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辅导,真的来了

民政部印发《“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强婚前辅导

2021-06-1817:15

6月18日上午,民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正式印发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表示要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包括加强婚前指导、婚前保健、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减少婚姻家庭纠纷。

具体来说,通过公益创投、政策扶持、经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专业人才,面向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反家暴教育、恋爱婚姻家庭观念教育、生活减压和社会支持等预防性专业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婚姻登记机关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开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推进婚前辅导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在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覆盖率达到80%。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贞德,图自民政部门户网站

据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贞德介绍,为了促进婚姻家庭的幸福、稳定,民政部“十四五”期间还将推出以下措施:

一是全面提升结婚登记颁证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推动各地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至少设置一个独立的颁证大厅,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的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和担当。

二是推动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实现婚姻辅导服务全覆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依托婚姻登记机关的阵地优势,建立婚姻家庭服务机制,重点是在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节室)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为有需求的婚姻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提高婚姻当事人维护婚姻家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减少冲动离婚行为。

四是推动各地把反对天价彩礼,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作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居)民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遵守和落实。

THE END
1.助力“让爱回家”2021年5月,博爱县设置独立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和婚前课堂,对新人进行婚前辅导,营造“让爱从这里出发”的氛围,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设置单独的静心室、婚姻调解室,为离婚登记人员提供安静的独立场所,保护群众隐私。 整合专业人员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部门联合、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引入具备有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http://wb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626158.html
2.陇原社工信息网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扶持政策,通过建立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地、服务场所、启动资金等方式,鼓励具备资质、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导高校教师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创办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依托现有资源支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推进精神慰藉、教育辅导、婚姻家庭、http://gsshgz.com/Wap/InfoDisp.asp?id=1274
3.“婚前辅导”渐成刚需急需专业人士来做这件事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21年,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婚前指导、婚前保健、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减少婚姻家庭纠纷。推进婚前辅导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在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覆盖率达到80%。http://epaper.sxrb.com/wap/sxwb/20240823/10065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