭口不谈”,顾客的钱掏得容易,想要回来,却没那么简单。

>>女子投诉

开始说我条件很好

付费相亲后又说男士觉得不合适

许萱口中所称的“我主良缘”,是一家自称专注于以“一对一”婚姻介绍为核心,融合情感教育、形象管理、旅行社交、政企联谊为一体的一站式婚恋情感产业科技集团。

工作人员在了解许萱的个人情况后便热情地为她推荐相亲对象。“当时工作人员说我各方面条件都挺好,还说我的要求很低,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男士。”

为了寻找到称心的另一半,此前许萱尝试过许多办法和渠道,她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便接受了“我主良缘”工作人员的热情约见。

许萱说,在线下与红娘近4小时的沟通中,红娘仔细询问了她的情况,并展示大量成功案例,便开始推荐男性。

许萱逐渐动心。“我当时觉得如果真能解决我的人生大事,掏钱也可以,但当我想回去考虑一下时,红娘又说年底有活动,如果现在付费,快的话跨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春节就能找到另一半。”

通过询问许萱收入、征信记录等信息,红娘还掌握了她的征信情况,在许萱对项目金额表现出犹豫时,红娘表示若现金不够,可以用花呗、信用卡等方式支付。

在红娘“劝导”下,许萱当场刷信用卡购买了5万元的服务套餐。

许萱说:“当时他们的选项里也有低于5万的项目,但红娘告诉我,如果付费金额高,资源库里男士会更多、质量更高,匹配度也会更精准,这让我心动了。”

但事实上却并不像“我主良缘”红娘最初形容的那样简单。

付费之后,在红娘安排下约见的男士许萱都不太满意,“基本都是货不对板,条件和此前形容的完全不一样,而且见面之后得到的反馈都是男士觉得不合适。”许萱很奇怪,自己此前相过亲,多数男士都有继续发展的意愿,为何在这里她如此不受欢迎,“这让我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于是,在红娘的再次劝说下,许萱又支付了3万多的费用,将合同升级成了80980元。

但升级后,除了多见几位男性外,并没有其他的改变,红娘则更像是完成任务,在许萱数次要求和公司进行复盘之后,自称是“我主良缘”深圳的总监来西安为她分析问题,“明明分析问题,又说我形象有问题,要继续买课程费。”于是,许萱再次交了2万元的课程费。

就这样,许萱前后共在“我主良缘”平台支付了10万余元。只约见了10位男性,均未成功,所购买课程也只完成了几节。

2022年,许萱发现,他们提供的服务和支付费用完全不对等,“最初,我还想跟经理沟通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但后来我已经不太相信他们了,便想退费。”

但直到现在,在她的数次要求下,“我主良缘”只给她退还了两次合同中部分课程费用3万元左右,至于其他费用,至今未能要回。

许萱说,她曾寻求12315和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但由于“我主良缘”公司不配合,最终无果。

>>记者暗访

婚介平台的套路基本一样

最让人动心的是“高质量”“高成功率”

在走访西安的婚恋平台线下门店时,记者发现几家婚恋平台的“套路”竟出奇一致。

这些公司的办公地点通常都是在某个写字楼内,地点较为隐蔽,且都有被隔断开的一个个小单间。线下见面都会选择在这个小房间内完成。

整个交谈过程均在1—2个小时左右,有趣的是,在记者接触的4位红娘中,每一位红娘都自称与记者是老乡,目前在西安工作。而这一幕,与此前乔伊以及多位网友描述完全一致。

记者暗访中记录了多家婚介平台的主要套路:

1.获取顾客个人信息查看个人征信

交谈之前,需先填写一份个人信息登记表,内容包含姓名年龄、职业、身高体重以及身份证号等,当记者对填写信息过于细致产生疑虑时,红娘称这些信息都是保密的,不会出现信息泄漏。接下来,红娘询问记者的个人信息、收入情况,还不时地以“年龄”“生育能力”,来引导记者要抓住机会,期间会提供几位所谓优质男性的照片、收入。

记者发现,红娘在介绍过程中为吸引顾客,频频拿出所谓的优质男性资料进行介绍,并将对方姓名、工作、家庭情况全部告知。红娘还要求记者掏出手机查看征信,并称这是为了保证顾客的信用,“每一位会员我们都要详细了解他的征信。”

