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伙人,是我们法律团队在为创业者服务过程中,发现这是创业团队遇到最多问题的地方。
此外,每个合伙人必须是不可替代的。他们必须是你的公司每个领域上独当一面的人,是能够让你放心把后背交给他的人。如果他只是一个资深员工,你会很累,你会发现没人给你分担,你会发现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做的每一个决定你都不信任,或者不敢信任。
最后,我们建议在前期还是找自己资源互补的人。创业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这需要你过去长期的积累。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或者刚工作两年的人,其实很缺少自己的人脉圈子,他有可能在早期因为自身能力发展比较快,但是当公司进入A轮B轮高速发展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一定要做好前期的人脉积累,找有过合作经验的,有信任基础的人成为自己的合伙人。
最后一个,一定不要相信兼职创业这件事情,这样说可能非常绝对,但这是我们经历很多惨痛的教训得到的结论。刚刚讲了创业肯定不是一帆风顺,你会遇到许许多多以前完全没有经历过,完全没有遇到过的挑战,但当你有了后路,当你不是全情投入的时候,你会发现说NO、说退出、说我不行是一个非常轻易、非常简单的选择,再加上如果这个人的意志不坚定,或者自控能力不强的话,你会发现当你处于最困难的地步的时候,你的合伙人你的核心员工退缩了,这会是比你事业遇到困难更大的打击和挫折。所以一定不要兼职创业,全职创业是必须的。
这个时候,首先我们建议多做一些现场的PR和宣讲,让你的创业项目去吸引最初的员工,当然也可以通过招聘,招聘是一个非常简便有效的方法。
第二个层次是找高管,这块是你一定要慎重的,你的公司能否从天使进入到A轮进入到B轮,70%以上取决于你第一批中高级管理者,因为他们是真正将想法,将你的战略方向落地到结果上的第一群人。那这样的高管,我真的建议通过自身的人脉去推荐,比如说前同事,或者是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一定要知根知底。作为创始人,一定要把你前100个,至少是前几十个员工,一对一的面试,一对一了解清楚,保障他们的价值观、能力以及做事方式是跟这个公司的基因调性是相符的,把最初的团队风格定位下来以后,后续再去扩张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然后最后一块也是大家关心的最多的一块,就是创业的钱,也就是股权。大家知道创业最大的诱惑就是公司的估值,自己所拥有的股份从几万、十几万、几百万,上升到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估值,最终顺利进入资本市场,完成变现。从零一下子完成自己物质丰富的积累。我相信80%以上的创业者,抛掉纯粹的精神上的成功和需求,更多的也会考虑到物质,所以股权和股权的分配,是创业过程中,合伙过程当中最敏感,但是又最血淋淋现实的问题。
股权怎么分?
我们给了三个非常具体的建议,第一,创始人一定要绝对控股,这里面绝对控股的一方会有两个重要的数字比例,第一个是51%,51%意味着公司绝大多数重要决定你可以控制。什么叫绝大多数重要决定?比如说像公司注销,这个问题你可能控制不了,但是公司要去做一些商业的决策,方案的决策,你都可以控制。另外一个数字比例是67%,67%意味着绝对控股。也就是说当你个人拥有67%以上的公司股权的时候,你可以无视其他中小股东的意见,即使直接将公司彻底注销都可以。
创始人需要保证绝对的控股,也就意味着建议你在最初的时候,个人原始股权要控制在67%以上。当然会有很多现实的情况做不到持有67%以上的股权,你至少要保证51%。一个三人的核心团队,如果说三人相差不多,我们会建议51%、30%、19%的分配比例,如果某一个人有明显的优劣,那应该是70%、20%、10%去分配。
第二,股权问题上,千万不要平均分配股权。我们见过很多情况是这样子的,比如说一个公司有两个股东,每个股东各持有50%的股份,或者是一个公司有三个股东,大家三三三平分。这是很多创业者容易踏入的一个股权分配误区,这样的做法非常的危险。在创业之初,这样做似乎平衡了大家的利益,没有矛盾。但是公司没有真正的控股股东,一旦发展壮大以后就极其容易出现分歧,没有一个人有绝对控制权,往往最后会因为这个原因不欢而散。
第三,股权价值最大化。简单来说,公司的股权是非常宝贵的,有创业者会认为公司现在不值多少钱,估值也不高,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股份,比如说1%、2%分配给更多的人?非常不建议这样做。大家要有一个认识:股权是非常宝贵的,一方面未来你需要拿这些股权去出让给投资人进行融资;另一方面你在初期的时候,不意味着说你拥有了所有的重要团队成员和合伙人,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你需要拿出整个公司20%、30%,甚至40%以上的股权去吸引未来的核心员工、高管VP以及新的合伙人。
如果初期,你把股权过于随意的分配,你会在整个公司的成长中埋下一些隐患。在未来你可能会因为股权过于分散而无法控制,也可能因为股权过于稀少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