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一、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1.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及时更新木马库,给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打补丁。

2.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账号要设置口令,及时删除或禁用过期账号。

4.打开任何移动存储器前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

5.定期备份,以便遭到病毒严重破坏后能迅速修复。

二、如何将网页浏览器配置得更安全?

1.设置统一、可信的浏览器初始页面。

2.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的临时文件、历史记录、Cookie、保存的密码和网页表单信息等。

3.利用病毒防护软件对所有下载资源进行及时的恶意代码扫描。

三、如何防范U盘、移动硬盘泄密?

1.及时查杀木马与病毒。

2.从正规商家购买可移动存储介质。

3.定期备份并加密重要数据。

4.将U盘、移动硬盘接入电脑前,先进行病毒扫描。

四、计算机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1.经常死机。

2.文件打不开。

3.经常报告内存或硬盘空间不够。

4.出现大量来历不明的文件。

5.数据丢失。

6.系统运行速度慢

7.操作系统自动执行操作

2.针对不同用途的网络应用,应该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六、如何安全使用电子邮件?

1.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文件。

2.适当设置找回密码的提示问题。

二、应用安全防范篇

一、如何防范社交网站信息泄露?

1.利用社交网站的安全与隐私设置保护敏感信息。

2.不要轻易点击未经核实的链接。

3.在社交网站谨慎发布个人信息。

二、如何保护网银安全?

1.尽量不在多人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银,发现异常时及时修改密码并向银行求助。

2.核实银行的正确网址,并使用银行提供的数字证书。

4.交易完成后及时退出并拔下U盘。

5.对网络单笔消费和转账进行金额限制,并开通短信提醒功能。

三、如何保护网上购物安全?

1.核实网站资质及联系方式的真伪,要到知名、权威的网上商城购物,不要轻信网上低价推销。

2.尽量通过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并检查支付网站的真实性,切忌直接与卖家私下交易。

3.购物时要注意商家的信誉、评价和联系方式。

4.交易完成后完整保存交易订单等信息。

5.直接使用银行账号、密码和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时要慎重。

四、如何在使用网络地图时维护地理信息安全?

1.在使用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时,主动了解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定。

2.不上传标注涉密和敏感地理信息,如军用机场、导弹阵地、雷达阵地、海军港口、部队驻地等重要军事目标,以及石油、电力、燃气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

3.对发现的网络地理信息失泄密行为,及时向相应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三、网上陷阱识别篇

一、如何防范网络谣言?

2.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3.及时举报疑似谣言信息。

二、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1.不贪便宜,仔细甄别,严加防范。

2.使用安全的支付工具。

3.不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

4.不要轻信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

三、如何防范钓鱼网站?

1.通过查询网站备案信息等方式核实网站资质的真伪。

2.注意防护软件弹出的警告和提示信息。

3.要警惕中奖、修改网银密码的通知邮件、短信,这很可能是钓鱼网站设置的陷阱。

四、如何准确访问和识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

1.通过“.政务”和“.公益”等中文域名访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

2.通过查看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两类网站标识识别,该标识位于网站所有页面底部中间显著位置。

五、如何防范网络传销

2.克服贪欲,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六、网上受骗后该如何减少自身的损失?

1.及时致电发卡银行客服热线或直接向银行柜面报告欺诈交易,监控银行卡交易或冻结、止付银行卡账户。

2.对已发生损失或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构报案。

3.配合公安机关或发卡银行做好调查、举证工作。

七、如何安全地使用Wi-Fi?

1.关闭设备的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仅在需要时开启。

2.警惕公共场所免费的无线信号,应特别注意与公共场所内已开放的Wi-Fi名称类似的信号很可能是钓鱼陷阱,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进行网银操作。

3.修改家中无线路由器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启用WPA/WEP加密方式;修改默认SSID号,关闭SSID广播;必要时可启用MAC地址过滤;无人使用时,关闭路由器电源。

四、移动终端安全篇

一、如何安全地使用智能手机?

1.设置锁屏密码。

2.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送至手机的链接和文件。

4.经常备份手机数据。

5.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经常对手机系统进行扫描。

6.不要见Wi-Fi就上,见码就刷。

8.不要试图破解自己的手机。

二、如何防范“伪基站”的危害?

