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汉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始向南拓展,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南境基本在故九真郡地区。
2.汉武帝时期:汉朝进一步南下灭南越国,设置了南海、苍梧、合浦、郁林、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其中日南郡位于今天的越南中部,是汉朝最南端的郡县。
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中国分裂为魏、蜀、吴三国,南疆的控制力有所减弱。西晋短暂统一后,南疆的控制力进一步下降,交趾地区开始出现分离倾向。
4.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对南疆的控制力进一步减弱,交趾地区最终在五代十国时期分离出去。
5.隋唐时期:隋朝短暂统一中国后,隋炀帝曾短暂地将南疆扩展到越南南部,但实际控制力不强。
6.唐朝时期:南疆的控制力有所恢复,但主要集中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唐朝末年安南(越南)独立,南疆进一步收缩。
7.宋元时期:宋朝时期南疆主要集中在岭南地区,对越南的控制力进一步减弱。
8.元朝时期:元朝的疆域一度达到南洋诸岛,但实际控制力有限。元朝末年由于内乱,南疆的控制力进一步下降。
9.明清时期: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曾派郑和七下西洋,其最南端到达了苏门答腊岛,设立了旧港宣慰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南端的直辖领土。
10.清朝时期:清朝的疆域达到了1400万平方公里,但对南疆的控制力主要集中在岭南地区,对越南的控制力进一步减弱。
结论:中国历朝历代最南端的疆域变化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扩张与收缩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变化。从秦汉时期的日南郡到隋唐时期的越南南部,再到明清时期的苏门答腊岛,中国的南疆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的扩展。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也反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互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