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发展是靠求真实、真抓实干干出来的,不是“忽悠”出来的。要推动干部到基层一线去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碰矛盾、解难题,作风实起来,精神提起来,袖子撸起来,身子扑下去,劲儿使出来。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把加强作风建设与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的政治自觉。我们要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形成推动改革发展、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要转变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是党的思想作风的核心和灵魂,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必须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要转变学风。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学习的风格、学习的方式等。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学风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要科学地对待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及时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转变工作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党个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工作作风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转变领导作风。领导作风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党的领导作风的核心,贯穿一切领导活动之中。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要转变生活作风。生活作风是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等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干部生活作风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党及其成员的精神风貌,与学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等一起构成党的整体形象。必须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张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