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综艺狂宠的心理咨询师,不再炫技表演制造神奇心理学文章

最近喜猫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包括《春日迟迟再出发》、《没谈过恋爱的我》、《做家务的男人》等等,都会请心理咨询师当观察团里的导师或专家。

有人据此判断,心理咨询正在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心理健康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其实,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话题登上电视、网络节目,这并不是第一次,甚至可以说渊源已久。

去年,喜猫就发文介绍过《奇葩说》、《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面谈到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介绍了电视剧《女心理师》和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而在更早以前,一些如《挑战不可能》之类的综艺里面,也能看到一些心理咨询师的身影。

当然,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其中呈现出来的心理咨询师形象,甚至心理科学及心理健康观念,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从古到今”地梳理一遍,喜猫发现,在综艺节目里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观念,都有了可喜的变化。

让我们先从那些“古早”的综艺说起。

几年前,就有自媒体撰文,介绍了央视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里出现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些咨询师的形象和表现的话,喜猫只能说:神奇。

比如,里面就有心理咨询师宣称自己可以靠提问识别夫妻:“我不会去到丈夫的相貌,也不会听到他的声音,而我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就能精准地判断出夫妻二人。”

听上去是不是特别神奇?

更神奇的是,还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号称能“听声辨人”:“听到你的声音,我就能知道你的相貌。”

还有一位外国咨询师,则表示自己擅长“动物催眠”,并当场拉了一条狗进行表演。(狗狗看了也目瞪狗呆)

当然,要说心理咨询师最厉害的“能力”,那就是“读心术”了。

果不其然,该节目真的有一位心理咨询师跳出来表演了一番“读心术”。

而且这位擅长读心的咨询师,之前也在另一档综艺《出彩中国人》里表演过同样的技能,并获得了导师们的认可。

只不过,他当时的身份,还是个魔术师。

这还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呢。

如果说要选一个问题,作为大部分心理人共同的噩梦,那么“你是学心理的?那你是不是会读心?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肯定榜上有名。

没想到,这个噩梦能堂而皇之地在综艺节目里演出来,不知道观众中如果有咨询师,心里会作何感想。

从这些表现不难看出,在早期综艺节目中,咨询师更多的是被当成一种表演嘉宾,更多地是以其“神奇”力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些咨询师的表现,到底有多少专业的成分,是否真的符合心理科学不好说,但其吸睛的魔力是无可置疑的。

而且这些表演,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当时大众对心理咨询的想象。

心理科学在广大群众中一直都被神秘化甚至神话化,甚至经常被等同于算命、测字、推演风水、周公解梦等等神怪法术。

早前的综艺节目里出现这种神奇的“心理咨询表演”,其实反应的是我们整个社会对心理科学和心理咨询的误解。

伴随着这种对心理咨询“神秘化”的倾向的,是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在很多人眼中,身体生病了,可以大大方方求医问药,但是精神、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一种耻辱,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情。

甚至于有些人会有把出现心理问题看成是“惹上邪祟”这样的迷信观念,这跟把心理科学看成某种“神奇法术”是一脉相承的逻辑:

如果心理科学是“法术”,那用心理科学去解开心理问题,就相当于用“法术”来“驱邪”,那心理疾病肯定是某种“邪祟”。

中国的心理行业一直难以发展、壮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整个社会大众存在对心理科学的“神秘化”和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倾向。

幸运的是,这样的情况正在改观,有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正在对抗这种“污名化”倾向。

近两年来,心理健康题材正越来越受综艺和影视作品的青睐。

国内三大视频网站,腾讯、优酷、爱奇艺都推出了相应的题材。

比如在腾讯播出的《脱口秀大会》上,直接以“心理健康”做单元名称,提出“没关系,我也有‘病’”的主题,直击心理健康问题。

而脱口秀领导程璐则上台调侃“大家对心理医生整体上是有抗拒的”,表现在“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会戴上口罩帽子,里三层外三层。”万一被人认出来,还会矢口否认:“不不不,我来医院不是来看心理医生的。我只是不孕不育。”

最后还呼吁:心理疾病应该被当成感冒、发烧一样的身体问题,患者应该可以坦然、大方地求助。

而优酷播出的《女心理师》,因为涉及原生家庭、校园暴力、产后抑郁、空巢老人、讨好型人格等众多心理方面的议题,一度引起热议,甚至被专业人士拿出来探讨。

这些话题,也在观众中得到了广泛的共鸣。

豆瓣上就有观众发帖,说看了《女心理师》后,妈妈主动跟她道歉了:

剧中对产后抑郁妈妈群体的细致描述还连续登上热搜,许多人看完之后都大呼“太真实”:

