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幸福婚姻让无数单身男女向往。年关将至,带男女朋友回家成为不少年轻人无形的压力。在自然缘分未到时,单身男女求助于婚介。但近日,多位读者向早报反映,通过婚介相亲时遭遇“饭托”、“酒托”,甚至被骗。记者进行多日暗访,对福建泉州婚介现状进行调查。
【体验相亲】婚介相亲,相的是人民币
相亲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很“极品”的遭遇。一名看起来四十好几的女子自称32岁,见面后将记者带到茶馆,一壶茶喝下来要六七百元。一名女读者通过婚介相亲,一年内连续碰到两个交往不久就开口借钱的,其中一个借了580元之后就人间蒸发。
●记者“相亲”记
首次见面坚持要“喝茶”
10月25日,记者通过一个熟人引路到东街一家婚介登记,并跟老板说好先看下人,如果合适就付钱给她。老板犹豫了一下,最后倒也答应。到了婚介,店面不大,里面布置很简单,只几张桌椅和一本花名册,没有悬挂营业执照和其他证照。
半小时后,她终于出现了。眼前的她浓眉艳唇。据目测,女子疑远远不止32岁,至少40岁。她直接称外面风很大,找一家茶馆坐吧,然后直接在前面带路。
一路上,记者问她的店在哪里,她说在中山路;又问她店里生意怎么样,老家是哪里的,她说到茶馆里坐下来再说。
不到3分钟,记者随她来到温陵路一楼一家小茶馆。茶馆里面有一名年轻女子,记者用眼睛扫了一下,发现里面墙柜里有饮料、瓜子、啤酒、不知名的洋酒、茶叶等。见我们进入茶馆后,那名年轻女子急忙冲过去把店门关上,并把窗帘拉上。之后,两人不断地招呼说先坐下,泡杯茶再说。
根据记者事先了解到的“行情”,在这种特定地方消费,冲泡一包8克的茶叶,点一些瓜子花生、小菜,酒水等,起码六七百元。于是,记者建议换家环境好一些的品牌咖啡馆,被她断然拒绝,她多次提出“我们先喝了茶再说”。
记者看到这种架势,边推脱边开门走出,匆匆结束“相亲”。
●读者相亲记
借580元买衣服销声匿迹
6年了,子悦(化名)终于找到一个长期交往的固定男友。尽管她此前一直辗转于泉州各大婚介,但男友却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
子悦今年32岁,江西人,6年前与丈夫离异,带着当时只有3岁的女儿来到泉州,开始重新寻找幸福,目前是通信电子公司工程师,月入四五千元。2008年,她交了680元后成了泉州一家正规婚介的普通会员。
更让子悦郁闷的是,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不久后,婚介又给她介绍了一个公职人员。两人认识了一年后,该男子即开口向子悦借2000元。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子悦直接拒绝。而拒绝的代价是,该男子从此不再和她联系。
“来自婚介的相亲对象的资料、人品都不可能全有保证,还是要靠自己去了解。”在婚介摸爬打滚了两年后,子悦认为不少婚介都是以收钱为目的的,收完之后的服务则主要靠运气了。显然,她的运气不太好。
【暗访婚介】只要交钱管你登记张三李四
一张桌子,三张椅子,一套茶几,几本本子,再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婚介所就开张了。无须核实身份,只要交钱,就可以安排对象相亲。10月28日,记者暗访两家婚介所看到这样的情况。
●东海“玫瑰缘”婚介所虚夸双方条件怂恿交钱
记者联系了两天,丰泽区东海一家名为“玫瑰缘”的婚介所总算肯让记者到婚介所现场看看。28日上午10时许,婚介所负责人刘某带记者拐进东海中学附近一座民宅的一楼。门口挂着婚介牌子,推门而入,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三张椅子,一套茶几,几本本子,环境十分简陋。墙上倒是挂着营业执照,营业范围包括婚姻介绍,去年下半年才注册。“别看我那么晚注册,其实我的婚介所早就开张了,以前因为无照被查了。”刘某说,因为经营多年,所以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
