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投爱河,为何屡陷骗局?

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圆满的婚姻是很多人的愿望,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婚恋诈骗案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不仅是财产损失,还有身心伤痛。其实这类案件套路明显,不难识破。

因参与网络赌博欠下巨债,90后青年于磊向周围的人借遍了钱,却依然填不上数百万元的“窟窿”。通过网游结识家在北京的“乖乖女”付红之后,于磊将还债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身上

无业赌徒,套牢“乖乖女”

在一次上网时,于磊无意间点进了赌博网站,赌博带来的新鲜和刺激让他无法收手。一年过去了,他输掉上百万元,直到该赌博网站的网址无法打开才停下来。由于不断输钱、不断借钱,不知不觉间他已欠下200余万元债务。于磊没钱还债,向父母求助。父母将位于天津的房产变卖,所得房款80多万元全部用于帮他还债,却还有100多万元的债务无法偿还。

其间,于磊通过网络游戏认识了付红。在网游世界里,于磊不再是一个没有工作、负债累累的年轻人,而是能带着队友“打怪升级”,言辞幽默的网游“大佬”,这种虚幻的身份,十分吸引同样爱玩游戏的付红。两人相约见面后,很快就恋爱了。

付红家在北京,于磊家在天津,第一次见面,于磊就花3000多元给付红买礼物,请她吃饭、陪她逛街,出手大方,有求必应。这让付红觉得于磊有一定经济实力,且对她非常上心。

他们每周都会见面,还一起去外地度假,于磊经常送给她礼物,为她充值游戏,十分殷勤。付红家教严格,感情经历简单,这是异性第一次对她如此呵护备至,她天真地以为等来了真爱。

交往期间,付红怀孕过一次。由于她是瞒着家人和于磊交往的,得知怀孕后她吓坏了,告诉于磊她不想要孩子,以后也不打算要孩子,随后做了流产手术。于磊怕付红因此提分手,为了打动她,他专门去医院做了结扎手术。付红非常感动,觉得于磊是真的爱自己。

看到女友对自己死心塌地,于磊意识到可以“收网”了。2019年底,于磊第一次向女友骗钱,他谎称患肠梗阻需住院,向付红“借款”4万元,付红把为数不多的积蓄凑了4万元,打款给他。

每次男友借钱,付红都不好意思拒绝,实际上她收入一般。为了满足男友,她一边借网贷,一边把借到的钱打款给男友。

2020年初,于磊又想借钱,此时付红已经背上了几十万元的网贷,实在无能为力了。付红寄希望于男友还钱,对方始终把还钱挂在嘴边,却没还过一分钱。付红催得多了,他索性把她拉黑。

付红从未到天津找过于磊,不知道他的家庭住址。被拉黑之后,她根本无法找到对方,每天都处在欠网贷的惶恐和被欺骗的悔恨中,精神恍惚。无奈之下她向家人全盘托出,在家人劝说下选择报警。

把握恋爱节奏,充分了解才安全

付红说,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她从花呗、借呗、微粒贷、小米借条等平台及贷款公司借来的,几乎每次打款给于磊的时候,付红都询问他何时还款,对方总找理由推托,自始至终,付红没有拿到过一分钱还款。

在认定犯罪数额时,付红转账给于磊的一部分金额,并未被认定在内。检察机关认为,多笔金额中,于磊曾以承包食堂开超市为名向付红索要1万余元、以还信用卡为名索要近3万元、以还高利贷为名索要7万余元,由于这些金额实际都被用于于磊借款时所称用途,因此不属于本案诈骗罪的金额范畴之内。

检察机关认为,于磊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其具有自首、认罪认罚的量刑情节,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于磊对该指控无异议,他表示愿意积极退还这些钱,希望得到宽大处理。

北京西城区法院审理后认为,于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已构成诈骗罪。2021年3月,法院判处于磊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5万元。

法官提醒说,在网上交友,要增强防范意识,多验证对方身份信息。从审判实践看,大多数婚恋诈骗案件受害人都和付红一样,未核实对方职业,没见过对方家人,甚至不知对方住址及所在城市。这就导致轻信骗子的话术,一旦骗子消失,找寻难度较大。