许萱和乔伊曾告诉记者,查看征信只是为了能够说服她们使用信用卡和花呗支付会员费。

2.收费由千元至万元不等引导当场办理会员

交谈至一半时,红娘将话题引至所付费的套餐,套餐费用没有明细规定,“marryu”红娘最初为记者推荐的套餐是9888元和13888元,区别为服务时长以及约见男士数量的不同。当记者表示需要考虑时,她又将费用降至4888元的包月套餐,并称有会员办理过更高费用的私人订制套餐。“倾城之恋”平台的红娘则表示,费用从5000元到30000元,依据会员具体要求来定。

在交谈过程中,红娘数次引导记者当场办理会员,“如果你现在办理了,减2000元,快的话春暖花开之际你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另一半了。”

3.高质量、高成功率被屡次提起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各家婚恋平台最让消费者容易动心的地方在于,声称在这里找对象有很高的成功率,并能找到“高质量”的另一半。红娘在所谓的“资源库”中为她们寻找到的男性都是“高富帅”类型,声称如果合适(付费加入会员),很快就能安排约见。“像你这么优秀的条件,基本上见几个就肯定会成功。”但许萱和乔伊告诉记者,付费后最初提供的那些高质量男性,之后都会被红娘以对方已有更合适的对象或对方看了照片觉得不太合适为由拒绝,此后介绍的男性,与初次交流时所形容的完全不同。

至于高成功率,究竟是否为真的?陕西天语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主任、心理专家陈凤山说:“无论是网络交友还是婚恋平台,都不能保证可以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专家评估发现,婚恋平台的成功率仅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谁来监管

多个部门均称不负责监管

婚恋平台称价格为双方约定

像许萱这样的遭遇,该找谁来维权呢?

西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民政局不负责婚恋平台的监管事务。

对于许萱的情况,“我主良缘”西安门店经理高某表示,公司不可能保证来这里相亲百分之百有结果,相亲过程中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见面人数来算,如果约见人数达到,服务就结束,没有享受的服务都是扣除退费的,已经享受的服务就无法退还。

“如果顾客想要继续约见男士,我们可以继续为她提供,”高某称,“我们介绍的每一个人都是跟顾客介绍情况之后才会见面,介绍人都登记了个人信息,按照填写信息情况来介绍,合同中会具体注明介绍几位男士。”

至于收费过高问题,高某表示,在签单之前价格就已经跟客户沟通过,能够接受的客户肯定就是对这个价格没有异议。当记者询问费用是否有具体的定价时,他回复,公司在不同的服务享受的套餐内容客户都能看到的,而对于记者询问价格是否跟物价局申报时,高某称只是跟客户双方协定的。

>>网上查询

多家婚恋平台被网友贴上“骗子”标签

婚恋行业已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据2023年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有2.3亿的单身人口,占据总人口的1/6。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圈子较小等原因,让年轻人通过婚恋平台或者线上相亲交友的需求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在少数。

近年来,婚恋平台乱象问题频频发生,受害者投诉无门,维权无望,不少婚恋平台也因此被网友贴上“骗子”标签。

2021年,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婚恋交友平台服务状况消费调查报告》,调查发现所涉平台世纪佳缘、百合网(两家已合并为“百合佳缘”)、珍爱网、我主良缘等5家存在包括但不限于退费规则不明确、宣传承诺不兑现、会员信息审核形同虚设等问题。

《报告》中指出:24.2%的消费者在网络婚恋交友平台上花费1.5万元至3万元;0.6%的消费者在其门店消费金额超过10万元;以“我主良缘”为例,23980元套餐服务6个月,匹配5名对象,平均每月4000元,每相一个对象要花费4800元。

>>律师说法

婚恋平台的监管应该由多个部门来负责

针对许萱的情况,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朱长江表示,“我主良缘”婚恋平台存在诱导消费和虚假宣传的嫌疑。首先,红娘劝说许萱刷信用卡支付费用,这是一种诱导消费的行为。其次,婚恋平台承诺相亲成功率极高,但实际上约见了10位男士且均未成功,这可能是一种虚假宣传的行为。因此,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要求婚恋平台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婚恋平台行业协会也应该对行业内的企业进行自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律师提醒:当事人遇到此类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1.仔细阅读合同: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合同中的条款,特别是关于退款、违约责任等方面的约定。如果合同中存在不利于自己的条款,可以及时提出异议并要求修改。

