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映射了现实中的很多家庭,有太多的夫妻为了孩子而选择互相隐忍,到最后一家都不得幸福。
特别是到了每年高考季六月,从高考后开始,离婚申请比高考前高20%。
为什么夫妻会选择高考结束之后扎堆离婚?无非就是为了孩子。
不想孩子在关键时刻因为家庭破裂,而分心难过无心学习,一些夫妻即使关系再不好,也要努力维持表面上的和睦,直到高考结束。高考结束了,这出戏也就停止了。
孩子高考完就离婚,仿佛成为了破碎家庭的约定俗成。
之前看过《奇葩说》,里面有一期的辩题就是:
「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我们会为这样的责任感动容,却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悲情。
很多要离婚的父母都会有一种“掩耳盗铃”般的思维,觉得只要隐瞒的好,孩子就不会知道,也不会伤害到他们。
但现实是这样吗?真的未必,小孩子对情绪的感知其实是很敏感的,小时候我虽没有正面看到我父母吵架,但有时候饭桌上僵硬的气氛足以说明问题。
生活中的小矛盾小孩子尚能感知到,更不用说围绕离婚带来的争吵。
大人以为自己掩饰的很好,其实孩子早就明白了一切。
这种伪装的完美家庭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都是输家。
一个心理学教授做了大量的调查后发现:与离婚相比,父母相互攻击对孩子的伤害更大。有个网友就说她看了好几年父母吵架,她拼命地劝爸妈离婚,结果直到她工作父母都没离婚。
她不理解,她开始恐惧婚姻,会交男朋友,但一谈起结婚的事情就格外排斥。
而她的父母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互相将就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
忍受着痛苦,却换来孩子们对婚姻的绝望,对孩子来说更残忍。
前面有提到《女心理师》,其实在剧里尤娜父母没有隐瞒成功,尤娜在无意中听见父母的争吵。
发现两人已经离婚后,为了挽回父母的婚姻,开始伤害自己,开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她把父母的感情问题,都归咎到自己身上。
这也是很多生活中不幸婚姻中孩子的状态,在父母长期的矛盾环境中,他们会带有深深的自责感。
倒不如和那个不爱的人一拍两散,还孩子和彼此一份自在清净。
想到王菲和李亚鹏这两个人,两个人离婚得很体面,离婚后相互之间也没有指责。两人后续对李嫣的抚养也尽职尽力,所以现在的李嫣积极开朗。
还有大家熟知的贾静雯和她的女儿梧桐妹。
她告诉女儿:“爸爸妈妈分开只是因为性格不合,我们对你的爱是只多不少的”。
因此,梧桐妹并没有因为爸妈的离婚而感到有一丝伤害。
所以,离婚不一定会毁了孩子,但是以孩子的名义凑活在一起,却一定会伤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