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充钱就是不爱!两个月狂揽1200万,央视揭秘网络婚恋新骗局!聊手受害者中国中央电视台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前言

随着年纪的增长,许多人开始为结婚事宜感到焦虑,但繁忙的工作使得他们几乎无暇在现实中寻找伴侣,因此,网络婚恋平台应运而生,成为了他们寻找另一半的新途径。

在屏幕上滑动手指,人们期待着遇见那个命中注定的人,然而,在这看似温馨的网络社交背后,隐藏着无数甜言蜜语的陷阱。

这些精心编排的情感剧本和看似无害的互动,最终目的都是指向受害者的钱包,形成了一条从平台到个人、层层剥削的诈骗产业链。最近,央视曝光了一起网络婚恋骗局,其中的套路让人瞠目结舌!

虚拟的爱情迷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陌生人之间的交友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但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婚恋平台的便利,设下情感的陷阱。起初,一切似乎都很自然和平常,有人申请好友,彼此问候,礼貌而充满温情。随着聊天的深入,你们的话题逐渐变得深入,仿佛三观契合、兴趣相投。

然而,不知不觉中,平台的“规则”开始显现,平台赠送的初始聊天金币很快用尽,系统提示你需要充值才能继续对话。

起初,金额并不高,只是几元、几十元的“小测试”。对方的一句“我真的很喜欢和你聊天”或“你让我觉得遇到了对的人”,轻易地推动你充值。

接下来的套路层层递进,送虚拟礼物、提升亲密值、解锁联系方式,一切都环环相扣,隐隐暗示再努力一点,你和对方就能走得更近一些,而这些规则的背后,正是精心设计的高利润模式。

隐藏在背后的“灰色工厂”

这并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条精准运营的产业链。婚恋平台的搭建者,他们负责设计一切规则,从金币的价格到礼物的价值,从聊天限制到亲密值的提升,规则被包装成“游戏化体验”,但实际上却是让用户一步步深陷消费泥潭的工具。

而“直播公会”的任务则是批量筛选并培训聊手,教她们如何迎合目标用户的心理,每个聊手都需要学习一套经过无数次优化的话术模板,包括如何制造共鸣、如何把握时机要求充值。

聊手则是诈骗链条的“前线”,她(他)们用虚拟身份与用户聊天,营造出真实的恋爱体验,实际上,这些身份全是经过设计的。

从职业到住址,从兴趣爱好到性格特点,头像和视频都可能是虚假的,甚至连性别都可能是假的,本以为跟你聊天的是漂亮小姐姐,但实际上则是“抠脚大汉”,她们的工作目标很明确,让用户多充值,让付费行为持续更久。

这套诈骗模式之所以高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拿捏,聊手们通过观察受害者的言语,迅速洞察其内心需求和情感弱点,一旦发现对方有孤独感、寂寞感或急于寻找伴侣的心理,就会展开针对性的“温情攻势”。

并通过叹息或安慰的方式让对方产生认同感,随后,她们会利用这种情感联结逐步深化交流,直到受害者完全放下戒备。

更高级的操控手法是引导受害者对平台规则产生认同,聊手会装作“无奈”地提到,平台规定只有提升亲密值才能解锁更多功能,甚至将规则描述成一种保护用户隐私的合理措施。过这种方式,受害者不仅愿意接受规则,甚至会主动充值来“通关”。

这条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能从中获利,平台是最大的赢家,它从每笔消费中抽成,甚至直接控制了所有资金流向,女聊手的收入则与她们诱导的充值金额挂钩。,会长作为中间层,通过管理和培训聊手分得一部分利润。

法律的追击

近年来,警方对婚恋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些特大案件的破获,揭示了这类犯罪的规模之大和隐蔽性之强,短短几个月,一个平台就可能骗取上千万元,这些钱往往通过复杂的转账链条流入多个账户,为警方的追踪增加了难度。

尽管如此,警方通过技术手段和全国协作,仍然成功端掉了多个诈骗团伙,像前不久,郑州警方在侦办一宗案件时,发现平台上所有女性用户都是聊手,实际运营地点则隐藏在另一个城市,最终,经过多地联合行动,500多名涉案人员被抓捕归案。

然而,这类犯罪的高利润和低技术门槛,导致诈骗团伙往往前赴后继,一些已经关闭的平台会换个名字重新上线,而公会长和聊手也会迅速转移到其他平台继续作案。

如何远离网络交友骗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有效的防护是保持警惕,任何要求充值、送礼物、解锁功能的行为都应该立即引起怀疑。即使对方的身份看起来真实可信,也不要轻易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

