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一方面,产生了一批依赖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逐渐走向普及,使得行业进入门槛正在降低。据CNNIC数据称,目前中国网站总数已经近百万。在这里面出现了大量的个人网站。纵观中国个人网站的发展历程,不外乎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开始到1996年底,个人主页从无到有的“创业史”。这时期。上网人数才区区10万人,缺乏群众基础。另外,没有专业的主页制作软件,只能依靠手写html代码来做主页,因此个人主页的数量是凤毛麟角。这一时期著名的个人主页有杨震霆(Carboy)的个人主页:“完全上网手册”,以搜集各种各样关于主页制作的信息著称。
第二阶段:1997年初到2000年上半年,个人主页日渐繁荣的时期。网易个人主页空间,对推动个人主页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个人主页出现了两个倾向:唯美和注重主页的特色。这一时期声名卓著的个人主页有,以尤晓东的“东方家园”个人主页(现以演变为“中国金融在线”www.cj99.com),还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个人主页,滕燕的“渔人码头”(benyao.myrice.com),冯飞燕的“豆豆话题”(dodo.yeah.net)等。
第三阶段:2000年初到2002年上半年,“个人主页”到“个人网站”.。从2002年开始,大部分优秀的个人主页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必须考虑下一步的发展。个人主页的商业化运作开始处在摸索、尝试阶段。
第四阶段:2002年到2006年,这个时候出现大量的个人网站或是获得收益,或是被投资方收购。多的收入达到几千万。
二:个人网站成功分析案例
hao123被百度收购的消息传出后,在业界引起一片喧哗与骚动,很多人为此困惑不解,为什么这样一个技术简单、仅仅把各类网址收集在一起的网站能够获得百度的青睐,竟然卖出了5000万外加股票期权的天价。不少人在艳羡的同时,心里还在隐隐作痛,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建这样一个网站,因为从技术上说,hao123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业界能够做出来的人何止千万。
那么,为什么不是IT业界人士、而是一名没有多少技术背景的"业余"人士建立了hao123呢?或许,两位著名的美国信息技术专家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的研究能够带给我们一点启示。
在《信息的社会层面》(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一版)一书中,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认为,在信息社会,技术人员已经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追求技术本身而忽略了技术发展周围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包括人们的行为习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背景材料、历史、普通知识、社会资源等,这些因素"常常以意料不到的方式决定哪些工具有效,哪些工具反而使人受害"。"它们提供了宝贵的对比以及事物内部的恰当关系,它们包含了选择的余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指明了各种选择。它们有助于澄清目的并使目的具有意义。"也就是说,技术必然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倘若信息技术准备兑现其承诺的话,那么工程技术人员就必须将社会环境考虑在内"。例如人们可以将说话内容进行录音、记载、数字化和包装传送,然而当你说话时,聆听者将把你所说的内容置于一个更大得多的环境内。你的外表、年龄、口气、个人背景以及现场情景,所有这些都将影响人们对你说话内容的理解。
不幸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IT精英"也像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所说的那样陶醉于"视野狭隘的设计"而不自觉,成天价追逐的都是技术神话,梦想着通过技术来进行"创新"、"颠覆"、"重构",寄希望于自己的技术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技术至上主义在IT界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很多IT业内人士对这个已经创立了五年、拥有巨大流量的导航网站仍然非常陌生可以证明这一点。
hao123的成功,就在于它的创建者不是IT界人士,因而更容易摆脱这种"视野狭隘的"设计观念的束缚,能够更多的从没有技术背景的普通网络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像许多技术人员那样"隔着一层护目镜来看待社会与社会资源(如果不是完全无视的话)。"
