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办婚恋网诈骗60多人按剧情一步步诱骗”套路“深

“跟会员相亲的其实并不是网站上看到的女孩子,而是虚拟会员,为了诱骗注册会员缴纳会费、购买情感老师服务。”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靳某等人开设婚恋网站诈骗案中,团伙成员对诈骗套路作了“自白”。

如今,很多单身人士会寄托婚恋网站介绍交友。但这些网站中,不少人利用单身人士尤其是大龄青年急于结婚的心理,通过“话术”体系,按照预先设定的“剧情”,一步步诱骗受害人掉入“甜蜜陷阱”。

第一步发布虚假婚恋交友信息

第二步“红娘”牵线,推送符合要求的“意中人”

第三步“意中人”相会,以各种理由“被分手”

第四步忽悠继续缴费,直至骗不下去

情侣办婚恋网诈骗60余人

今年36岁的靳某,在北京打工多年。平日上网时,一些婚恋网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跟女友王某商量后,决定来到合肥开设公司经营婚恋网站。

2013年12月2日,靳某出资,与王某共同以万某为法定代表人,注册成立合肥长相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婚恋网站。为达到借用婚恋网站骗取钱财的目的,长相守公司聘请徐某等人,相继共同开发了“久爱网”和“爱征婚网”。

该公司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下设行政部、财务部、推广部、培训部、售前部、售后部、质监部等部门。有人负责制作虚拟会员、系统管理等网站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为诈骗活动提供技术保障;有人负责对新录用人员进行“话术”培训,教授销售人员如何与注册会员进行沟通、如何利用虚拟会员名义吸引会员注册、购买服务;有人负责对员工进行业务上指导及工作上的管理,将技术人员从网站后台发来的普通会员资源分配给各个组长、统计业务数据等。为了提升公司员工的自觉性和工作效率,公司还特别设立了质监部,负责对公司售前、售后部门员工是否违反公司规定进行监督、处罚等。

通过上述手段,长相守公司共计骗取全国各地60余名被害人缴纳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46.2万余元,所得款项均由靳某、王某占有、支配。近日,庐阳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公开判决,靳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5万元,其余15名被告人均被判缓刑。

四步走掉进甜蜜陷阱

靳某等人开设婚恋网站诈骗案具有一定代表性。从庐阳区法院审理的此类案件看,利用婚恋网站骗财的套路,“有迹”可循。

第一步发布虚假婚恋交友信息,吸引受害者浏览、注册。不法分子先是注册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再建立婚恋网站或是聊天软件,发布大量单身男女的信息。这些男女或面容姣好,或具有一定经济条件,吸引网友注册,且这些婚恋网站或是聊天软件操作简单,很多无须注册真实信息,但要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客服下一步联系。

第三步“意中人”相会,以各种理由“被分手”。在此类案件中,诈骗目标锁定的基本上都是男会员。婚恋网站的员工会冒充对方中意的女会员,和已经交纳会费的男会员聊天,佯装和对方交友,后期则消极聊天,最终伺机找借口提出“分手”。有的则谎称网站组织“相亲会”安排男女见面,要求男会员交纳相亲见面费,当男会员交纳见面费后,随即将男会员从联系人中拉黑,不再与之联系。

“我去女孩说的老家找过,没找到人,才知道自己被骗了。”陈先生说,这些骗子的手段一环扣一环,戏路太深。

第四步忽悠继续缴费,直至骗不下去。如果被害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客服人员会以介绍其他符合要求的异性为诱饵,继续忽悠被害人缴费,直到实在骗不下去。在合肥警方破获的一起涉嫌婚恋网站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交代称,网站发布的会员信息是虚拟会员信息,有其他网站过期会员的信息,也有从网站上复制粘贴来的,许多婚恋网站都这样做,是行业惯例。更有甚者,冒充这些虚拟身份与男会员“相亲”的客服,其实也是男性。

除了婚恋网站“套路深”,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婚恋网上“钓鱼”。他们使用虚假身份在婚恋网站注册后,与异性建立恋爱关系,再以各种理由向对方借款,骗取对方财色。

加强监管不能总打折扣

庐阳区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王鹏告诉记者,很多婚恋网站诈骗案的犯罪模式相似,均是以公司模式运作,“员工”众多,内部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因该诈骗犯罪依托网站进行,通过网络传播,因此受害人地域范围覆盖全国,人数众多。

“在案件审理中发现,一些婚恋网站诈骗的主犯或从犯,往往与其他从事此类犯罪活动的婚恋网站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王鹏说,如一些案件主犯曾在此类网站工作过,发现这条“赚钱捷径”,于是换个地方“另立门户”。一些案件从犯曾先后在多个此类网站工作过,甚至积攒经验,“跳槽升职”。

