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知名婚恋网站出炉了《2011中国人婚恋报告》,其中一项调查结果颇令人吃惊:受访的5万多名单身女性中,有超过5成的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适合谈恋爱。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单身女性看来,月薪4000元是谈恋爱的“起步价”。
众所周知,爱与被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平等的权利,这与收入的多少、职位的高低无关。如果恋爱的第一步就计较物质经济而忽视情感共鸣、性格涵养等内在因素的话,这种人生的缺憾是再多金钱也无法弥补的。当然,人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恋爱自然需要开销,适度考虑物质条件也无可厚非。谈恋爱究竟需不需要“起步价”?是现代女性拜金、虚荣,还是现实逼仄、大势所趋?不少读者有话要说
谈一场“经济适用”的恋爱
这是个没有隐私的年代,社会就像是一个大秀场。晒工资、晒福利、拼爹妈、拼老公……似乎幸福就是要建立在别人的各种“羡慕嫉妒恨”之上。在人们眼中,恋爱也已不单单是两人之间的情感修行,还得在物质催化剂的“浇灌”下,才能结成正果。而拥有一个有钱又肯为你花钱的男朋友,也成为一个女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其实大家都知道,通往爱情的道路并不是用金钱铺就的。男孩们大可不必把女孩想得过于拜金,不要让金钱成为获取爱情的唯一筹码;而女孩们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或议论,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最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这个人是只能满足你一时的虚荣,还是能够相守一生。啊嘟
何必言钱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来没有听说过恋爱有“月收入准入门槛”,难道没有钱就不能恋爱?人类历史上,因为讲究金钱地位而酿成的爱情悲剧何其之多?文学作品对这类悲剧的描写更是数不胜数:《西厢记》里的张生因为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不能跟两情相悦的崔莺莺结合;《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梁山伯因为钱财比不上马文才,只能同祝英台赴阴府化蝶双飞……恋爱如果视金钱为上,实质就是封建糟粕的门当户对,人类婚姻史的发展证明这样的爱情必然以悲剧落幕。
涓生和子君“裸婚”的悲剧
“月薪不足4000元,没有资格恋爱结婚。”作为过来人,我举双手赞成这种说法。
有人说,上世纪“50年代爱军人,60年代爱工人,70年代爱英雄,谁爱钞票是狗熊”,那时的年轻人恋爱不花钱。这是胡说!那时,我们的生活确实比较清苦,比如我吧,爹妈生养了7个子女,我每月拿到工资后,留下饭钱,其余全部上交给父母,帮衬养家糊口。她家更穷,母亲独力抚养6个子女。我曾读过鲁迅的《伤逝》,知道涓生和子君“裸婚”的悲剧,我这恋爱会有结果吗?
一天,服装店新到一款“的确凉”女衫,这在当时实属奢侈品。我用刚领到的一笔稿费为她买了一件,我至今都记得她拿到衬衫时的高兴劲儿,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更加深厚。
从这件事开始,我深刻地认识到钱在恋爱中的重要作用。“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没有“木瓜”和“琼琚”,何来“永好”?古人尚且知道礼物在恋人之间的重要性,现代人岂会不懂?即使那时的生活再怎么清贫,恋爱花钱也属必需,进公园要门票,进电影院要戏票,逛马路累了乘车要车票,吃饭要买单……既然恋爱了,就得花钱。可钱又从何来?那时摆地摊要被抓,捡垃圾换钱要被抓,连农人担着自留地里种的蔬菜卖都不允许。幸亏那时稿费高,我勉强会摆弄几个文字,但写稿只能“地下”操作,不然,每周“民主生活会”上,“不务正业”、“白专道路”的“帽子”漫天飞。为了命中注定的她,我顶着压力千方百计赚钱。我比史涓生幸运,没有遇到局长儿子的赌友雪花膏,恋爱道路总算少惊无险。
金钱不是爱情的全部,但爱情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子君和涓生勇敢“裸婚”后,待到穷得连宠爱的小狗都养不活时,爱情也就走到了尽头。“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今社会鼓励创业,提倡致富,凭年轻、凭本事,多挣一些钱,讨恋人欢心,为自己高兴,让父母放心,多好!黄顺福
恋爱花销变大了
虽说男人在约会初期不能太看重金钱,但就咱这种“未必能和一位姑娘连续约会2次”的“硬件”水准,难免要精打细算。比如说,首次约会通常会选择在咖啡店、茶餐厅。三四年前,鄙人刚踏上相亲道路时,普通茶馆里最贵的一壶茶也不过50多元,可近几年“蹭蹭”地往上窜,88元、128元……要想在姑娘面前不丢份儿,还得选择其中价位较贵的茶品。光喝茶显然不够,必然还要点一些小吃、水果之类,花费就又增加了。至于“包间设最低消费”这种门槛,更是见怪不怪。每每相亲约会,我心中关乎“费用”和“诚意”的纠结就如同一场阋墙之争,不出动几张嫣红的“毛爷爷”,是无法平息纷争的。
对一个真心想恋爱的人来说,在各种节日纪念日送姑娘礼物也不能少。几年来,我送出的毛毛熊足可组建一支“突击队”,而这些半人高的毛毛熊价格也从几十元钱涨到了100元以上,偶尔在网上看到几个便宜的又不敢买,怕是货不对板、做工粗糙,或是塞了黑心棉的。
可见,这恋爱还是得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勤保障”。若是口袋空空、囊中羞涩,堂堂男子汉约会时自然矮三分,还不如不谈。鄄邶
心思>金钱
又近情人节,玫瑰花价一路看涨,让恋爱成本也水涨船高。想起和老婆谈恋爱那会儿,我尚是象牙塔里的学子,为了在情人节向心爱的姑娘示爱,囊中羞涩的我在省钱的大前提下,很是花了一番心思。
现在,我们的儿子已经2岁了。每当回忆起这段浪漫的情事,她总说:“没后悔认识你这个‘经济适用’男。”
金诗南
■众说纷纭
一楼:生活是需要浪漫的,浪漫是需要花钱的,但是更需要花心思。如果只有钱,没有用心,一切都是“白搭”。夏语
二楼:有钱才能谈恋爱,这不怪女性势利,只怪现实逼人。当她的小姐妹拎着LV包出入高档场所,你却只能带她在免费开放的公园里散散步,谈些不切实际的未来,作为男人,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吧!马甲灰来灰去
三楼: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感情当然需要“成本”,这“成本”当然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不付出,哪有收获?
付迩
四楼:不说配不配谈恋爱,单说适不适合,女性在择偶时对男性经济收入要求工资4000元算高吗?以上海地区的年平均收入来计算,月入4000元的“门槛”其实只是一个相对正常的期待,对大部分人来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阿拉蕾斯缇
五楼:“月入4000元才配谈恋爱”本身是对《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的误读,女性在择偶时对男方的经济状况有适当预期无可厚非。男人在择偶时强调女人外貌,又将女性在择偶时对男方的经济期待看作是“势利”和“拜金”,只能说是“失败者”的心态在作祟。大封筝
六楼:经济实力越雄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个人能力越强,这样的男性能为对方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保障,更受女性青睐理所当然。我是刘刘
七楼:如果对方爱你,就算吃尽苦头也会跟你走的。但有些人却要看对方的工作、家境来决定爱不爱对方,是何等的滑稽,更是对爱的亵渎。爱情,就是两个人心灵的契合;婚姻,就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契合。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专注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