洪波说,hao123的成功,说明"大多数IT业内人士都不自觉地高估了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层次和应用水平",这种"高估",恰恰折射出大多数IT业内人士忽视了互联网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因而对普通人的需求产生隔阂。这正是"大多数"IT业内人士与hao123所创造的神话擦肩而过的原因。
百度老总李彦宏认为,互联网用户的两极:一端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端是导航站的使用者。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导航站的使用率、用户数还会增长,其中有一部分会转变到使用搜索引擎。收购hao123,就是要把这两块最大的互联网人群都揽入自己公司的怀中。
约翰-希利-布朗和保罗-杜奎德在《信息的社会层面》这本书中还说:"展望未来的正确方式不是要向前看,而是要向周围看。"但愿他们的话能够让大家深思。因为即使是在信息时代,技术的逻辑归根到底要服从于人的逻辑。
三:个人网站的优势和缺陷:
个人网站没有前景?很容易让人产生这种幻觉。因为在信奉NO.1的网络时代,个人网站实在太弱小,甚至于不堪一击,但这都不能抹杀个人网站依然存在的商业价值。笔者认为,如果能以强大的号召力,把互补的个人网站联合起来,不知道可以成立多少个门户网站。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人网站还极具潜力。
一、困境
首先,个人网站固有的管理和资金问题并没能得到好的解决。网站虽小,五脏俱全,个人网站少有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验,站长们在自身无法得到提高的情况下无法提供给个人网站所需要的管理能力。资金的缺乏是个人网站的天生的缺陷,资金的短缺依然是个最重大的问题,现在大网站的烧钱计划都要改得好看些,等米下锅的也是数不胜数,再不用说个人网站了!虽然裁员之声此起彼伏,但据有关北京人才交流会统计消息,IT方面的人才依然奇缺,那些懂技术的人向往大网站也就不中为怪了,毕竟在大网站赚的钱和成就感都要比自己搞个网站或者帮别个搞人个网站高得多,这是个人网站的"人才流失"。如此这般,技术上无法寻得突破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媒体的导向让"小弟弟"个人网站成了"靠边站"。媒体把目光毫不吝啬地投给纳斯达克、上市和裁员、倒闭。没有突出的个人网站的出现反过来又制约了个人网站的注意力的提升,个人网站让媒体打不起精神来,个人网站挖了个大墙角都不能引起多大的注意。
第三,网民素质的不断成长令个人网站无所适从。网民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已从简单转向复杂,从感性转向理性,他们从心底里希望网站能给现在的门槛加上垫子,所要求跨和能跨的门槛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个人网站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无法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出路
分析完问题来解决问题,个人网站又如何能赢得未来?
第一,"人才租赁"用以弥补技术上的缺陷。网站的技术是首先需要解决问题。技术的开发阶段是"虎头",技术的维护阶段是"蛇尾",维护相对开发阶段容易得多,从个人网站的财力来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养兵方式似乎太过奢侈,"养兵一日用兵千时"不失为一条解决技术问题的好思路。个人网站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在非个人网站里存在着暂时的人才闲置,就有了供与求,市场由此而生,这种人才租赁可以形成了多赢的局面。人才租赁起源于日本与美国,在大陆还不能称为有大的影响,还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提供人才租赁服务的公司,个人网站可以跨过这个环节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去寻找技术租赁服务,降低了技术成本达到同样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也算是一条可以通向罗马的铿铿大道。
第三,利用时机炒作和联合实现网站市场的推广。站长们可以利用个人影响力还达到宣传的目的,象斗牛士的刘韧,号称IT界第一记者,以其独有的思想性作为宣传手段吸引很多IT写手围绕在他的周围,达到网站宣传的效果。
第四,大胆寻找风险投资。网络经济江河日下,VC们极度谨慎紧缩腰包。似乎个人网站不可能寻得风险投资的注入。事实上,个人网站有也有着大网站无可比拟的优势,"船小好调头",可能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险相对说很低,个人网站的的成本低、转向灵活的特点足以让他们在市场中游刃有余。如果说个人网站是是游击队的话,成功的个人网站就是南斯拉夫人铁托的游击队,在深山密林游击战会令他的敌人抱头鼠窜,而所需要游击队所需要的养分却少之又少。如果真的有好的商业计划,有好的发展前景,还是有可能寻得风险资金的接济!反过来看,如果现在的个人网站还能吸引到风险投资,这个网站一定将会是一个成功的个人网站。
做个人网站难,脱颖而出则更难。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的思想准备必不可少,彭湃的激情更是坚持的原动力,笑到最后的永远是胜利者!