坐下后,她问起记者的基本情况。记者谎称,在一家茶业公司做文案策划,大专文化,今年30岁,月收入3000元到5000元之间,还在老家南安买了两套房。她听到这些描述后,不断称赞记者条件很好,还眉清目秀的,这么帅气。
记者随后找借口离开。
●宝洲街“牵缘”婚介所“婚介是家政的一部分”
记者又在宝洲街找到一家名为“牵缘”的婚介所,这里挂了两个牌子,一个是“征婚交友俱乐部”,另外一个是“家政有限公司”。
墙壁上挂着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只不过,营业执照上注明经营范围是“家政”,而没有“婚介”项目。女老板解释说,他们以前只做家政,发现很多客户是单身的,客户向他们公司建议开展婚介业务。“我们应客户的建议,通过网络等方式帮忙客户找对象。”记者质疑她营业执照里面并没有婚介项目时,她说,婚介是家政的一部分。
之后,她带记者到阁楼泡茶。记者发现,阁楼上面还有两个粉红色调的小包厢,包厢内放着沙发和桌子,确实是两人私聊的好场所。记者注意到桌子上放着的一块消费价目表,上面有各种饮料、酒水、零食的价格,这些食品的价格都比外面高出很多。她说,这里的环境还比外面清幽、雅致。
记者问成功率有多高,她说60%。“统计了吗?”记者问。她改口说,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介绍一个就成了,有个介绍了5个还没成,“我们也不敢保证,我们能满足客户提出70%的条件,能不能成看缘分了。”
记者表示可以一试,她就拿了一份表格让记者填。记者同样填了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她没有任何质疑,也未要求记者出示任何证件。她提醒:“我帮你登记是免费的,但如果你想见面或者参加活动就要交钱了。”
【自曝内幕】来相亲的可能有“三陪小姐”
有婚介为已婚者提供“找小三”的交友服务
你相亲的对象或许并非你想象中的白雪公主,她可能是一个长得水灵、漂亮,披着时尚外衣,却是被人花钱请来的专业户——“婚托”,有的甚至是“三陪小姐”。“婚托”带你到指定地点消费,消费金额五五分成,泉州市区西街一位曾经做过婚介的业内人士余先生自曝内幕道。
“婚托”充当相亲对象
有的婚介所因为客户资源少,部分客户又逼得比较急,就叫认识的人或兼职的“三陪小姐”充当“婚托”去应付了事。这些“婚托”常鼓吹客户的条件很优越,比如有房有车有学历有工作等等。但因为客户的资料并不是真实的,根本无从判断。
折腾到你自己没信心
婚介所一般开始时先承诺一定帮客户找到对象,但常常又确实没找到,此时为了不让客户责怪,有的婚介所便采用心理战术,做客户的思想工作,缘分未到呀,不能急呀等等,目的就是让客户自己泄气,还有不少婚介甚至想招数让客户自己知难而退。
这时,婚介所会介绍客户到一些联盟的咖啡厅或茶座消费,消费多少取决于男客户身上带多少钱。有些男客户拉不下面子,只能硬着头皮买单;有些男客户比较“抠”,舍不得花钱,“婚托”就说“我们不合适”。几次折腾之后,就算婚介再提供见面的机会,男客户也可能考虑再三,不一定再应约前往。
余先生特别提出,退休人员和大龄丧偶人员最好骗。因为适合他们的对象比较少,他们自己心里有数,而且经济基础比较雄厚,属于婚介的优质客户。
交友可能变成“当小三”
有些婚介还提供“小三”服务,登记之前,如果看到客户年龄比较大,有的婚介还会问:你是来征婚还是来交友呢?所谓的交友通常是指找“小三”。如果男客户确认是交友,大家都心照不宣,收费就是1000多元了。之后,婚介所就会刻意为这些特殊的客户服务,成为家庭分裂的定时炸弹。
【行业潜规】正规婚介热情也难持久
除了非法的婚介,正规婚介的情况又如何呢?