2.不要轻信任何号码发来的涉及银行转账及个人财产的任何短信,不向任何陌生帐号转账。

3.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以便对收到的垃圾短信进行精准拦截。

三、如何保护手机支付安全?

1.随身携带手机,建议手机支付客户端与手机绑定,使用数字证书,开启实名认证。

2.从官方网站下载手机支付客户端和网上商城应用。

3.使用手机支付服务前,按要求安装专门用于安全防范的插件。

5.经常查看手机任务管理器,检查是否有恶意程序运行,并定期扫描系统。

五、个人信息保护篇

一、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1.在安全级别较高的物理或逻辑区域内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2.个人敏感信息需加密保存。

3.不使用U盘存储交互个人敏感信息。

4.尽量不要在可访问互联网的设备上保存或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5.只将个人信息转移给合法的接收者。

6.个人敏感信息需带出时要防止被盗、丢失。

7.电子邮件发送时要加密,并注意不要错发。

8.注意存有个人信息的纸质资料的存储、传输及销毁。

9.废弃的光盘、U盘、电脑等要消磁或彻底破坏。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双方的约定收集和使用公民个人信息。

三、当公民个人发现网上有泄露个人身份、侵犯个人隐私的网络信息该怎么办?

公民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六、法律法规知识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年8月7日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除哪些情形外,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个人隐私造成他人损害的,需承担侵权责任《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以下情形除外:

(一)经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在约定范围内公开。

(二)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围内。

(三)学校、科研机构等基于公共利益为学术研究或者统计的目的,经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公开的方式不足以识别特定自然人。

(四)自然人自行在网络上公开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五)以合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

(六)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二、在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注册或使用的账号名称不得出现哪些情形?

