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8-4.13),合规领域动态频频。
网约车合规方面:北京修订交通“首违免罚”清单,多项与出租车、网约车行业有关;网约车抽成“套路”多。
一、互联网与平台治理
1.警方通报“秦朗巴黎丢作业”系编造,网红被罚后道歉
2.微短剧迎行业严监管
微短剧狂飙,平台治理方面也在发力。近日,因宣扬不健康和非主流的家庭观、婚恋观,抖音、快手两大平台近期下架了多部违规短视频。
南财点评:“大数据杀熟”,本质上反映出一种店大欺客和“只将消费者看作是一个个数据”的行业心态。由于这种行为具有隐蔽性,建议有关部门对平台的底层算法逻辑进行巡查,同时对投诉个案进行处理和媒体曝光,形成警示,或能有效遏制“杀熟”情况发生。
4月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情况。
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规,《条例》出台意义重大。吹风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称,《条例》起到了承上启下、辐射带动的作用,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吹风会上,针对直播带货、“大数据杀熟”、恶意维权、惩罚性赔偿等话题,多方予以解读和回应。
1.“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合规风险待解
AI初创公司出门问问(Mobvoi)近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4月2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拟主板挂牌上市。
四、网约车合规
1.北京修订交通“首违免罚”清单,多项与出租车、网约车行业有关
北京市交通委近日公示了《北京市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征求意见稿)等三份文件,对交通运输领域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进行细化,修订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与“首违免罚”清单,新增54项轻微和初次违法免罚事项。在“首违免罚”清单中,多项内容与出租车、网约车行业有关。网约车平台对乘客“投诉”置之不理,驾驶员未做到文明礼貌,巡游出租车司机不正确“打表”等情况,符合条件者,均可以实行“首违免罚”。
2.网约车抽成“套路”多:订单倒卖、高速费抽佣,司机收入难保障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在18%~30%之间。21记者调查发现,网约车司机收入受到市场供需关系、车辆成本、油费电费等影响,平台抽成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抽成规则不透明、抽成比例趋近30%、平台发放给用户的优惠券由司机承担……种种问题,让不少网约车司机感慨“套路太多”,司机收入难保障。
南财点评:过高的抽成比例会导致平台和司机之间的利益失衡,使得司机收入锐减,同时也会影响网约车行业的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网约车行业是很多家庭衣食所系,公平定价能提高网约车司机的积极性,对稳定社会也很有帮助。
五、海外合规动态
1.LG电视安全漏洞涉及91000台设备
2.美国公布《美国隐私权法》立法草案
南财点评:数据经纪人作为美国数据交易中的关键角色,其数据持有量大、数据获取渠道广、活动透明度低,在提升数据交易市场流通效率的同时,存在侵犯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等风险,数据主权争夺或成立法博弈新阵线。
3.艺术家权利联盟(ARA)发出反对音乐机构滥用人工智能的呼吁
近日,在艺术家权利联盟(ARA)下撰写的一封公开信中,Eilish、StevieWonder、PearlJam和NickiMinaj等著名音乐家呼吁人工智能开发者、科技公司和数字音乐服务“停止使用人工智能来侵犯和贬低人类的权利”。
在ARA中共有接近250位音乐家,他们呼吁科技公司和音乐机构停止滥用人工智能,声称该技术被用来贬低音乐、侵犯艺术家的权利,并且是“对人类创造力的攻击”。ARA代表了音乐行业针对人工智能滥用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呼吁行业和人工智能机构彻底放弃开发或部署“破坏或取代”人类艺术的人工智能音乐生成技术、内容或工具。
这项诉讼由Subspace提起,其声称:AWS错误地终止了对等协议,该协议允许两家公司共享网络资源,从而违反了反垄断法。Subspace要求赔偿近4.17亿美元的损失。
亚马逊辩称该诉讼缺乏法律依据,并强调商业谈判是司空见惯的,交易中未能达成预期条款并不构成违反反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