结语

这类案件的频发,不仅揭露了个体的脆弱和不法分子的狡猾,也折射出网络交友平台监管的缺失。作为一个连接人与人的工具,平台本应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平台甚至主动纵容或参与骗局,使其从“婚恋服务”蜕变为“诈骗温床”。

网络本应是联结真情的工具,而不是贪婪与欺骗的温床,这一战,不仅是对犯罪的打击,更是对道德与正义的捍卫。

THE END
1.假直播,真骗局!美女主播不会爱上你检察1、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间,林某成立一传播文化有限公司,下设总监、艺人经理、艺人助理、主播、人事等岗位。除两名女性主播外,其他人员多为男性。 艺人助理负责冒充女主播身份,在婚恋网站上添加被害人微信好友,与被害人聊天,并让被害人下载注册某APP看主播直播、刷礼物。 https://nc.jxzfw.gov.cn/2023/1121/2023112118021.html
2.婚恋网络诈骗类型:“成功男”专挑有钱女性,女主播专骗“网友恋人”有犯罪分子将自己伪装成善于投资的成功男性,搭识有经济实力的中年女性网恋,利用事先培训的话术骗取信任之后,便给女方推荐投资平台来诈骗钱财;还有女主播与业务员相互配合,利用话术与网友成为“恋人”关系,随之便要求网友进行直播打赏和转账……2020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以“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推进网络空间治理”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0932920
3.主播已婚骗我说未婚已以谈恋爱诱导我刷礼物违法吗?3、刷礼物充值转账的流水截图 4、案件发生期限在三个月内(抓紧时间!抓紧时间!) 目前市面上许多小的直播平台存在违法诈骗行为,通过女主播与业务员分工合作,以恋爱名义诱导受害者在直播平台对主播刷礼物。遭遇此类骗局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挽回损失!http://data.110.com/a898534.html
4.《法律讲堂(生活版)》20220504“带货”骗局CCTV节目官网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案例一,店主黄春燕找网红主播带货,没想到带货的主播竟是冒牌货,原来骗子冒充主播诈骗;案例二,另一位店主赵倩为了牟取暴利,竟通过直播间销售假货,致整个团队被判刑;两起案件都因为直播带货,一个欺骗商家、一个欺骗消费者,对于这种新兴的销售模式,我们应加强风险意识、谨慎对待以避免上当,更多https://tv.cctv.cn/2022/05/04/VIDEFeeBbVgd67kIIj2ycr5h220504.shtml
5.主持人张婧的抖音#真实事件#真相#家庭#骗局#亲情 9121 女主播奔现榜一大哥,假离婚得病凄惨被骗 榜一大哥挥金如土,赢得美女主播芳心如固。谁知激情过后,女主播凄惨被骗……#情感#情人#榜一大哥#真实事件#婚外 女主播奔现榜一大哥,假离婚得病凄惨被骗 榜一大哥挥金如土,赢得美女主播芳心如固。谁知激情过后,女主播凄惨被骗……#https://www.douyin.com/user/MS4wLjABAAAAG0hxv2ZQIARSacmZP78XyF8G-DpGUiDn6szl6lCUFNg
6.朱贝女主播雷阳以恋爱为名诱导充值打赏实质性的证据我没有,她们做得很滴水不漏,很多都是通过微信语音或者视频说的,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骗局,也就没有录音录屏和直播间套路录屏,以下附在一伴网遇到的三个女主播聊天话术(别告诉我朱贝的主播全体入驻一伴婚恋平台?而那些转战其他平台的,是不是因为在一伴网爱聊上被封号了才去的呢?),还有被投诉人雷阳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60432783/
7.六旬男子同时和3名女子谈“恋爱”,伪装成医生“借”31万打赏主播法院调查后认为,龙某不仅数额巨大,手段恶劣,而且拒不认罪悔过。最终判处他5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责令全额退赔被骗钱款。 说到这,我想问:中老年人的婚恋,为啥总是走不出"被骗"的怪圈?他们渴望爱情的心理,是不是正好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唐僧肉"?涉世未深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掉入甜言蜜语的骗局中?https://kan.china.com/article/5694379.html
8.视频网络女主播爱上“高富帅”一个月被骗3万余元直到雪丽无意间认识了张某前女友,也是一名女主播,这才发现都是张某的骗局。 原来,张某给她发过前女友的照片,后来(被害人)在张某抖音上搜索到前女友的照片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给前女友所送的礼物,跟给被害人所送的礼物相似,双方加了好友之后,才发现被骗的。 据悉,犯罪嫌疑人本身没有正当的工作及收入,且无https://m.kankanews.com/detail/EnwNDG16nya?utm_source=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