四:网站的盈利模式
。
2.与传统媒体行业的合作,通过网站的增值服务进行收费,例如:凤凰网提供的时事节目收费下载,互联星空的电影、电视节目收费
3.电子商务网站,B2C、B2B。网上销售,会员收费制,或交易额提成,如:当当网上书店、易趣网、阿里巴巴
4.互联网与电信行业的结合,提供短信、彩铃下载等服务,如:蛙扑
5.网络游戏,2003年的中国互联网盈利增长点
6.在线教育类网站,提供E-Learning,如:新东方
7.招聘类网站,收取企业会员费。如:中国人才热线
但我们仍能看到不少网络业务一直都不成功。最典型的是财经资讯网站,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产生持久且大规模收益的模式。笔者觉得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财经网站并没有降低用户享用同等服务所必须的成本,反而使用户在获得海量信息之后失去了方向。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财经类网站上,在博客、BBS这类的网站里,也同样存在。因为没有一个人真正需要海量信息,如果找不到个性化的信息,网络的低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这种网络服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盈利模式:违反规律的盈利模式将被颠覆
即使在眼下的互联网世界里,仍有不少盈利模式背离了经济规律。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线人力资源服务。几乎所有的人才网站都是通过向提供职位的企业收钱来获利的。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中介服务的收益应该来自供不应求市场中的求方。
市场:只有细分市场才有机会
小到只做中国地址搜索的3721,大到全球最大的拍卖网站eBay,所有的网络人感受到了细分市场的魅力。但在未来的互联网上,也许这样“小而美”的自由空间会越来越少,少到迈出一小步,就会碰到微软、雅虎这样的寡头。这是个好事吗?不。因为一家连大规模盈利从何而来都不知道的网站要去跟手头有上亿美元级现金的门户网站比拼时,你能猜出这个游戏的结果是什么吗?
四。就像浙江经济从来没有疲软一样,在全世界网站都惨淡经营的时候,诞生于浙江本地的一些网站正在悄悄地赚钱。靠着借来的几万块钱起家,中途不借一分钱,3-5年内滚动到几十万甚至几千万的规模……这些赚钱的网站中相当一部分经历了这样一种成长的模式。笔记本电脑上门推销。让孙德良印象最深的一次推销经历是这样的:当打开笔记本电脑,把这家企业的产品输入到互联网上进行搜索,立即跳出了这家企业在欧美的客户和竞争对手。本来无动于衷的企业经理立即就坐不住了,马上掏出12000元钱会员费,要求把自己企业登陆到中国化工网上。创业的第一年,也就是1997年底,网站就开始赚钱。纳斯达克的神话来说服我,我也不为所动。我当时的想法是,1分钱的股票,涨到100块钱,这种事情可能吗?即使可能又能维持多久?既然不能赚钱,我就不愿意拿着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企业去冒险。”创业以来,除了几个同学合伙加入自己的企业,拿了几万块钱进来,孙德良从来没向外面借过钱,也没有让任何投资方进来干扰自己的经营思路。但他并没有放弃所有网络创业者的纳斯达克之梦。网络应用三个平台理论:交互平台(通信、交友、娱乐)、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和商务平台(支持各种交易)。
1、SP手机短信收费(sina短信、空中网、联众世界等)
互联网与电信行业的结合,提供短信、彩铃下载等服务;现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主要的盈利点;门户网站、娱乐性网站以及专门为短信提供内容服务的sp是主要的受益者。
2、I网络游戏(盛大、三大门户、金山、联众……)
网络游戏是利用Tcp/ip协议,以Internet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
3、搜索引擎(竞价与排名)
5、D、EC(电子商务)潜力
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活动。电子商务(EC)主要包括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电子资金转帐(EFT)及INTERNET的主要技术在个人间、企业间和国家间进行无纸化的业务信息交换。2005年被大家一致喻为电子商务元年。(如alibaba、hc、卓越、当当、ebay、sohu商城、一拍……)
6、招聘类网站:如51job、chinahr、zhaopin7、旅游与票务在线,如携程、e龙、中演票务、金色世纪等
8、E-learning(在线教育):如新东方、网络教育学院
10、信息内容收费(简历库、赛迪网、中汇网、cnnnic、chinalabs)
网络媒体信息内容收费模式有三种操作方法:第一种,新闻和信息内容打包向其它网站或媒体销售;第二种,用户付费方能浏览网站;第三种用户付费进行数据库查询。
11、服务功能收费(中企网、新网、万网、中国频道、新网互联)
域名服务、网建、电子邮件、主页空间、主机托管、租赁服务、内容定制、专业咨询、网上业务。
12、ISP(网络接入)
网络接入最大的经营者是电信和广电两家。也就是说,电信传输网络和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技术和市场规模决定了目前ADSL和CableModem的消长。
13、宽带新服务
宽带的发展带来最现实的盈利,电视、在线游戏和影视作品的在线观看及下载活动。
14、商务咨讯
通过提供专业的商业情报获取利润。
15、利用"社会性网络"建立网上交友网站,以诚信为基础实现"通过朋友认识朋友",让用户通过互联网拓展现实社交圈。以虚拟社区为核心提供收费服务--一种新兴的探索中互联网盈利模式。
五:运营网站的定律
250定律
拉德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克理斯说:认真对待每一个访客,如果一不小心遇上有感染力的访客,那是很棒的一件事。
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产品,又第一个淘汰自己的老产品。