2015年2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任何机构或个人注册和使用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违反宪法或法律法规规定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三、网上的哪些行为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四、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专门规定了哪两个关于计算机犯罪的罪名?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五、禁止从事哪些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THE END
1.电话号码怎么泄露出去的电话号码怎么泄露出去的这点痛算什么 精选回答 1、平时在办理银行卡、网上注册、购买汽车等。骚扰电话很多是因为在某个网站注册不小心泄漏了自己的号码,尤其是一些购物网站。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泄露信息。 2、随意填写街头问卷调查。经常在街上会碰到需要填写调查问卷的人,填到最后别人都会要求留下联系方式。 3、https://edu.iask.sina.com.cn/jy/3wRtIwR5hNH.html
2.崩溃!手机号泄露,济南一女子5天接上千骚扰电话山东新闻手机号泄露,济南一女子5天接上千骚扰电话 最近,济南市民李女士非常闹心,因为她的手机号被当作偷车牌要钱的小偷的号码公布在网上,从8月20日以来,李女士接到上千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骚扰电话,甚至有人发短信对她进行辱骂。律师称,手机号码属于个人信息,随意发布他人个人信息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https://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608/t20160828_14835102.htm
3.网警揭秘信息泄露:身份证手机号最便宜,一两百元可买上亿条经公安机关证实,嫌疑人通过技术手段“黑入”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用木马程序盗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内的大量考生信息。 一时间,网络内外,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呼声再度高涨。 无独有偶。近日四川省网安民警破获一起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特大案件,涉案信息数亿条。 公民个人信息究竟是如何泄露的?第一次,“神秘”的网安民警从幕后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6868
4.身份证网上查手机号怎么查身份证网上查手机号是一种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需要联系旧友、寻找失联亲人或朋友等情况下。虽然网上查询手机号的方法繁多,但通过身份证查询手机号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在中国,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身份标识,通过它可以查询到与之关联的手机号码信息。 首先,你可以选择通过一些第三方平台来进行身份证网上查手机号。这些https://cjge-manuscriptcentral.com/5gzt/119441.html
5.我把身份证号码名字和手机号告诉了网上的陌生人会有什么风险吗我把身份证号码名字和手机号告诉了网上的陌生人会有什么风险吗【法律意见】这个是不会有危险的。紧张,对方知道了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不会给你带来什么伤害和损失。但是你要留心他利用这些信息来诈骗你或https://m.66law.cn/question/15945256.aspx
6.不小心泄露了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会被网上贷款吗?如果不按时还款,甚至拖欠,贷款机构最终会找身份证对应人来偿还。身份证贷款指的通过网上、手机等多种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801351.html
7.误中钓鱼网站,泄露了身份证,银行卡,密码,手机号。这是多么危险的错我受骗了!误中钓鱼网站,泄露了身份证,银行卡,密码,手机号。这是多么危险的错误!现在我把整个过程和应对策略写出来,供朋友们借鉴! 昨天下午五点左右,我收到一条在10086下面的短信,短信说你有二千分积分即将过期,可以兑换200多元,请点击10086ai.cc兑换(大意)我仔细看了一下,在10086下面一共有三条短信,前二条短https://xueqiu.com/1549869368/61241905
8.手机号泄露会被盗刷银行卡吗律师普法手机号泄露会被盗刷银行卡吗2020-12-10 2,659 普法内容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要想取走你卡上的钱,那么,首先要有实卡,没有实卡就算你所说的那些都有,也不能取走钱,不管是到柜台上还是到柜员机上面,就算他有你的密码没有卡也不能取走的。他知道你的卡号,姓名,身份证号,那么就算你的银行密码他也知道,那么https://www.110ask.com/tuwen/17763567330957255654.html
9.怎么预防个人信息泄露方法技巧2、接着去派出所报警,把自己手机的相关信息,列序号等进行报案登记。 3、接着就向苹果客服这边进行报失登记,这样子小偷拿到手机了也没有办法使用你的机子。 4、挂失手机号后补办手机卡 接下来就是要到运营商处挂失手机号了,电信可拨打10000,联通拨打10010,移动拨打10086,可以直接转人工服务来挂失,也可以自己上运营商https://www.xuexila.com/diannao/anquan/wangluo/3971213.html
10.12306手机号码被上任机主注册怎么办?(机主变更后网站打不开请帮忙如果查询显示还是原机主的信息,可以到当地联通自有营业厅咨询下工作人员,看是不是信息还没有及时更新,让工作人员帮助解决。 电信号更换机主可以在app办理吗? 手机号码变更户主是不能在手机上或者网上自行办理的。 手机号变更户主就是手机号码过户,是需要原手机号码持有人和需要过户的个人共同到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手机号https://www.shiwaiyun.com/article/post/150989.html
11.遇到被骗手机丢失等情况,你该如何保护个人财物及信息安全上文中我遇到的事件也是被撞库了,因为当时我在不同购物网站使用了相同的账号,盗窃者在某个社交网站泄漏的数据库中得到了我的账号,并登录了其它网站实施盗刷。此时罪犯只需要依次登录不同系统,比如网银、社交软件、购物软件等,便可以获取到你的手机号、姓名、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等信息。 https://sspai.com/post/63078
12.手机号码泄露会被拿去网络贷款或者去现实银行贷款吗?法律分析:自己的手机号被别人用来办理贷款,并欠钱不还的话,可以直接跟贷款方说明情况,表明自己不是https://www.lawtime.cn/wenda/q_39061559.html
13.银行卡怎么改手机号股票频道更换手机号后,应尽快进行银行卡手机号更改,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2. 确认操作安全 在网上银行或银行App更改手机号时,确保网络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3. 保留原手机号 在完成新旧手机号更换前,尽量保持原手机号畅通,以确保在更改过程中顺利接收验证码。 https://stock.hexun.com/2024-03-21/212261860.html
14.移动二次放号,实在太坑,大家最后都是怎么处理解决的呢?前号主同样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或者说更加棘手。 以“附加资产继承”为例。在二次放号、旧手机号易主后,由于大量第三方平台的会员系统设置了“手机验证码登录”选项,在前号主处理不得当的情况下,旧手机号所绑定的账号将成为一个“被迫共享”的账号,个人隐私也在这个过程中被“非故意泄露”。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83208037276578057.html
15.男子身份证从未离手却被人办了52个手机号咋回事?提醒:谨防个人证件信息泄露 吴先生列出了非本人使用的52个手机号,申请运营商核查。如果内部核查不清,还需走法律诉讼程序。如果能确认身份证被盗用,几大运营商给出的解决方案大同小异,那就是申请销号。申请注销,这样盗用信息开的卡会被直接停掉和解除绑定关系。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19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