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数据时,我们感到非常震惊。为什么女性遭受伤害的事件频频发生?我们能够做什么帮助女性进行自我保护?
为此,壹心理经过半年的筹备,写成了这部《女性自我保护手册》,它采用图解的方式,筛选筛选最常见的危害事件,解决80%女性可能遇到到伤害事件,让每个女孩一看就懂、快速上手学会自我保护。
这些主题包括情感欺骗PUA、分手威胁、性骚扰、跟踪骚扰、产后抑郁、家暴等10大主题,近期我们会分成10期为大家一一呈现。
01
PUA是什么?
小纯前不久刚刚失恋,在一个同城失恋疗愈互助讨论小组里认识了小P。她发现小P很懂自己的心思,也很会说话讨自己欢心。
小纯觉得小P有能力又温柔,对他渐生好感。小P也不时说些暧昧的话,送小纯惊喜礼物,却迟迟不挑明关系,直到小纯忍不住先告白。
之后,两人进展迅速。怕小P不高兴,小纯答应了小P与其发生关系并拍照留念的要求。
就在小纯以为自己遇到此生真爱时,小P的态度却渐渐冷淡下来,总以出差太忙为由,很少回小纯讯息,也不带她去见亲友。
疑惑的小纯趁小P熟睡时刷开了他的手机,“PUA导学”、“约炮”、“PUA话术交流”等字眼映入眼帘,更可怕的是,小纯点开其中一个群,在里面看到了自己信息和裸照,下面写着“哈哈,又推到一个!”
小纯顿觉五雷轰顶,她遇到PUA了!
1.什么是PUA?
PUA,全称是PickUpArtist译为“搭讪艺术家”、“恋爱大师”、“把妹达人”,泛指通过学习使用各种技巧,吸引异性,使异性着迷的人,也可指搭讪或两性交往的艺术。
它起源于西方,本意是教授人们一些合理的社交技巧,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始并建立一段关系,但随后PUA的初衷被歪曲,内容被掺杂了许多情感欺骗和心理控制的元素,目的也渐渐不纯。他们使用各种套路,骗色骗财,演变为“不良PUA”。
2.PUA在中国的畸形传播
据目前网络和报刊中曝光的数据,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窥见PUA在中国的现状和影响:[2][3][4]
有PUA中毒者第1年与40人发生关系,以“推倒(TD)”为目标彰显男性魅力,甚至有些机构以1周与3个女性发生性关系作为PUA门徒考核指标。
不良PUA内容开始向未成年渗透。
在国内多家知名网站上,PUA与诱奸、骗财、骗婚联系在一起。截至2018年5月,网络上PUA发展会员超过182万人。
PUA教学课程几千到上万不等,某PUA教学公司收入净利润过亿。
02
PUA是如何施展骗术的?
不良PUA的方法是有迹可循的,通常包含以下特征和路数,我们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加以注意和分辨:
1.PUA常见套路
陌生感——PUA式的信息沟通渠道只在两人之间的面谈和网络会谈中,你很难真实接触到对方的亲友圈和工作生活圈,例如,PUA会建许多马甲号,为自己编造不同的身份;当你提出想要见其亲友或者参观其公司或房子时,他总是百般推辞;
针对性——PUA男的技巧并非屡试不爽,他们往往“对症下药”,针对的通常是缺乏感情经历,或有着“爱情奇遇幻想”,或者内心孤独寂寞、渴望陪伴温暖的女性。例如,开篇的例子中,小纯和小P就是在“同城失恋疗愈互助小组”中相识的。
N话术——在PUA圈子里,有多种话术技巧以营造氛围,打动人心,从而建立关系。例如kino(不经意的肢体接触)、冷读(指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读取人心。
常用句式有“你外表活泼热情,其实内心很孤独”,“你很豪爽、独立,但可能也容易因为这点被人诟病使人感到压力”,这些话看似观察细微,实则没有细节,可以套用到大多数人身上);
握把柄——除了谈感情,PUA男还会收集女性的各种私人信息,甚至拍下女性各种私密照片(若被发现美其名曰,爱和纪念),以利用其沉没成本心理、侥幸和害怕的情绪,作为后期对其进一步控制和要挟的手段。
2.五步陷阱法
在一般环境要素的促成下,五步陷阱法应运而生,它是不良PUA在实践中最惯用的手段,步骤如下:
建立人物印象。PUA通常会在网络或者一些娱乐、文艺场所物色自己的“猎物”,当完成第一步接触后,他们会通过谈话或朋友圈包装,向你展示他们的虚拟人设,创造故事性,以勾起你的好奇心。
比较典型的模式有三种:事业有成、但人生坎坷的帝王;离经叛道、却受过伤害的浪子;才华横溢、且随性自我的诗人。
颠覆人物形象。拿“浪子”形象举例,其表面放浪形骸、无牵无挂(A面),但之后他们会告诉你,他以前不这样,是因为受过很重的情伤(B面)。在丰富他的经历以外,还会勾起你对他的理解和怜惜。
暧昧诱导。在前两步的基础上,PUA会进一步展示他的温柔体贴,但往往点到为止,从不显得过分主动,营造一副尊重女性的假象,实则是勾起女性去探索和确认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PUA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如“你怎么对我这么好?”暗示女性对其的心意,诱导女性表白,和其建立正式关系。
贬低打压。当女性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时,PUA却开始态度大转变。从前他们会夸赞你的种种,但现在他们会放大你生活中每一个错误,告诉你,你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完美、合适,同时PUA会用言语刺激女性,让女性认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消磨了这段感情。女性往往会陷入自责和后悔之中,并采取各种行为想要挽回。
情感虐待。这是性质最为恶劣的一步,已触及法律的边缘。正如第四步中描述的,女性会失去理智,想通过各种行为挽回感情,而PUA只是冷眼观察,似不经意间说一句“你不是没有我不行么,你证明给我看啊”鼓励女性自杀示爱。
此外PUA还会以各种方式榨取女性财务,偷偷拍摄女性床照、视频,既用作操纵女性的把柄,也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3.PUA男有哪些行为特征?
