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统计了离婚纠纷的不同年龄分布,虽然当前依然是80后夫妻位居第一,达到67.8%,但与往年相比,90后占比迅速攀升至11.8%,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从婚姻的稳定性看,婚龄510年的离婚诉讼当事人占比最高,为38.1%;紧随其后的是婚龄3年以内的,占比为19%;婚龄超过10年的,占比为17.5%;婚龄3-5年的,占比为13.5%。值得注意的是,婚龄3年以内的离婚诉讼当事人中,近半数为90后。
白皮书分析认为,90后选择离婚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一是90后成长环境相对单纯优渥,对婚姻质量要求较高,对婚姻容忍度下降,遇到问题直接选择离婚的较多;二是90后大部分未生育子女,牵绊较小,提出离婚的顾虑也少;三是90后成熟度不足,尚缺乏解决家庭矛盾的经验和能力,矛盾容易激化走向离婚。
律师接触的不少90后当事人,普遍具有思想自由、敢爱敢恨的特点。一些90后认为,不合适的婚姻是对双方的消耗,不如放过彼此重新开始。有子女的家庭,年轻夫妻对待离婚的态度也与上一辈不同。他们不赞同父辈为了孩子隐忍不离的婚姻观,不愿意让孩子在充满争吵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矛盾确实不可调和,倾向于和平分手,保持良好关系,分别给予孩子充分的母爱和父爱。
沉迷游戏,离婚新事由
婚姻纠纷中,当事人选择诉讼离婚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皮书统计显示,2020年因家庭生活琐事产生矛盾选择离婚的案件占比34.9%;因一方或双方家暴、出轨、婚外情而离婚的占比17.5%;因双方长期分居感情恶化的离婚案件占比11.1%;双方缺乏沟通、难以沟通、感情淡漠最终走向离婚的占比7.1%;因其他原因起诉离婚的案件占比4.8%。
从现有数据来看,由于家庭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双方未能妥善处理进而离婚的情况最为常见。通过分析离婚判决中的当事人自述,白皮书发现,“沉迷游戏”“不注重形象”“不管家”是新出现的事由,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都可能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一对年轻情侣相恋多年,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双方的感情基础很好,然而从女方怀孕后,矛盾日益增加。男方工作繁忙,闲暇时以打游戏为主,欠缺和女方的沟通交流,却和游戏里的网友聊得火热。女方孕期得不到男方的关心,还被嫌弃家务没有做好。尤其是在女方遭受亲人病故的打击时,男方没有及时安慰,彻底伤透了女方的心。尽管多方劝和,女方仍坚决要求离婚,最终走上法庭。
90后的成长伴随着电子游戏的发展,他们成家立业后,游戏仍是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但沉迷其中容易引发家庭矛盾。与破坏婚姻的出轨行为相比,沉迷游戏看似小事,但如果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日积月累之下很容易使夫妻一方丧失对婚姻生活的信心,以离婚草率收场。
常言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婚姻里最美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我陪你”。好的婚姻,需要因爱而生的协作和白头偕老的陪伴。
新型财产增多,奶爸带孩子增加
财产和子女抚养权始终是离婚纠纷的焦点,90后也不例外,但又有些独特之处。
另外,许多家庭不仅拥有可观的有形资产,还拥有许多无形资产,如著作权、专利权等,以及虚拟游戏账户、游戏货币等新型财产。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离婚诉讼中出现了高端摄影器材、二次元手办等极具个性化的新型财产。这些不断出现的财产类型,增加了夫妻离婚时进行财产分割的难度。
在过去争夺抚养权的官司中,对孩子了解更多的往往是母亲。然而年轻家庭中,父亲对抚养子女的感情和精力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有的争夺抚养权案件中,父亲对孩子的饮食情况、过敏源、日常作息等生活细节如数家珍,手机里保存了大量孩子的成长瞬间,真挚的父爱令人感动。
男大女小,婚姻更稳定
在大多数人看来,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年轻人更容易擦出爱情的火花,然而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同龄夫妻的婚姻缺少一点稳定性。家理律师事务所2020年处理的案件,离婚诉讼中双方年龄差1岁以内的当事人占比近50%。
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首席律师易轶认为,传统的“男大女小”的婚姻具有相对稳定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男方比女方大58岁的婚姻更牢固。一方面,男性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成熟度比同龄女性低,年龄大的男性更匹配,有利于家庭和谐。此外,从经济状况来看,一般情况下,经济能力和年龄成正比,新婚夫妻具有一定经济储备时,家庭面对的经济压力小,矛盾也会减少,相对而言会比较稳定。
白皮书统计的是婚姻纠纷数据,目的是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帮助人们解决婚姻中的困惑,作出更好的抉择。易轶律师认为,2021年《民法典》实施,新确立了夫妻共债共签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以审慎的态度回应了婚姻家庭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年轻的家庭来说,在法律中寻找解决婚姻问题的规则,在践行规则的过程中成长,是一条通向幸福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