3.投诉举报:如果协商无果,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要求婚恋平台退还费用或赔偿损失。

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法解决问题,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专家观点

婚恋平台过度市场化

容易造成价值观以及情感观的异化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热点专家王晓勇表示,虽然婚恋平台高消费低成功率,但大家纷纷愿意通过平台去择偶,说明大家普遍认为择偶并不是人人都会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婚恋市场、交友平台的过度市场化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价值观以及情感观方面的异化。婚恋平台出现了一些炒作、虚假宣传的嫌疑,甚至在扭曲人们的婚恋观,误导了整个社会对婚恋该有的价值观。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媒婆这个行业,它既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到了今天,就演变成了婚恋平台行业,它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风险,政府也应该对相应平台的资质、门槛进行监管,对行业进行规范。

如何避免婚恋市场的恶性循环?王晓勇认为,婚恋平台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应由司法部门介入,并由民政部门进行严格监管,严重者踢出市场进行相应惩罚。华商报记者佘晖

THE END
1.婚介机构里的套路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宣传部门+婚介机构三方合作组建征婚服务公益平台,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全链条监管,宣传部门负责平台的宣传和推广,成熟的婚介机构负责平台的日常管理运营和服务,同时出台相关条例,规范婚恋交友平台,整合现有平台资源,让将婚恋服务公益化。 http://m.legalweekly.cn/fzzg/2024-05/09/content_8994008.html
2.网络交友“谈感情伤钱”,媒体:网上找对象,坑多路险维权难互联网时代,工作忙、交际少、“原子化”生存的“90后”“00后”们,找对象常常依赖各种婚恋交友网络平台。这些“云媒人”靠谱吗?半月谈记者深入调研发现,网络婚恋交友平台营销套路深、消费陷阱多、维权困难大,找对象可谓坑多路险。 网络交友“谈感情伤钱” 广东佛山市民郑女士5月在婚恋平台“MarryU”上注册了会员。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33314899946594359&wfr=spider&for=pc
3.依法净化婚恋交友平台最后,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惩治,加大对互联网广告乱象的清理整治力度,督促推广平台履行审查、监测义务;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婚介行业标准,健全监管机制,婚协可通过定时评估并发布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红黑榜”的方式,规范当前网络婚介市场。https://www.cnr.cn/fz/zx/20240903/t20240903_526885740.shtml
4.推荐对象明明不符合要求,婚介平台为什么还不退费?—新京报在生活中,一些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线下门店为了提高业绩,使用不正当的经营手段,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也扰乱了婚介服务市场秩序。 早在2015年,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就曾联合开展“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依法关闭128家严重违规失信婚恋网站(含网站婚恋频道)。2019年至今,多款婚恋交友APP因侵害用户权益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4740686514649.html
5.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针对各类婚恋交友平台的投诉多达数万条,涉及诱导消费、虚假信息、拒绝退款、不平等条款等内容。 据了解,一些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在合同和服务环节挖坑设套,涉嫌违法违规,消费者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向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寻求维权保护。https://credit.jiuquan.gov.cn/341/122904.html
6.婚恋交友App里藏着多少“灰色地带”?由于婚恋交友服务高度同质化,许多平台失去资本支持,盈利模式趋于单一,并在疏于监管之下产生许多灰色地带。 记者注意到,婚恋交友平台乱象长期存在,大量网友在“黑猫投诉”等平台发起投诉,反映维权难。对此,专家建议加强监管治理,让规模高达数十亿元的网络“脱单生意”良性发展。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315/99f7cd3963c14ea295c7fe5e24270cbd/c.html
