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触犯刑法的那一刻,董某追悔莫及。
通过“卖卡”,董某赚了500元,虽获利不多,但他已触犯了刑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帮信犯罪案件为何多发
犯罪的帮助行为通常作为共同犯罪进行打击,将其单独定为一种罪名进行打击的较为少见。确立“帮信罪”的考量,主要是基于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以及帮信行为不同于传统共同犯罪的特点。
所谓“卡农”,是提供账号、手机号的人,处于犯罪链条的底端,与上游间隔多个层级,实际并不直接参与诈骗、赌博等犯罪,因而又被称为“工具人”。“卡商”则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各地收购银行卡。赃款到账后,他们通过网购、转账、证券、虚拟货币等方式,把钱迅速分流到多个二级银行卡里,再从二级卡分流到三级卡。整个链条长而复杂,很难追溯至真正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帮信行为割裂了信息网络犯罪分子与被害人的联系,阻碍了侦破工作开展与涉案财物追回,危害性极大。”栾广萍说。
难以追溯的犯罪链条,加之上游电信网络犯罪者多在境外建立基地,难以抓获,已到案的帮信行为人往往无法以上游犯罪的共犯处理。为了避免无法定罪,以“帮信罪”作为兜底罪名,就成了斩断链条、打击此类犯罪的一条治理思路。
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网络犯罪解释》”)。时任最高法研究室负责人表示,互联网犯罪分工相当细化,逐步形成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这是网络犯罪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司法解释对“帮信罪”设置较低入罪门槛,有助于实现对网络犯罪的全链条惩治。
涉案人员低龄化现象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生甚至由最初赚取佣金的“工具人”,演变为拉拢、招募、组织下线的“牵头人”。
除在校学生外,最高检报告指出,从帮信犯罪起诉人员年龄看,低龄化现象突出,30岁以下的占64.8%,18至22岁的占23.7%。“帮信罪”是法定刑三年以下的轻罪,但由于有了犯罪记录,这些触犯刑法的年轻人,无疑会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面临沉重的隐性成本。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这类主观恶性较小的“工具人”,是一大难题。
2021年10月,上述周某、赵某和蔡某三人的案件从警方移送到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对帮信罪的政策总基调趋严,但三人是在校大学生,特别是赵某、蔡某属于受蒙骗办卡,本着对在校学生“惩戒与教育结合”的精神,检方没有直接起诉,而是进行了类案研究。
2022年3月,这个案子出现了转机。“两高一部”印发《关于“断卡”行动中有关法律问题适用的会议纪要》,明确要求注重宽以济严,对于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特别是其中被胁迫或蒙骗出售本人名下“两卡”,违法所得、涉案数额较少且认罪认罚的,以教育、挽救为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确保社会效果良好。
最终,检方对蔡某、赵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相对不起诉,是因为情节轻微,虽然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综合全案情节,符合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法律规定,对他们人生的消极影响将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承办检察官说。
积极应对轻罪微罪增多的挑战
“帮信罪”多发,更深层次的背景是犯罪结构的变化。
2020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1999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6.2万人降至6万人,年均下降4.8%;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占比从45.4%降至21.3%。与此同时,新类型犯罪增多,危险驾驶罪取代盗窃罪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增长19.4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增长34.6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增长56.6倍。
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风险和新型犯罪,1997年刑法全面修订至今,罪名从412个增加到483个,其中多为轻罪微罪。著名刑法学家储槐植认为,我国刑事法网的进一步严密以及轻微犯罪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上升,是我国刑法结构从“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发展、转变过程中呈现的具体现象。
社会治理的配套机制,是否做好了应对轻罪微罪的准备?
“‘帮信罪’作为轻罪的典型代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成为‘口袋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刘艳红认为,应采用实质出罪的方式,意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认定为犯罪,避免打击范围过大。她指出,泛化的打击模式不仅无法实现犯罪预防机能,反而会浪费并分散司法资源,导致有更大社会危害性的网络犯罪行为的扩张。
刘艳红建议,面对“帮信罪”所处的复杂环境,需根据客观处境的不同调整刑法规制模式。而这种优化处理后的模式,可以供其他类型的轻罪治理进行参照。
“帮信罪”案件大幅上升后,司法机关先后发布多次司法解释,对入罪标准进行更加明确的指导和限定。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通过,更多规定了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防控责任。针对帮信行为,该法设置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衔接,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些犯罪情节较轻的行为人,不再由刑法进行处罚。
“当前,许多国家都面临大量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置难题。”黄太云表示,一个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深入剖析动因,综合施策才是根本解决之道。一些轻罪微罪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主要由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原因引起,而这些都在刑罚的管辖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