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忧无虑的老人反而更爱折腾子女?

最近,很多人都在谈这个老龄化社会,有眼光的人看到的是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服务经济价值,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到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反而是倒贴钱还找罪受,谁家还没有个老人,很多人从孝顺熬成了不孝,多少人应征那一句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那些无病无灾的孤寡老人,其实大多数老人晚年生活并不算幸福,但是老年人和子女的家庭格格不入却是非常现实的。

第二类老人就是典型倚老卖老爱作,你要说她精神有问题吧!可她的精神状态比年轻人都要好,但是这种老人非常自私自利,不知道大家看没有看过《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这类老人只会一味的向子女索爱,但是从来都不会顾及子女的感受,这类老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作,总是希望全世界都围着她转动,对子女的占有欲特别强,特别是老太太这样的,大多数都是非常讨厌儿媳妇的,老太太一般都是子女家庭的矛盾制造机,儿子和媳妇因为她的事情闹的越凶,她越是开心,无论儿媳妇对她多好,她永远都不会满足,永远都在挑毛病,只要感觉子女离自己太远了,有几天不见了,马上就装病非要去住院,这样子女才能听她鞍前马后,一次两次时长月久的,子女就开始不信了,总之她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子女相信她,动不动就是头晕脑胀晕晕欲睡,全身酸痛走不了路,带去看医生吧!也没检查出什么毛病,总之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让子女照顾她,这个照顾可不是生活起居这么简单,而是心里需求精神上的温柔体贴,如果子女一不小心冷落她了,她会想尽办法找事情让子女受罪,精神世界的写照就是,子女必须保护我,照顾我,谅解我,而且还不能抛弃我,必须宠她一辈子,就像一条赖皮蛇一样。

可能看到!很多人认为我们中国老人很怕死!太矫情了,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现在的医疗条件变好了,接受各种信息很全面,就很容易自己断病然后就是疑病,动不动要看病问医生,也是累坏了很多子女,但是没办法,毕竟是自己的父母,即使知道她是故意找茬甚至无病呻吟,可能很多人会问,别人家的父母70岁还在卖菜捡瓶子,你70岁没有经济压力也不用去工作,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身体健康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就是有这么多不用去干活的老人,每天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还是不满足还是会去折腾子女,甚至破坏子女的家庭和睦,关键这样的老人普遍都长寿,而那些生病都忍着不敢告诉子女,怕给子女带来经济压力,生活特别简谱处处体谅子女的不容易,这样的老人却都非常短命。

其实,爱折磨人的老人,多数家庭是没有办法很好解决的,遇到事情只会大声吼以此警告老人,换来的只有变本加厉,要顺着她们换来的又是子女的难受,她们共同特点,内向,胆小,敏感,不会独立生活,精神和生活过度依赖子女,等到另一半去世了,完全就茫然了,每天都需要子女的陪伴和帮助,心里才有安全感,她们干的很多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无时无刻都在提醒子女要体谅自己爱护自己,这样的老人的确让子女非常讨厌,但是她们大多数人的过去都特别不好,所以导致她们晚年的精神处于癔症的状态,如果她和你说,乱讲一通,你对她特别不耐烦不细听,冷淡回答到我知道了,你不要说了,等,反而会让老人伤心,感觉到被无视冷落了,这样老人会有仇恨心里变本加厉的折腾,也不能事事顺着这样的老人,孝顺也要有度,想办法找回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当然真的非常的难,不精通心理学真的搞不定的。

THE END
1.人到晚年该不该向子女交底?新闻中心“对于我和老伴儿而言,不早了。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应该提前给孩子有个交代,防患于未然。”梁老先生说,令他欣慰的是,儿女对于家底多少并不计较,反而相互谦让,尊重老两口的意愿。 应懂得把握时机,学会做智慧老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是否向子女交底是多数老人无数次想过的问题,而最终是否和盘托出,与子女是否靠谱、子https://news.lyd.com.cn/system/2024/12/02/032473472.shtml
2.《老人与海》读后感3000字(精选10篇)《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这本中篇小说是根据对海明威有救命之恩的老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经历改编,老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是小说中老人的原型人物,书名几经修改,起初名为《 现有的海》。小说模糊社会背景等等因素,删掉枝节,着重描写人物的个性和故事情节,人们评价它是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pcnxbm.html
3.你身边是否有患老年痴呆的老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隔60年,77岁的痴呆老人夜会初恋 “ 原来是丈夫在外面有了人,她没有闹 ” 这是我一个痴呆嫂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和爱情有关的悲剧故事。 老年痴呆的典型症状就是记忆力减退导致的认知障碍,很多人很多事,一走一过就忘了,甚至连自己的家人、儿女都不认识,可我这个嫂子竟然在全家人找翻了天的夜里,自己打车夜会https://story.hao.360.cn/topic/KAXZQEfsNHGDOj
4.《拾碎归仓》八议论篇颐寿漫谈萧维良先生文集很难想象一个放弃对生身老人尽孝义务,拿老人当包袱甩的忤逆之辈,会终日心如止水,生活快乐。 纵横观察,许多老人亦如我那岳母一样,一辈子操劳持家,恩育后代,毫无恃功邀赏式的非分要求,对儿女晚辈一如往常,多予理解,和体贴,支持儿女成就事业。遇事先考虑到儿女晚辈的难处,凡能尽其自力,便减少为儿女晚辈增添麻烦。http://www.xywq.com/grwj_article_show.aspx?id=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