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被催婚“90后”成相亲主力军冰城婚恋咨询量同比涨50%

1月16日,国内知名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发布《2022—2023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70后”—“00后”“三观”洞察》,世纪佳缘已连续14年发布“中国男女婚恋观年度调研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半数受访者满意目前自身情感状态,“90后”成最焦虑人群;而且,相亲越来越“着急”,“00”后最早20岁开始相亲。世纪佳缘哈尔滨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发现,急于脱单的“30+”单身群体的婚恋交友咨询量高达六成以上,不仅“90后”是相亲大军主体,今年元旦过后,许多“00后”也加入了网上交友平台寻觅爱的另一半。

A.过年催婚催出“奔现”,冰城婚恋咨询量同比涨50%

“愁死了,又是一个人回来的!”“橘子都是一瓣一瓣的,你的另一半呢?”“隔壁小李都生二胎了,你啥时候能有对象?”……是不是很熟悉,临近过年,单身你的“催婚大作战”已经进入倒计时。

据了解,目前信息来自哈尔滨的在世纪佳缘、百合网平台上的人数已累计百万以上,其中,男性占比62%,女性占比38%,注册会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岁至40岁之间。急于脱单的“30+”单身群体的婚恋交友咨询量高达六成以上,大龄单身男比单身女更加迫切。

B.半数受访者满意目前自身情感状态,“90后”成最焦虑人群

《报告》显示,51%的被访者对自己目前的情感生活/状态感到满意,且女性整体满意度较男性整体略高。“00后”满意度最高,而“80后”的满意度最低。分婚恋状态看,恋爱中人群的满意度最高,“70后”—“90后”的已婚人群的满意度出现明显上升;由于尚未整体进入婚恋市场,因此单身人群中40%的“00后”表示对自己单身状态感到满意。

另外,受“最佳生育年龄”等生理原因影响,近四成女性被访者表示有过生育年龄焦虑。从“70后”到“90后”,生育年龄焦虑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39%的“90后”女性表示有过生育年龄焦虑。

C.相亲越来越“着急”,“00后”最早20岁开始相亲

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均认可“相亲都是以结婚为目的进行的”,“70后”认为相亲要趁早、相亲成功也要尽快结婚;“80后”对相亲的目的性并不反感,而对其高效率表示赞同,因此,84%的“80后”都有过相亲经历,显著高于其他代际。“90后”相较而言更抗拒相亲,但同时也较为认可相亲的社交作用和目的性。

《报告》指出:“相亲平均年龄”在逐渐降低,从“70后”的男性人群26.4岁、女性人群25.4岁降低至“00后”的男性20.6岁、女性20.2岁。

婚恋专家认为,虽然“00后”普遍认为相亲的形式太过生硬,因此较为抗拒。但由于其父母多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自己伴侣的缘故,受“70后”“80后”的父母观念影响,最抗拒相亲的“00后”却是最早开始相亲的一代人。随着“90后”和“00后”已成为主力适婚人群,他们的境遇、态度、追求呈现出多元分化的特征。

最后,面对过年被“催婚”,世纪佳缘哈尔滨服务中心专业红娘表示,时代在向前发展,恋爱也不必拘泥于形式,面对情感和交友上的诸多选择,年轻人应遵从本心,掌握自己的恋爱节奏,切记:“催来的是将就,催不来缘分”,只有在恋爱过程中不断感知、探索自我,共同努力回归对于纯粹爱情的追求,才能步入幸福的婚姻生活。

怎么应对父母催婚呢?婚恋专家建议:

1.要懂得换位思考

我们往往如此,面对陌生人总是毕恭毕敬,面对至亲却总是冷言冷语、爱理不理。面对父母的催婚,“剩男”“剩女”们不妨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多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暂时不想结婚,那么你也要把自己的打算坦诚地告诉父母,争取获得他们的理解,与父母在婚姻这一问题上尽量达成共识。

