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在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意见的发布再次强调了反诈的重要性,将反诈提高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一、常见诈骗类型
如今,诈骗的花样越来越多,诈骗的手段也越来越高端各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这里为大家总结了10种常见的诈骗类型:
1、刷单返利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群聊、短信、招聘网站等渠道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引导受害人刷单汇款完成工作任务后以“联单、卡单、账户冻结”等借口拒绝退款以达到诈骗目的。现在已逐步演化成为虚假投资理财贷款、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其他违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
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骗取信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回报等为理由,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进行投资,并对前期小额投资进行返利,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绑定资金,无法提现。
3、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4、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企业客服,谎称网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因违规被下架,以“理赔退款”或“重新激活店铺”需要缴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通过屏幕共享或要求下载指定APP等方式,指导受害人转账汇款。
5、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6、虚假征信类诈骗
7、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8、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9、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10、婚恋、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大量“白富美”“高富帅”自拍、生活照,打造虚假身份形象,然后在婚恋、交友网站发布个人信息,用照片和预先设计的虚假身份骗取受害人取得联系并获取信任,并与受害人建立恋爱或者好友关系并长期经营。随后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帮助项目资金周转等为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并根据受害人财力情况不断变换理由要求其转账,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二、如何预防诈骗
虽然诈骗分子手段繁多,但是只要我们做好防范,就能从源头上杜绝被骗的可能,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防诈注意事项:
3、警惕刷单返利骗局,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轻易缴纳保证金和押金。
4、素未谋面的网友、网恋对象推荐你网上投资时,一定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7、不要在陌生网站输入自己的名字和一些重要信息,因为陌生网站会根据你所填写的信息盗取钱财。
9、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10、警惕电信网络,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被骗时请及时报案。务必保管好个人账户及密码,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账户信息。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防诈骗:
不轻信来电来信,谨防上当受骗。
不泄露个人信息,保护隐私安全。
不在公共场所操作,确保交易无虞。
不贪小便宜,警惕虚假承诺。
不私自转账或汇款,避免资金损失。
不盲从别人意见,理性判断真假。
不透露账户密码,保证账户安全。
不轻信所谓中奖,分清真伪利弊。
不相信突然状况,防止被诈骗。
不轻信陌生人的请求,慎重处理风险。
反诈之路任重道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财产安全。让我们携手共进,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