针对婚恋网站存在的种种乱象和社会危害,呼吁加强婚恋网站审核和注册人员实名认证的声音由来已久。

“当前网络交友征婚网站、APP比比皆是,网友要擦亮眼睛,有的婚恋网站建立初衷就存在问题,披着‘介绍交友’的外衣骗取注册会员的钱财,有的则是婚恋网站的资质和管理存在问题,对会员审核把关不严,埋下交友隐患。”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业务部主任丁明认为。

“很多婚恋网站是通过手机号注册,并不能确保注册用户和手机用户是同一人,无法核实注册用户的真实信息。如果用户有意造假,也无法及时发现。”丁明认为,婚恋网站收取了会员的服务费用,相应的要尽到审核义务,向会员提供真实信息。如若因网站审核不严,发布的虚假信息导致会员财物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网站不能为了人气和会费,降低审核门槛,以牺牲会员利益为代价。”丁明建议,婚恋网站要建立全面的认证机制,加强用户数据资源共享,为会员信息真实性提供多重保障。

THE END
1.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红娘相亲婚介而据上游新闻了解,单身男女在婚恋交友平台寻找“真爱”的过程中,这样的套路还有不少。 套路一: 付费聊天 上游新闻注意到,在不少被曝光的婚恋交友平台上,要想与交友对象进一步交流必须付出相当的金钱代价。 在央视近期曝光的一起案件中,参与网络交友的张先生介绍,自己在“微陌”交友平台注册登录以后,就会有人主动跟你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KTQAHM053469M5.html
2.如何识别感情骗子?分辨情感骗子的详细教程分享1.甜言蜜语的陷阱:感情骗子常以甜言蜜语作为开场套路,用“你是我这辈子唯一想结婚的人”这类话语,描绘美好未来,轻易、迅速地表达“我爱你”“我要跟你结婚”等想法,让你仿佛置身梦幻爱情之中。 真正的感情需时间和经历沉淀,过快说出未来计划的感情,基本就是骗局,说句现实的,你们双方还都不了解,谈什么爱不爱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8012706176
3.风险提示七夕来了小心相亲平台那些“温柔陷阱”“短信电话狂轰滥炸”“不签协议想走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变专科了”……近来,有不少相亲者表示,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电话短信“轰炸”不断 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170189970
4.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此前,国内一位从事IT行业的小伙子做了一个检举婚恋网站骗子的网站。经过调查,他发现,一些诈骗团伙会把目标放在婚恋网站上,同时联系几十个人,找单纯的对象下手。他们中的成员对“网恋技术”培训已炉火纯青,通过套路骗取钱财。这类团伙,内部都有一套信息系统和“学习手册”,“教科书式”地培养对象。据知情人士的观察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
5.16个反诈警句,告诉你16个电信诈骗的残酷真相!花样百出的电信诈骗套路! 1、宁可工地搬砖,不在网上刷单 套 路 揭 秘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犯罪嫌疑人利用话术诱骗被害人,在其提供的链接或者APP上进行购物付款操作,并承诺在交易后http://www.gongan.sdnu.edu.cn/info/1024/2842.htm
6.漂”来已婚男单身女被骗走37万警方提醒:婚恋交友谨防诈骗套路昨日,潜江公安结合办理的多起婚恋交友诈骗案,剖析了这类骗局的套路:骗子在交友婚介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中,以各种高富帅、白富美的身份主动联系社交平台中的异性。以甜言蜜语攻势迷惑事主,取得事主信任后建立所谓的网恋关系,甚至以结婚为幌子。骗子往往很有耐心,以“细水长流”的方式行骗,先试探事主的经济实力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0-07/27/content_13232832.html
7.婚恋平台6大套路,婚恋平台不靠谱主要是人不靠谱在这个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婚恋平台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毕竟,网上交友看起来方便又高效,似乎比相亲、聚会、朋友介绍都来得直接、快捷。可一旦真正踏入你会发现,婚恋平台上的“浪漫”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系列的套路、伎俩、甚至虚假的包装,让不少人产生了“婚恋平台不靠谱”的怀疑。究http://www.aichao521.com/hunl/27242.html
8.网络婚恋平台套路深,花8.8万相亲对象却货不对板网络婚恋平台套路深,律师建议主张合法权益不能助长歪风 付费后签合同 消费隐患重重 “这8.8万元花得真不值。”家住深圳光明区的刘芸和网络婚恋平台签订协议不到3个月,就申请了退款。她说,其间只见过两个相亲对象,都与照片的差距较大,连服务的红娘都换了3个,她认为该婚恋平台“服务完全没有保障”。 https://j.eastday.com/m/157716667401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