2.要懂得适当相亲

现在很多“剩男”“剩女”的交际圈子比较狭窄,此时如果父母安排了相亲,不要一味地拒绝,可以适当地去参加一些相亲。相亲也并非一定要有一个结果,哪怕是借着相亲多认识一些朋友也是好的。所以,面对父母的催婚,“剩男”“剩女”们可以适当去参加一些相亲,抵消父母的疑虑,让父母宽心。

THE END
1.《再见爱人4》背后:直面焦虑的真实人生最近热播的《再见爱人4》聚焦真实婚姻中的困境和冲突,引发了观众对情感关系与个体心理的广泛讨论,节目真实地呈现了中年人普遍面临的焦虑,包括情感冲突、财务压力和身体疲惫。从几对夫妇的互动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焦虑如何影响个人的思维与行为,也洞察到了它对亲密关系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A3MDY3Mg==&mid=2653801421&idx=1&sn=98ea5900403865843cc4199c496a2242&chksm=bccd31b7720fc1bfe59e8dbac11c79b0f3be75070acbdbe77d47322c2f62c43f4bea964963f0&scene=27
2.我的解放日志:为何解放?如何解放?(我的解放日志)剧评1. 大姐:社会时钟、婚恋焦虑、年龄焦虑大姐的困境可能是几人当中最好理解的一个,她的焦虑直接来源是“恨嫁”,想要在冬天来临前找到一个男人恋爱。一个贯穿故事线的线索符号是“头发”,这变成了大姐心态变化、焦虑起伏的表征。在故事开头,大姐斥巨资把头发烫卷,试图增加自己的女性气质,从而顺利恋爱。改变发型反应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65369/
3.奔四的未婚焦虑,烧到眉梢社会热点新闻频道广东茂名市电白区旦场镇青福村的村干部邓园表示,《激励办法》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大龄未婚男青年这一群体,被看到,只是第一步。实际上,从古至今,婚恋问题都是建立在熟人之上的交流,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传统通婚圈已逐渐被打破。新的公共服务形式的缺失,是婚恋焦虑和婚介乱象出现的根源。 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24/0318/438589.shtml
4.那些“手把手教你拿捏男人”的“婚恋军师”们,是时候该下课了然而,一些“婚恋军师”为了赚取更多的“学费”,不仅不去帮助治愈年轻人的婚恋焦虑,反而刻意放大这种焦虑。这种物化的婚恋观,为年轻人的婚姻生活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 五、公共服务的创新尝试 值得庆幸的是,全国多地正在新设、升级相亲角,积极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比如开封“王婆说媒”,浙江政务APP“浙里办”都成为了https://www.acfun.cn/a/ac44591876
5.《新相亲大会》引发婚恋观讨论,珍爱网传递正向情感价值观据了解,珍爱网即将在北京开展常态化线下交友活动,联合BTV生活频道为北京青年创造更多交友机会。后续,珍爱网将持续尝试更多方式,帮助单身人群与其他人建立联系,缓解单身青年的婚恋焦虑,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https://blog.csdn.net/CSDNKAY666/article/details/118789140
6.运动可以改善慢性焦虑焦虑这事儿,离谁都不远。 学业焦虑、婚恋焦虑、职场焦虑、社交焦虑……当代年轻人的对话体系中,多少有那么些“不焦虑不足以谈人生”的味道。 2019年2月,《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项目结果显示,我国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的患病率为4%,其中,近90%的人是在35岁前患上的焦虑症。 https://www.ahjzu.edu.cn/2021/1213/c2411a182547/page.htm
7.打造恋爱“金课”培养大学生正确婚恋观恋爱课受欢迎,也与青年群体的婚恋焦虑有关。恋爱是通往婚姻的必经之路,然而,婚恋焦虑正逐渐渗透至大学校园之中。各类关于婚姻的负面报道让一些大学生不敢相信爱情。而恋爱课程可以为大学生缓解婚恋焦虑,引导其理性看待热点事件,探讨和实践社交技巧,进而提升他们在情感表达、信任建立、冲突处理以及亲密关系解读等方面的能力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5/t20240507_211119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