而剧中对讨好型人格的描述,有不少观众,看过了之后,都表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另一个视频平台爱奇艺上面,由马东主持的《奇葩大会》上,青年作家蒋方舟也谈到自己一度被自身的讨好型人格所困扰:

每做一件事,都会顾虑“别人的反应,以及我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在迎合他人的一种期待,我有没有符合他人的期待。”

#蒋方舟讨好型人格#也一度挂上了微博热搜,马东点评的一句“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也成了当年的年度金句。

而同样由爱奇艺出品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也有多个短剧涉及到心理健康议题。

比如短剧《当男人踏进民政局后》就展现了当下年轻人的恐婚心理、《生日快乐》则探讨了当代城市年轻人的孤独感。

许多观众看完后,都表示自己“破大防”、“狠狠地共情了”、“哗哗地流泪”。

可以看到的是,在这些节目中,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遮遮掩掩的话题,而是可以直接、坦然地讨论。

而从这些节目的火热,以及大众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共鸣,诉说自己和人物的”感同身受“,承认自己”被戳到“种种反应来看,新一代的年轻人其实更能坦然地承认自己遇到的心理障碍。

而且从表达的积极性来看,年轻人不仅愿意承认,还渴望被看到、被理解。

从中不难看到大众对心理知识的渴求,和对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认同与需求。

这背后反应的,其实是整个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正视乃至重视。

这一点,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据统计,2015年以来,心理门诊每天的门诊量已经从8例、10例,以十倍的速度,猛蹿到150例以上,心理专科医生也从5人增加到16人,仍然忙不过来。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心理专业人士开始受到重视,在各种节目中出境,于是我们才看到有那么多的综艺节目会把心理咨询师延请为导师。

而近两三年,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十部以上的综艺节目,都聘请了心理咨询师在其中。

包括:

《心动的信号》、《恋梦空间》、《我们恋爱吧》、《机智的恋爱》、《做家务的男人》、《屋檐之夏》、《初入职场的我们》,以及今年的《春日迟迟再出发》《灿烂的前行》等等。

那么在新的这些综艺里,可以看到,心理咨询不再只是被用来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而更多的参与到婚恋、职场、个人成长等等话题中。

在中国社会里,心理咨询师常常被与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混淆,很多人都把咨询师的功能看成“治病救人”,甚至把心理咨询室看成医院之外的精神科室,觉得要“有精神疾病了”才能来看咨询师。

其实这是对心理咨询的大误解。

心理咨询并不负责精神疾病治疗,而且也没有治疗的权力。事实上,虽然康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也是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但是,心理咨询的真正的、最广大的受众是:心理正常的人。

在一个心理行业更成熟的社会里,人们不会有这种误解。

比如在美国社会,公众有一种普遍的认知:成功人士一般离不开两类人的扶持,一类是法律顾问,一类是心理咨询师。

雇佣法律顾问,不是因为犯法了才去雇佣;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等到心理出现疾病了才需要。

心理咨询的重点,其实是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心理疑惑、人际关系误区、情感困惑等看似简单的小问题,以及由它们引起的情绪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也不是治病,而是让一个人能够更好地成长,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所以,心理咨询师出现在恋爱、职场等等综艺节目中,更多地参与到恋爱、成长等等议题当中,去为节目里的嘉宾进行心理变化和情感走向的分析,甚至帮助他们纾困解难,其实能够更准确地向观众传达出心理咨询的价值。

如果说,心理咨询师们在真实生活里本职工作所锻炼出来的敏感性、共情力以及精准度,能够给予节目专业性加持;

同时,通过他们简洁但直中要害、有分量的点评和观点的输出,能够形成金句,增强节目看点和传播点。

那反过来,这些综艺节目,也给了心理咨询师一次“曝光”在大众面前的机会,让更多的公众能够看到他们的专业性,同时也更能理解咨询师工作价值所在,也能减少诸如“为什么你们咨询师坐着聊聊天就要收那么多钱”的困惑与质疑。

从综艺节目中咨询师形象乃至担任角色的转变,可以侧面地反映出来,在中国社会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

对咨询师的认识,正慢慢从“神秘化”乃至“神话化”走向正常化;

对心理疾病/障碍也不再遮遮掩掩和“污名化”,而是能够正视乃至重视它;

而对咨询作用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治病救人”,而能意识到它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

