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行“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破解“我是我”证明难题
项目背景
实施情况
经近一年建设及优化,可信身份认证系统平台、法律支撑等日趋完善,广泛应用于政务、民生等领域,群众借助该平台实现“刷脸”办、“扫码”办。2019年以来,平台已提供认证服务1200万余次,有效服务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收到社会各界和办事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可信身份认证平台。2018年12月启动平台建设,2019年4月基本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线上及线下身份认证、“网证”申领应用等功能。结合试点情况,省公安厅定期总结分析,不断优化平台功能。一是在浙江政务服务通用业务支撑平台上建立可信身份认证申请模块,实现应用工具化、便捷化。二是针对网络上行带宽不足,导致认证数据丢包、延时等问题,专门铺设与全国居民身份证数据库之间的省际通信专线,并增设认证服务器,全面优化平台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群众体验感。三是积极对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普通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出入境证件纳入可信身份认证后台数据库,扩大平台适用对象。四是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今年9月份公安部标委会以我省可信身份认证建设应用为范本,制定《居民身份网络认证整体技术框架》等12项行业标准。
(三)建立健全配套法律及政策。抓住“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利契机,主动对接省政府办公厅,推动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明确“按照安全规范要求生成的电子签名或者通过生物识别等技术可以确认真实身份的其他验证方式,与本人到场签名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作为法定办事依据和归档材料”,有效破解制度障碍,为平台深化应用预留充足空间。针对国家平台部分数据缺失、个别人员身份信息质量不高等因素可能造成身份认证失败的问题,制定《浙江省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应用规范》,明确因可信身份认证结果有误导致办理出错的,适用容错免责规定,承办行政机关要消除不良影响,为群众提供了救济途径。
主要创新点
(三)平台标准化。推动公安部标委会以我省可信身份认证建设应用为范本,制定《居民身份网络认证整体技术框架》等12项行业标准,将浙江经验上升为全国标准。将可信身份认证写入《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浙江省地方标准,固化为政务服务网的基础应用支撑。
(四)支撑法律化。借助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利契机,推动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政策法规,并制定平台使用规范,解决可信身份认证省内应用法律依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