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她的《傲慢与偏见》里写道,女人们往往会把爱情这种东西,幻想得不太切合实际。
实际上,男人也不例外。
2017年9月7日清晨,37岁的创业者苏享茂在北京家中跳楼自杀。他留下遗言,称自己遭遇骗婚,“这个离婚协议把我逼死了。”
他刚结束与前妻翟欣欣40天的短暂婚姻。今年3月,他们在婚恋网站相识,随后闪婚。
一些人在此追求爱情,它是对抗平凡日子的良药,提供安慰,击碎孤独。但现实总是宽广得多,这里还有被骗入传销仍不死心的痴心人、流连风月的浪子……
在一家婚恋网站上标注的安全提示,列出了酒托、饭托、借贷诈骗、投资理财等诈骗方式。
“码农”历险记
“码农”林博然做了一个检举婚恋网站骗子的网站。
它叫“照妖镜”。
这并不是一个用户体验很好的网站。界面粗糙、访问速度慢、图片搜索一天只能5次,最重要的是,因为服务器维护,它只有早8点到晚11点可以访问。
林博然今年32岁,毕业于国内某知名大学,后进入体制,成为一名码农。
他相貌清秀,笑起来有酒窝,对自己的定义却是“资深单身狗”。从本科到研究生,学的都是计算机,男女比例七比一。一不小心,就单到了27岁。
爸妈急了,催他赶紧找对象。他才在2012年在婚恋网站注册。5年里,他深聊过的女孩超过50人,在线下见过的则超过20人。爱情没找着,骗子,却遇到了一大堆。
最容易遇到的是酒托。
她们一般说是北京高校的学生,或刚参加工作。聊着聊着,就会突然说,最近工作压力大,很累,很郁闷,想出去喝喝酒。
还有的,明明约的是出来吃饭,到了约定地点,她们却说自己吃过了,临时要去KTV唱歌。林博然提出自己嗓子不好,唱不了,她们便借故消失,或转头就走。
还有一个女子,说自己是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她会抓热点,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她写信给电影主演,发在朋友圈,称两人相熟;歌手乔任梁逝世,她说两人录节目时认识,很伤心。但奇怪的是,他们没有合影。
这些事让林博然很沮丧,觉得生气又失望。遇到的多了,他对网上的人戒心变得非常重。跟一个人聊,会首先想,她是不是骗子。
2015年国庆假期,他闭门不出,敲出了网站的代码,试图揪出更多动机不纯的人,让其他人不再上当。
林博然的遭遇,并非孤例。
事实上,目前各婚恋网站上,都有关于婚恋诈骗的提醒。世纪佳缘官网上有一个“安全中心”,列出了酒吧托、饭托、借贷诈骗、投资理财等诈骗方式的操作细节。
9月18日,百合网的一位红娘告诉新京报记者,“线上用户好多都是假的,天天都有投诉被骗的,太多了,没办法。你能把上亿注册用户都约谈一遍吗?不现实。”
2016年底,艾瑞咨询调查了1438位婚恋网站用户,他们对婚恋网站的满意程度,都低至百分之五。
但仍有超过六成的用户愿意为网站付费,他们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也就是网站严格审核身份——没人希望自己是被骗的那个。
“就像把糖放进孩子嘴里,又活生生抠出来”
“但是有些人,信息都是真实的,你以为感情也是真实的,又能怎么防备呢?”
故事已经过去一年了。婚恋网站里,曾有他生活中最甜蜜的念想,现在这一点念想死了。他经历渴慕、愤怒、仇恨,最终归于平静。
2015年,姚阳36岁,在小城佛山开一家中医馆。生活安静,只是年纪渐长,缺个爱人。
那年冬天,他在世纪佳缘上认识了一个叫倪好的东北姑娘,她在广州工作,有自己的化妆工作室。
这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姑娘,每晚说晚安。姚阳母亲过生日,她会叮嘱他煮碗长寿面。他说自己没有房子,她说没关系,可以租。姚阳一颗心,顿时熨熨帖帖。
他们甚至规划了未来,姚阳卖掉了自己的中医馆,要追随倪好去广州,两人一起打拼,建立小家庭。
很快,问题出现了。倪好邀请姚阳去广西北海旅游,到了当地,却告诉他,她想在这里投资项目。她的原话是:“你帮我参考一下,如果可以就做,如果不行,我就和你回广州。”
姚阳很快发现——那压根不是什么项目,而是1040传销。“面对那些狂热的人,我莫名感到恐惧,就像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病院。”
所谓的“1040工程”,宣传的是,投资70300,然后拉三个下线,下线再拉下线。到一定级别,会每个月分红10万到99万的保底工资,直到拿够1040万。
种种迹象表明,倪好已是资深传销组织成员,她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他为下线。
“我深爱她,怎么分析,也不觉得她是在骗我。”姚阳当时幻想,倪好清醒后,会因为感动而和他在一起。
两人在北海僵持了20多天,不欢而散。回了广州,姚阳实在想不通,昨天还亲亲热热要结婚的人,怎么突然就性情大变。他请人帮忙进行了暗中调查。
恍如晴天霹雳。真相是在他俩认识前,倪好就已入了传销组织。认识他前,她已有同居男友,还以同样的手段在认识别的男性。“这对我打击太大了。”
失去理智时,姚阳唯一的想法,就是“把她弄死”。
紧要关头,是易铁阻止了他。
易铁,民间反传销人士。
易铁说,据他所知,传销组织在婚恋网站上拉下线的现象,由来已久。他们广撒网,同时联系几十个人,谁看似“傻白甜”,就多聊,套路丰富。
他们对成员“撩妹”、“撩汉”的培训已炉火纯青。按此前媒体报道,类似的团伙,内部都有一套信息系统和“学习手册”,有“教科书般”培养感情的节奏。比如一个二十出头、从没谈过恋爱的男生,约见女孩时,女生说不喝冷水,他会立刻给她冲一杯红糖水。
根据易铁的观察,这些受害者共同的特征是,年龄较大,恋爱经验较少,比较着急成家。
有一个42岁的广州女性,曾谈过三个男友,都是世纪佳缘上认识的,也都是做传销的。到了第三次,她仍然不肯放弃,还想救男友出来。“她就是觉得这个人对她好,就像中邪了一样。”
有人形容这种心理,“就像把一颗糖放进孩子嘴里,又活生生抠出来,孩子不哭死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