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普法宣传、法治文艺及会员单位等宣传信息重要发布平台
摘要:分析了惠农一卡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及时更新数据,强化资金监管,加强政策宣传,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对惠农一卡通管理使用工作进行完善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一卡通问题改进
一、惠民惠农“一卡通”产生的背景
在惠民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补贴资金由于发放环节多,加上个别乡镇政府、村委会(社区)截留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到百姓手中,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一卡通”通过创新支付结算服务,将政府补贴直接发放到百姓手中,保证了群众能按时足额拿到政府各种补助,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涉及的群众面广点多,如何做到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2020年11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让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不到位。乡镇补贴资金信息录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关键信息未完全如实录入或认真核对。县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数据仅限于形式上的审核,导致很多信息或数据错漏。此外,由于监管存在漏洞,导致虚报冒领骗取财政资金,向不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低保生活补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平台功能设置复杂。乡镇以家庭为单位录入信息后,家庭成员迁移外地后,出现信息修改不及时,需要被动进行删除,同时存在需在本地发放补贴外地驻本地人员时,由于无法批量办理人员信息录入,部分人员无法办理“一卡通”,引用其他区划人员信息设置审核繁琐,基层工作人员操作不便。
(六)政策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入户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户对补贴项目、标准、“一卡通”用途等政策内容仍存在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等现象。其成因:一方面,有些乡村干部政策宣讲不到位,部分村支部没有将惠农补贴及“一卡通”政策进行有效宣传,或未将惠农补贴资金全面、及时公示公开,农户只知道卡折上打了钱,对具体项目、金额多少无从知晓;另一方面,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为老弱病障和低龄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政策宣传的能力较差,导致出现没有及时领取或激活新卡折、及时支取补贴等现象。
三、完善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知识产权(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连续出版物刊号川KXO1-093·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川B2-20191090·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15-440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