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主要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建立和强化成长型思维模式更有利于个人全生命周期的进步成长,并取得因努力而收获的成功。
一、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有一句最简单的表述来定义: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从科学实证中得出的生理结构变化表明,人的大脑在一生中都可以发生转变,大脑在遇到挑战的时候会形成新的神经元连接。从生活中的各种案例中发现,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也可以通过指导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建立和强化成长型思维模式,首先就是从观念上认可人的能力是可以变化发展的。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
这些观点都与固定型思维模式截然相反,固定型思维模式更看重人的天赋,并认为智力水平或先天禀赋已经决定了你大部分的能力水平,在某个领域擅长就是擅长,不行就是不行,努力学习也是徒然。
二、需要警惕的几种观念
一是“只有缺乏天赋的人才需要努力”。书中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做例子,认为这个故事容易让人们误以为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当有天赋的人失误时,后进者才有机可乘。我们更应该把焦点放在努力的重要意义上,无论是否有卓越的天赋,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其作用甚至超过天赋。
二是“轻易贴标签、下结论”。这是人们很常见的认知误区,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容易因此而造成误会或错失良机。某个人在某个时点作出的某个行为而产生的观感,我们就此下结论并贴上固化标签,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某个人的延伸认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是“非此则彼非黑即白”。虽然书中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一种是固定型,但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维模式。两种模式也并非要水火不容,理解每个人都拥有固定思维模式人格的事实,有助于生起对他人的慈悲心,体谅对方的难处。避免对立也有助于接纳自己,不因为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存在而感到自卑痛苦,平和理性看待自身的情况。
三、对教育孩子的启发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段话做结尾,说的非常好。“无论是在商界、体坛、婚恋关系还是亲子教养中,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都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我们面对失败时的复原力,面对挑战时的承受力,面对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事业时付出努力的多寡。这种思维模式标志着一种诚实的态度,因为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偶然得来的成功并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