7.“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不能为了脱单而脱单,更不能为了满足情感空虚而一股脑地投入婚恋交友平台,不然轻则被骗钱财,重则被骗色,甚至因此而搭上自身性命;对于婚恋交友平台,更是做好把关人,加强平台管理;其次,现阶段而言我国缺乏对网络征婚诈骗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导致用户在遭遇网络婚恋诈骗后,缺乏使用的法律维权,也让一些婚恋网站更加有恃无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
8.伤心又伤钱!女子被网恋男友骗走690万元这起跨境“杀猪盘”破案了第一步:通过婚恋平台、微信、QQ等交友软件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把目标锁定在有一定经济基础、大龄单身的群体,通过网上交友软件搜寻目标。 第二步:营造完美人设甜言蜜语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营造自己高富帅、白富美的完美人设,为受害者编好了量身定制的“爱情与金钱双丰收”剧本,利用目标对象精神的空虚和对爱情的向往,对诈骗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7272017328262.html
9.注册婚恋平台为啥查个税?小伙曝二狗App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成先生表示,婚恋 App 现在受追捧,年轻人喜欢通过婚恋平台交友。 " 我说的都是事实,可以承担法律责任,他们侵犯了我的权益,我就要维权!" 成先生表示,二狗 App 自称是源于 ×× 内部的交友平台,对外宣称拥有 700 万用户,实际上应用下载量并非这么多,成先生认为涉嫌虚假宣传,已将录屏证据提供给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690835c1bc8e09915000004
10.国际婚姻▌跨国婚恋▌海外婚姻▌欧美婚姻▌国际婚介▌涉外征婚爱享天下是一家拥有多年办理各类国际婚姻,跨国婚姻,海外婚姻,国际婚恋,跨国婚恋,海外婚恋,涉外婚介,跨国交友 ,海外交友,跨国交友网,海外交友网,海外婚姻介绍网,海外婚恋平台哪个好, 欧美婚姻,涉外婚恋,涉外婚恋网 ,涉外婚恋服务,涉外征婚,跨境相亲,结婚http://loveax99.com/
11.#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此外,一些婚恋交友平台本就资质存疑、留有“后门”,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监管,封堵技术漏洞,不给这些非法App以存身之地。 也要提醒一句,作为用户一定要提高警觉、增强辨别能力,不要轻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一旦遇到诈骗,更要勇于维权、及时报警,切不可囿于面子等因素而放纵犯罪分子。(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夏研)https://wap.sclztv.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88563
12.天津日报天津胜硕律师事务所王胜言律师表示,近年来婚恋交友App维权难问题突出,很多消费者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会联系婚恋交友App上的投诉平台,但婚恋交友App在审核管理上本身就存在漏洞,所以投诉几乎没有效果。有的消费者会向12315投诉,但12315对婚恋对象不存在监管,投诉各婚恋交友App又属于异地维权,维权难成了新问题。之所以异地维权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3-04/07/content_160_7538545.htm
13.孔德淇婚恋网站虚假宣传要不得法治时评目前,盗用该照片的婚恋网已删除该文章,并表示该演员照片与推文中的征婚会员没有关系。不久前的央视“3·15”晚会刚刚曝光了珍爱网、世纪佳缘等多家线上婚恋平台的乱象。看来,被曝光的乱象不是个例,很可能长期、普遍存在于各种婚恋交友平台。 随着年轻人交友需求激增,“95后”人群逐渐成为婚恋主体,线上中介机构扮演http://www.mzyfz.com/html/1873/2024-04-12/content-1618342.html
14.被大连商品交易所骗了,一个人在交友平台加我,自称快退役军人,然后你好,被大连商品交易所骗了,一个人在交友平台加我,自称快退役军人,然后介绍了大连商品交易所,说其老班长在那里工作,他帮分析数据,然后发现漏洞,我们可以稳买,现在我提现审核不通过,钱拿不回来,客服说是要交账户余额的20%税金才可以提现, 报告编号:No.20211020***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https://mip.66law.cn/question/38715218.aspx
15.女子相亲被骗112万多个知名婚恋平台会员信息真实性存疑江苏消保委调查发现,多个知名婚恋交友网站会员信息真实性存疑,网站成为线下门店引流的工具,而门店对会员信息的审核存在漏洞,甚至无任何审核或强制流程。 原标题:#女子婚恋网相亲遇假高管被骗112万# 江苏消保委调查发现:#多个知名婚恋平台会员信息真实性存疑# 更多内容请打开上游新闻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448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