成为正规婚介所的会员之后,最迟三个月,不少婚介所的介绍热情就开始下降,而非承诺的“介绍到结婚为止”。如果有幸成功,婚介还会暗示会员以送果篮或者包红包等形式进行“二次消费”。
三个月后:介绍热情渐降
市区谢女士结婚前也曾在婚介登记过,而且当时她是和两个同学一起登记。所谓的相亲让她们大失所望。在市区温陵路一家婚介机构交了380元以后,一年内,婚介大概各给她们介绍了五个男子,其中重复的男子多达三个!谢女士说,她们的相亲仿佛沦为一场闹剧,后来自然不了了之,三个人都是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男友的。
“报名那天,婚介会给我们看很多优秀会员的资料,看上去很有诱惑力。”谢女士说,当时婚介答应会将看中的会员一一介绍给她们。交完报名费后,婚介先介绍了其中最差的一个,三个月过后,以其他人都找到合适的对象为由拒绝继续介绍。“很明显,前后态度相差很多。”
隐性收入:暗示给红包
读者子悦说:“很多人会刻意讨好婚介所老板,怕她应付式地介绍一个,或者拖了很久都不帮忙介绍,去的时候经常会带东西给她。一般带水果、化妆品等,我自己都提过水果、炸鸡。”
惠安张先生的遭遇更令他郁闷。“婚介每帮介绍一个对象都会暗示或者明着提醒我们要送点果篮过去。更夸张的是,每成功一个就要包100元的红包,但过后,两个人又可能吹了!”
投诉过半:集中于不持续介绍
【现状分析】
市区仅22家婚介有资质不足总量1/10
泉州人更习惯于传统的熟人做媒方式
泉州的婚介市场鱼龙混杂,大体可分为三类,多数是无照经营的婚介,正规登记的婚介仅52家,其中中心市区22家。
家庭作坊式经营利益至上
第一类是小婚介所,场地十分狭小,办公条件简陋,而且一个婚介所内从事婚介的只有1个人,并不符合最少2名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它们分布很广,通常隐藏在居民楼内,挂个牌子招揽生意,当中有的连营业执照都没有。他们的收费在250元到380元之间。他们所掌握的客户资源很少,客户的文化层次和收入也相对较低。记者调查发现,登记后,客户几乎无法找到比较合适的人选。
此类婚介不会核实客户身份,收费的随意性比较大。由于资源缺乏,在客户逼急的情况下,较可能聘请“婚托”来应付,并从中得到利益。此类婚介基本上以蒙骗为主,利益至上,没有任何信用可言。
组织活动盈利不核实身份
第二类婚介所相对正规。他们提供比较好的相亲环境,有些还通过组织活动来营利,并壮大自己的社会影响与声势。他们的收费在380元到680元之间,运作模式相对比较专业,客户资源以白领人士居多。此类婚介同样很少核实客户身份,基本上靠客户自身的信誉。因此,也有部分客户在征婚过程中被骗。
核实客户身份热情度渐减
由于客户资源有限,往往几个月才能介绍一个相亲对象;而且,虽然说交了会员费会介绍到结婚为止,但越是到后期,他们的热情度往往就越淡,提供相亲的机会就越少。
中心市区登记的婚介仅有22家
记者从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科了解到,在工商局登记的经营范围包括婚姻介绍的个体企业,泉州有52家,中心市区只有22家。市婚庆行业协会会长杨忠雄透露,泉州大多数婚介机构没有营业执照,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的婚介不到十分之一。
【声音】工商:涉及隐私多数人不愿投诉
此外,也因婚姻介绍涉及个人隐私,部分信息很难验证,投诉中心在调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一般只能协商婚介继续帮投诉人介绍或者退回部分款项来解决。“比如投诉人说婚介的介绍始终让他不满意,但是否满意是一个很主观的感觉,很难去界定。或者说人家提供的是假离婚证,对方也不愿意配合调解,因此很难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