根据不同的调查和经验结果来看,识别PUA男,我们要警惕小心存在以下特征的人:
1)才刚认识不久,就对女性甜言蜜语,主动发起话题,吸引女性注意又点到为止的人。
2)看重女性外表,且有意无意地对女性进行言语打压的人。
3)更喜欢身体接触和性,而很少在意女性的感受和彼此精神世界的交流的人。
4)朋友圈信息总是关于高端生活的展示,让人觉得其事业有成、积极正能量,人间难得一遇,但又难以让人将真人与其朋友圈一一对应上,故作神秘的人。
5)手机不离身,且有很多聊天和社群软件的人。
03
如何鉴别和避免PUA陷阱?
我们还需加强在关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感情观,并增强对关系状态的觉察,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防范毒瘤的根本之术。
1.自我保护的7个关键点
1)肯定自我的价值。须记住只有先肯定自我的价值,才能不被他人的评价限定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享受爱。
2)设定情感底线。底线是让你在关系中清醒的一把戒尺,真正尊重你、尊重关系的人,不会强迫你去突破自己的底线。
3)警惕快节奏。一见钟情,速定终身,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中能够善终的例子少之又少。
4)学会自我暂停和反思。重点在于使自己从当前的关系中跳脱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反思审视一下目前的关系进度和状态。
5)警惕陌生环境遇到的陌生人。这并非让我们拒绝一切善意,但不该毫无防备,是时候打破一些缘分幻想了。
6)追寻平等的地位。平等意味着在关系中双方是相互尊重的,重大决定是彼此商量的,双方人格依然独立,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
7)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第六感。请正视、相信自己的感受。
2.必须警惕的5个相处问题
当我们在关系中感受到一下几种情况,你就要在脑中敲响警钟了,那不是对方的无心之举,或者感情迟钝,也不是你自己过于敏感,那可能证明他在玩弄你的感情。
对方态度是否总是暧昧不明?
彼此难以建立共同的兴趣爱好?
多次提到借钱或遇到困难需钱急用?
关系建立前后态度的反差?
感觉总是被牵着走?
如果你觉察到了这些情况中的某一种,都请你及时在心里对这段关系叫停。如果伤害已经造成,保留你与对方的聊天或通话记录、转账记录,并求助于家人、警方。
04
如何走出PUA陷阱?
1.PUA对女性受害者会造成哪些影响?
女性是PUA陷阱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害群体,她们受到的伤害不光有身体、物质上的,还有精神生活上的。
第一,PUA陷阱会让受害者人财两失。PUA实践者会等待时机,以资金周转等借口为由,哄骗女方借钱,实际根本不会归还,施行“骗财”。
第二,隐私的披露。被暴露的不止有个人信息,甚至包括裸露的私密照,这将对受害者的名誉和安全造成影响,受害者甚至可能承受莫大的舆论压力和网络暴力,觉得在人群中难以抬起头。
第三,各种情绪问题。在PUA经营的关系中,女性往往产生不安、焦虑、紧张、害怕、甚至崩溃的情绪,对生活感到绝望。
第四,创伤类反应,信任瓦解。被PUA的女性会产生极大的精神创伤,一般表现为后悔自责(例如:我怎么会这么蠢,为什么会相信他?)的想法,贬低自我价值、警觉性增高,睡不安稳或做噩梦、产生一些退缩和回避的行为,尤其害怕社交场合。
2.受害女性可以做什么?
1)收集证据。保留好与对方的聊天短信记录、转账记录;保留与对方的合照及其单人照;收集对方泄露自己隐私的证据等。
寻求支持。如果家人和朋友依然难以给你足够的帮助,你可以向外寻求一些专业服务,如,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正规医院的心理门诊或者是社会心理机构(例如:壹心理)。
善待自己。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3.我们能为女性受害者做什么?
大部分PUA受害者在发现自己被感情欺骗时会产生一种末日和窒息感,如果她们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我们最应该给予她们的是温暖支持的环境,具体可以做到如下:
认真倾听。倾听她的情绪和感受,支持她,相信她,一定不要责备她,并强调这并非她的错。
耐心陪伴。首先对她有足够的耐心,陪她一起慢慢恢复,用“没关系的,我陪你一点点处理和面对”来替代“希望你快点好起来”。其次,当她有任何想去的地方时,尽可能陪同。
联系专业人士。如果你发现受害者的情况比较严重,自己难以应付时,可以为她联系更专业的人士。
05
结语
爱情或者说感情的建立,最本真的样子应该是两颗诚意的心的相遇,技巧只是锦上添花。愿每一位女性都能遇到真挚的爱情,也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受PUA的毒害。
参考资料:
[5]杰克森·麦肯锡.如何不喜欢一个人[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