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有车有身高,年轻多金性格好,而且“征婚无门槛,善良就行”……令人惊讶的是,在珍爱网、世纪佳缘、恋爱课、百合网等多家婚恋平台上,这样的“优质异性资源”竟然比比皆是,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出品丨网经社
作者丨十九
审稿丨云马
虚假信息、消费陷阱央视3·15晚会揭婚恋平台黑幕
315晚会的记者通过珍爱网、世纪佳缘、恋爱课等多家婚恋公司的面试,成功打入内部,化身为“婚恋红娘”。在深入的专业培训中,记者发现了一套令人咋舌的“套路”:先是“抛诱饵”,即捏造符合客户期望的“虚拟人”;接着,利用客户的消费习惯、存款等敏感信息“筛选客户有没有钱”;最后,更是通过制造年龄焦虑、生育焦虑等痛点,诱导消费者购买价格动辄上万元的会员服务,声称这是找到合适伴侣的唯一途径。
但这样的流程真的能帮助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人”吗?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他们通过平台确定的恋爱关系,最终却发现对方并非单身,这无疑给他们的感情生活带来了巨大打击。而在记者体验过程中,这些婚恋平台的“红娘”们均信誓旦旦地承诺,平台会严格过滤不诚信会员和有重大疾病的会员,确保客户的征婚安全。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世纪佳缘培训讲师称,“你说他的一些隐疾这种东西,我们核实不了。”珍爱网培训讲师称,“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判断?他说他没结婚,他就没结婚。”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恺浓认为,关于这些婚恋平台捏造“虚拟人”以吸引客户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婚恋平台通过捏造“虚拟人”作为诱饵,实际上是在误导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决策。且由于“虚拟人”的存在,消费者可能误以为这些人是真实的,进而被诱导购买高价会员服务,这实际上是剥夺了消费者的真实选择权。
李旻强调,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婚恋平台在未事先征得消费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商业目的,这无疑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严重侵犯。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明文规定,也违背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基础。
珍爱网、世纪佳缘接连“翻车”婚恋平台乱象何时休
据悉,世纪佳缘关联公司上海花千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该公司存在多个法律诉讼案件,案由多为服务合同纠纷。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今年2月,该公司因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0万元。被3·15晚会曝光的百合网关联公司百合佳缘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累计被处罚37万元,其中因签署《合同解除协议》未履行退款义务,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被罚32万元。
此外,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关联法律诉讼500余起,其中服务合同纠纷超过56%;曾因诱导消费行为等被政府约谈4次。珍爱网关联公司为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查查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曾多次被政府约谈,并多次因软件违规被通报。
另外,被曝光的珍爱网,曾多次被约谈。据企查查显示,珍爱网关联公司为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法定代表人为陈思,由深圳市安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政安商务实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企查查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曾多次被政府约谈。此外,该公司曾多次因软件违规被通报。
另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调查发现,互联网婚恋平台涉嫌存在捆绑诱导付费、对象身份不实、霸王条款强制消费、提供虚假服务、会员服务与宣传不符、平台审核不严、情感诈骗、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服务态度差以及售后问题等投诉问题,涉及投诉平台包括友缘在线、珍爱网、世纪佳缘、百合网、陌陌、探探、伊对APP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在国家鼓励生育的背景下,结婚则是重要前提。婚恋平台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婚恋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交友渠道,丰富了消费者的社交方式,同时也提供了个性化匹配服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婚恋平台既然承担了男女双方撮合的这么一个角色,就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的,而抛弃平台成立的初衷。对于婚恋平台来说,要实实在在为消费者提供真实的找对象服务,更好发挥其社会价值,这也将给平台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