可以想见,随着这些节目的播出和传播,会有更多人受到影响。

当然,对中国心理行业的发展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但它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THE END
1.咨询师和婚恋顾问有什么区别咨询师 婚恋顾问 咨询师职位描述:一、工作内容:1负责客户的维护服务和客户进行项目的有效沟通2负责对客户面整设计,并且提出合理意见,满足客户对美的追求。3项目和专业知识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4负责医院有关部门进行项目,沟通协调,以及客户术后维护二、任职要求:1热爱医疗美容行业,对美有强烈的追求。2有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zixunshi-hunlianguwen/
2.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证报名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发布了http://www.ouyu158.com/show-1134373.html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证报名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发布了!为你介绍婚姻家庭师报名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发布了! 婚姻家庭师工作职责1、对单身与已婚者开展感情;2、对单身开展结婚前与指导;3、出示感情调节的与http://www.ouyu158.com/show-1134373.html
3.盲人心理咨询师与妻子的心灵碰撞深圳最好的心理医生网,深圳男(39岁,心理咨询师)主述:我们从小就认识,十几岁的时候,由于我的眼睛出了意外,视力逐渐衰退,后来我离开老家,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 女(36岁,自由职业)主述: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广播里听到他的消息,我们又重新走到了一起,结了婚,还有了孩子。 男主述:我知道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但要让我放弃我的梦想,我http://www.lili89.com/?p=2106
4.心理咨询师询怎么收费,心理咨询多少钱一次?3、心理咨询师制定自己的收费标准,这是一把双刃剑,收费定低了,自己工作没有动力,挣不起学费,养活不了自己,很容易因为生存困难退出行业;心理咨询师咨询费定价定高了,来访者不买单,没有咨询可以工作,对咨询师来说,也缺少成长的机会。 2、依据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年限,参加系统培训的专业受训经历,成熟的心理咨询技术,https://www.douban.com/note/722597114/
5.婚恋心理咨询师招聘网2024年婚恋心理咨询师招聘信息猎聘2024年婚恋心理咨询师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婚恋心理咨询师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hunlianxinlizixunshi/
6.心理咨询师和他的私秘档案:被禁止的爱“你真是满腹经纶,”我中断他的话题说,“从我们医院的心理咨询临床案例来看,我更加注重的是恋物癖现象。” 一说到“恋物癖”,丛昌岷博士似乎谈兴更浓了,宛如完全坠入到他的研究世界中去的一样,他说:“谈到恋物癖那是一个更古老、更宽泛的领域了,患者大多狂热崇拜的或热恋的是一些奇妙的东西。如鞋袜、手绢、https://www.rvvr.cn/phpBB3.29/viewtopic.php?t=13
7.刘云清刘云清心理咨询师刘云清心理咨询师介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亲子教育 累计个案时长 2169.8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问 这种真实的痛苦,让人想要大哭一场,无尽的悲伤,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沉浸在此刻,我感觉还挺爽的。 答 刘云清 咨询师 11小时前 承认过去的痛苦并哀悼之, 恰恰是新生http://qingshuo.com/consult/60531974
8.南昌心理咨询师江西心理咨询专家江西南昌婚恋心理咨询催眠术是通过特殊的诱导使人进入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技术,在此种状态下,人的意识进入一种相对削弱的状态,潜意识开始活跃,因此其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都和催眠师的言行保持密切的联系,就象海绵一样能充分汲取催眠师的指令,能导致这种状态的技术就叫催眠术。http://www.ncymyg.com/h-col-119.html
9.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是谁(柏燕谊出生日期是多少?)2024012008年在黑龙江、内蒙古连续3次为近百名心理咨询师进行中国文化学派心理治疗培训,并开始对各地近百名心理治疗师进行案例督导。 2010年开始为了让国内外更多的治疗师学到中国文化学派心理治疗,王超老师开始进行中国文化学派心理治疗公益培训,培训课程的时长从42小时扩展到135小时,系统传授中国文化学派心理治疗基础、内部语言https://digi.shenchuang.com/2024/0125/1645628.shtml
10.心理咨询师一小时费用心理咨询师1小时收费多少钱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室、个人执业的心理咨询师通常是市场定价。心理咨询师费用一多少月收入多少钱有途教育,心理咨询师(收费标准200元)实习心理咨询师(收费标准100元)电话咨询元2心理咨询师月收入是多少心理咨询师月收入在3000元15000元不等。 以上就是与心理咨询师一小时费用以及心理咨询师1小时收费多少钱的相关https://www.16757.com/ysh/xinli/4033.html
11.为了治好自己的精神病,有多少人在考心理咨询师也不能怪年轻人为赋新词强说愁。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刊载,2020年全球新增5300万例重度抑郁症病例和7600万例焦虑症病例;《经济观察报》则在今年5月报道过,上海封城一个多月后,心理热线来电咨询数量激增。 有人久病成医,有人嗅到商机。在各路平台的小广告中、在豆瓣小红书的分享中,兼职心理咨询师似乎成了当代青https://36kr.com/p/186125591470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