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4P理论奠定了营销管理基础理论的框架,该理论认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一个利用内部可控因素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即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4个要素进行有效组合。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将其4个要素和外部需求层次重新制定新的营销计划和措施,提供符合用户特点的具有独特性的优质产品或服务,并在产品策略中重视品牌的应用,注重企业品牌的塑造和提升,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企业最大利润。
在今天营销领域的具体实践上,许多大型外企、中小型企业仍将4P作为市场营销部门制定营销战略的准绳。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价格、营销手段愈发趋于同质化,互相模仿的现象比较严重,寻求差易化优势这一营销行为的根本要旨,在原有的营销理论框架内已难以实现。因此在新环境下的企业营销实践中又涌现出了6P营销理论、10P营销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指导和补充。
(1)6P营销理论
4P营销策略组合,在一般情况下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资源及目标的影响,而且更受企业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6Ps理论应运而出。
6P与4P的不同,在于营销学界的泰斗菲利普·科特勒加上的两个P,即Power(权力)和PublicRelations(公共关系)来表示新的营销视角和战略思想,其运用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来打破国际或国内市场上的贸易壁垒,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开辟新的道路。
(2)10P营销理论
随后,菲利普·科特勒又在原来大营销的6P营销理论基础上再加入战略营销的4P,即探查(Probing)、划分(Partitioning)、优先(Prioritizing)、定位(Positioning),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10P营销组合理论。
从营销过程上来讲:4P、6P注重的是宏观层面上的过程,它从产品的诞生到价格的制定,然后通过营销渠道和促销手段使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的过程是粗略的,并没有考虑到营销过程中的细节。
相比较而言,10P则是在这些宏观的层面上,增加了微观的元素,它开始注重营销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以及帮助营销人员从立体的角度建立很好的视角,全方面的做好营销策划这件事情。
任何一种营销理论的运用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行业特点和企业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都会有一个诞生、改善、成熟和淘汰的过程。4P营销理论做为营销工作经久不衰的方法论,它可以为我们的营销工作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分析思路,可以用它思考检视、做策略、做决策,最终知道营销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