据法官多年审判经验,这类婚恋诈骗的受害者主要集中于三类群体。首先是未婚男女,特别以女性居多。骗子利用他们迫切想结婚的心理作为切入点,使他们在作出判断时不够理性;其次是离异人士,因感情空虚,迫切需要情感慰藉,容易上当受骗。最后是独居老人,因孤单寂寞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北京第三中级法院曾统计2013年至2019年间,三中院及其辖区法院受理的婚恋诈骗类案件,得出的结论显示,此类案件具有被告人以男性居多,被害人以未婚女性为主、犯罪媒介以网络为主等特点,获取被害人信任过程中常常伴有亲密关系,骗财数额往往较大。

因此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在恋爱交往过程中,都应适当控制自己的热情和两人关系的进展。很多婚恋诈骗案件中,受害人对对方不够了解,两人却到了同居甚至谈婚论嫁、结婚生子的程度,一旦骗局败露,受害人不仅承受金钱损失,更背负情感受伤的痛苦。所以,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把握好交往的节奏很重要。

另外,恋爱中一旦涉及经济往来,即使对方并非骗子,而是真的要借钱,也要把握量入为出、有借有还这两点。即超出自己收入和负担能力的金额尽量不借,对方借一次不还,最好不要再次借钱给他。要知道,真正爱你的人不会把你当成“提款机”,借款到期要偿还,也是一个人基本的诚信品质。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Tips

婚恋诈骗惯用“套路”

北京西城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张冰洁提醒,婚恋诈骗犯罪通常呈现出明显“套路”:

1.骗子一般通过网络交友寻找诈骗目标。有的骗子在社交媒体上广撒网,也有骗子深耕相亲、游戏、健身、短视频等小众领域,“精准”定位被害人。可能99%的人不会被他们吸引,但被吸引的1%的人,就是他们筛选出的诈骗目标。

2.骗子对自身进行高大上的包装。他们往往伪造自己单身、多金、深情的“人设”,或是冒充公务员、军官、警察等公职人员,以“稳定的收入、体面的生活”骗取被害人信任;或是冒充企业老板、公司高管、港澳台商人等,让人误以为其收入丰厚。

3.获取被害人好感之后,骗子会不断表达结婚意向迷惑被害人,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伴有亲密关系,进一步将其“套牢”。

4.待到被害人落入情网,骗子便会频频以遭遇“意外”开口借钱。常见的借口有:亲人看病、还信用卡、做生意需资金、买婚房、装修、共同投资等,借款通常是渐进、持续的,基本不会只满足于一次借款。其间可能伴随着小额还款,让被害人放松警惕。最终在“借”到足够钱款,或意识到被害人无钱可图之后,携款潜逃。

THE END
1.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 记者暗访发现,网上恋爱相亲有“恋爱秘籍”,只要购买课程,所谓的导师就会教授你如何搭讪,如何操控对象的感情、骗财骗色,甚至教唆对方用自残、自杀来证明对你的真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如今,各种交友软件、征婚网站层出不穷,网上婚恋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
2.16个反诈警句,告诉你16个电信诈骗的残酷真相!花样百出的电信诈骗套路! 1、宁可工地搬砖,不在网上刷单 套 路 揭 秘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犯罪嫌疑人利用话术诱骗被害人,在其提供的链接或者APP上进行购物付款操作,并承诺在交易后http://www.gongan.sdnu.edu.cn/info/1024/2842.htm
3.起底电诈丨@姐妹们速查!你的“完美对象”是在用这些套路跟你“谈骗子将诈骗对象瞄准为单身大龄女青年,因为这样的人有一定积蓄,也有情感需求,更容易上当受骗。 2量身打造,伪装完美人设 然后,骗子会根据你的情感需求和身份地位伪装自己,打造一个极具魅力的身份,吸引你的注意。 △诈骗攻略流出 3培养感情,日常嘘寒问暖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2960420704841648471&track_id=D1E67C2F-4EA8-455C-BAF4-F0812EDB5F05_741752115608
4.研究100件网恋被骗案,我总结了骗子特点和分类,网恋如何防骗?骗子会在各种交友平台上寻找目标“猪仔”:25-45岁,单身,期待感情,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 婚恋网、交友群、单身男女同城群、附近的人、各速配平台、约P平台等等,都是“杀猪盘”诈骗犯的活跃场所。 骗子把自己塑造成温暖帅气、宜家宜婚、有钱并且身材不错的精英人士,向女孩展示自己的高价值,通过“真诚和无微不https://www.jianshu.com/p/7e3ce97b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