克理斯说:借鉴别人优秀点子的时候,试着再加些自己的想法进去,一旦有了独特的、有吸引力的内容,跟风也会带来成功。
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马太效应
《新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
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克理斯说:小的细节一旦注意到了,不用马上去做,先记下来,把大局掌握好了,再来优化它。
彼得原理
劳伦斯.彼得认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邦尼人力定律
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牛蛙效应
把一只牛蛙放在开水锅里,牛蛙会很快跳出来;但当你把它放在冷水里,它不会跳出来,然后慢慢加热,起初牛蛙出于懒惰,不会有什么动作,当水温高到它无法忍受的时候,想出来,但已经没有了力气。
克理斯说:不安于现状,当你投身于internet,你会不经意发现更多的机会,别放弃思考,至少我是这样。
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克理斯说:把自身做强,是关键。
六:怎样把你的网站转化为商业网站
2:原创性(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与别人有所不同,这是一个网站异军突起的关键;
3:赢利性(有可见的赢利模式):生存,是网站的首要目的;赢利,是网站生存的前提;其中第三点尤为重要,在过去,网站都只是片面地追求访问量,忽视了网站最根本的“生存”问题,所以产生了太多太多的泡沫。如何将眼球的注意力转换成价值,这是现存的商业网站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当个人网站商业化后,也无可避免地要面临这个严峻的考验。
个人网站如何向商业网站转型首先,要明确个人网站与商业网站的区别,做好充分准备:
③团队:商业网站需要更为完备的人员组合:领导+管理+财务+技术+设计+编辑+市场,而非象个人网站一样靠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
④管理:高效、规范,是商业网站所必须的管理模式,小作坊式的松散的管理模式只会导致失败;
②竞争者调查:确定你的潜在竞争对手并分析本行业的竞争方向,形成战略伙伴的可能性,谁是潜在的盟友等;
③财务分析:量化网站的收入目标和战略,详细而精确地考虑实现这个网站所需的资金,包括对网站的价值评估;
④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商业计划;
总之,你现在已经跳进了商业网站的汪洋大海,此时此刻,只能送你八个字: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1、个人网站可能不采用松散的管理模式吗?如严格的正规化管理是否可能?假如大家认为松散而不规范的管理可以比严谨而规范的管理创造更多的价值的话,那么,社会上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既然已经确定将你个人网站向商业网站转型,那么严格的,正规化的管理就必不可少。个人网站能否成功向商业网站转型,很大程度,就是要看他能否摆脱个人网站时期的小作坊工作模式。
4、当你的个人网站充满危机和弊病时,当你的个人网站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更大的规模时,你会选择死气沉沉的维持直至没落,还是想方设法寻求更好的更适合发展需要的道路?无论是个人网站也好,商业网站也好,只要是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网站,大多数人都会象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希望他可以更好地,长期地的发展下去。但是,要清醒地告诉自己,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有不断扩展和延续的必要。哪怕是最优秀的网页设计师,也不可能做出象蒙娜丽莎那样经典而永恒的作品。Carboy的完全上网手册、兔子的渔人码头、边城浪子的回声资讯,这些纯纯粹粹的的优秀个人网站,已经成为了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经典;华军的软件园、黄金书屋,已被招安收编;热点男孩、飞翔鸟的裂变,高春辉在金山卓越的一进一出,有人就此得出了"互联网告别个人网站时代"的结论。其实,我们或者尝试换一个角度去想:适时的放弃,或许能得到一个更长足的进步。
5、如果实现商业化,那么原有网站成员,无论功绩大小,无论多久不参与网站工作,都应该如何处理?刚才说过,这是个人网站(或者更确切说是个人合作网站)向商业网站转型的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我的建议是,要么一开始就将网站的所有权收到一个人手上,要么就白纸黑字的明确各人所占的股份。如果这个问题不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解决,问题只会越滚越大,到最后闹个不欢而散。在确定这个网站所有权的过程中,必然需要有人妥协、让步,而当出现明显的不满甚至争吵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就劝你及时退出,因为矛盾已经出现了,这个网站必然注定会失败的。
7、个人网站到底有没有商业化可能?有是有,但成功的例子不多,试想一下,现在中国的个人网站何止百万,但真正能转到商业网站的能有几个?
简单的过程是:1.理清概念:明确个人网站与商业网站的区别;2.市场分析:确定网站有足够的商业价值;3.撰写计划:制定详细的商业计划;4.计划实施:到了这一步,只能送你八个字--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9、如果不实现商业化,个人网站到底有没有其他出路?为什么个人网站一定要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