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还有社会和谐稳定。
一、我市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目标:建立起学校0-18周岁学生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主要内容:
1.家长学校建设
2.家校沟通活动
3.家委会建设
4.心理健康教育
5.婴幼儿养育指导服务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县市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从当前形势看,国家、省、市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今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第一次长篇幅提到家庭教育,并将其纳入公共服务范围。但部分县市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领导重视还不够,我市自2002年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至今,仍有学校对家庭教育工作任务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实际,成效不明显。部分学校校长只是将其挂在嘴上,没有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没有拿到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上来认识,应付心态突出。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无机构、无人员;一年4次8课时家长课程落实不到位;一年到头不开一次工作会议或年会;家庭教育教师不受重视,职称评定中体现不出来,工作考核中无表彰制度等有效激励措施,不能形成有人干事、有钱干事的良好局面。
2.学校家教总协调员制度落实不到位。
抓领导、领导抓。学校家教总协调员制度是我市在全国家庭教育领域的创新之举,也是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核心。总协调员是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直接领导,但当前我市部分县市区、学校对家教总协调员由谁干、干什么、怎么干不明白,学校家教总协调员随意变动,队伍不稳定,顶替应付检查现象突出,没有真正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有能力、敢负责、敢担当的人来担任,这是影响家庭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3.家庭教育梯式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
我市原有亲子共成长讲师团、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等6支队伍,后来我们又组建了总协调员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共有8支队伍,但是县市区对梯式队伍如何选拔、如何培养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有的县市区、学校已经出现断层。
4.家长学校建设有名无实。
5.家校沟通活动效果差。
部分学校未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展开调研,未从家长职业成分、文化程度等角度考虑,简单以开放日、通报会等活动代替,多是流于形式。家长掌握育子经验,提升家庭教育自身能力方面实际效果不明显。此外,我市举办的爱家系列、书香之家、践行家风家训好少年等活动还存在指定上报的现象,存在明显的渎职行为,学生及家长知晓率不高,覆盖面不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6.家委会地位、作用发挥不好。
家委会建设是我市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四会一核心一章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部分学校根本没把家委会建设放在应有位置,无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施,甚至连落脚喝水的地方都没有,学校家委会作用发挥不好。三级家委会不健全,好多学校只有班级家委会,年级、校级家委会有名无实,还有学校的家委会主任是校长们或办公会选定,未走民主程序,没能选出有能力、志愿服务意识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担任,学校家委会从未参加过校务会议,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无从谈起。
7.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滑坡趋势。
部分县市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固定,原先配备的教师也挪作他用,待遇不落实、活动不开展等问题突出,导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较多,特别是最近几例因青春期问题而发生的悲剧令人痛心。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市级示范性心理辅导室自身建设力度不够,大量设施设备长期闲置、落满灰尘,也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带动作用。
8.婴幼儿养育指导服务工作重点不突出。
婴幼儿养育指导服务工作是当前学校0-18岁学生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内容为向0-3岁孩子家长开展公益活动、普及养育知识,不是简单的举行开放日、亲子活动等。
三、改进措施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十几年来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但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很快就会被人超越,先进优势就会不明显,这就是不进则退的道理。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梳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工作思路,为什么要求我们至少开一次工作年会一样,只有总结才有提升,才能改进工作,在总结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提升工作。连年会都不开还说重视和努力工作那是不可能的。
3.保障有人干事。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借督导之机积极推行科室建设(仅有寿光、潍城、昌乐、青州等几个落实,大部分没落实好,工作中遇到困难的,及时向局党委提出工作建议),认真落实学校家教总协调员备案制度,探索建立起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县级、校级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保障有人干事,防止出现“校长一动,人员一调,无人干活”的现象发生。我市家庭教育梯队包括家庭教育专职和兼职教研员组成的教研团队、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组成的“亲子共成长”专家团、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的“亲子共成长”讲师团、学校班主任为主体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遍布各级各类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社会各界关心家庭教育的人士组成的家庭教育社工志愿者队伍、两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及家庭教育工作总协调员等8支队伍。这其中,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总协调员队伍是核心力量,要建立数据库,并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有效提升协调员队伍整体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培养本地区的家庭教育种子教师队伍。县市区也要认真做好市县名师工作室、总协调员和种子教师梯队建设,防止出现工作断层。
8.扎实做好婴幼儿养育指导服务工作。婴幼儿养育指导服务工作是当前社会需求强烈的一项工作,我们要明确工作重点就是公益知识普及,教育0-3岁家长科学育儿。帮助家长培养出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的孩子,不要偏离主题。我市每年花费10多万组织人员外出培训,培养骨干教师,不能回来后就不了了之。从今年开始培训人员要建立档案库,县市区要以参培人员为主组建公益普及队伍,真正让我市广大婴幼儿家长受益。发挥好网络新媒体作用,积极发挥卫生、防疫部门的作用,不断扩大婴幼儿家长受益面,真正把科学育儿知识及时便捷的送到家长手中,这也是为我们学校幼儿园发展打基础的。这个工作今年我们也会加大巡查督查力度。
9.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一是今年办公会已同意我市继续实施家庭教育示范校(园)评选,我们将把总协调员制度落实、健康教育教师稳定、加强家校共同效果和家委会建设都纳入评价,对家庭教育总协调员、家委会工作、心理健康教师待遇不落实的一票否决,不准参评这些市级荣誉。二是从今年开始,这些工作将纳入政府成果奖和家庭教育示范校评定条件,进行重点推进。对县域内要考虑0-18周岁学校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的问题,建立总协调员考核制度。三是开展合格家长、优秀家长评选,继续做好书香之家评选等一系列表彰活动,在当前全国大力压缩评选表彰的基础上保留这些项目,这是对我们工作的重视,我们要重视这些手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