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一部手机,给还是不给?”六一儿童节前夕,市民黄女士为孩子的节日礼物踌躇不已。是否给孩子配一部手机,其实是很多家长心中纠结的问题。有了手机便于联络,但手机强大的功能又令家长担忧。上网聊天、玩游戏,家长非常担心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市政协委员万建中表示,现在手机已经普及,让孩子与手机隔绝是不可能的,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健康使用手机需要全社会的重视。
调查
孩子手机上网首选聊天
万建中表示,如今手机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而北京青少年手机上网比率在全国是最高的。由于手机上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使手机功能日益强大,手机终端已经完全是个小电脑,逐渐成为游戏终端、上网终端、录音终端等等,随之而来的很多不良问题陆续出现,不少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通过手机观看色情短片或浏览不良网站,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记者从某门户网站的一项手机上网调查中了解到,成年人主导的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在关于2010年网络热点事件,如凤姐征婚、兽兽门等知晓率调查中,仅有25%的未成年人选择“都不知道”。对“你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吗”这一问题,72.7%的未成年人选择了“偶尔有”、“经常有”、“比较多”和“非常多”。
家长
控制孩子手机伤透脑筋
黄女士的儿子今年将升入初中,就在不久前,孩子向她请求,希望在自己最后一个儿童节前得到一部手机,这让黄女士很是纠结。她看到邻居家与儿子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买了手机,但她又看到有的孩子走路都在玩手机又非常担心。“玩手机影响了学习怎么办?”
就在黄女士琢磨怎么委婉地拒绝儿子时,孩子的奶奶已经把买手机的钱塞给了他。“人家都用为什么咱们没有。”黄女士见了只有苦笑。
万建中表示,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不能不给孩子用手机,出门入户有个手机也方便联系。现在最辛苦的就是父母们,一边教育孩子一边监督看管,话又不能说得太深。“现在的孩子都挺叛逆的。说深了怕惹出更多的麻烦,对孩子也不好。”
学校
不提倡孩子在校用手机
本市一所重点小学大队辅导员倪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小学生使用手机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但数量并不太多。孩子们集中配手机还是在初中以后。不过由于手机早已普及,孩子们肯定很小就能接触到手机了。
记者从本市部分中小学了解到,学校是严格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学生携带手机上学,有时老师会代为保管。学生在课堂上偷玩手机属于违反课堂纪律,学校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后做出处理。
建议
网络运营商监管不力要追责
万建中向记者表示,近年来,由于上网成瘾的危害宣传较多,家长对此都有提防,然而孩子用手机上网却让很多家长防不胜防。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强,家长又不敢没收手机,只能干着急。
“看到这一例例的手机上网危害,我们不得不重视青少年手机上网这个问题。”万建中认为,加强青少年手机上网的监督和管理已经到了必须必要的时候了。
万建中还建议,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运营商的终端监控,制定合理的法规制度,一旦监控不力,家长有权举报及进行法律诉讼,运营商承担相应的法律和惩罚责任。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强制未成年人手机不得上外网。18岁以下青少年的手机卡上,设置关闭上网浏览器,关闭外网浏览。
万建中也指出,未成年人正处于对社会和自身探索的阶段,强烈的好奇心会导致他们对不健康的网络文化的追逐。因此,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更健全的文化意识,应该加大手机上网内容建设力度,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信息需求,提升网络文化的道德情操水平,增进网络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发展的作用。
回复
有害信息及时清理
今年市“两会”期间,万建中特别以“加强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监管”为题上交提案。市公安局对提案回复表示,近年来,公安部门一直通过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实现对不良互联网的制约,对不良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和违规移动信息服务责令整改。
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整治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电网四号”、“春风行动”、“打击整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等专项行动,共破获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类刑事案件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5人;行政处罚网站277家次,运营商15家次;关闭淫秽色情网站60余家,封堵境外色情网站131家;删除网络淫秽色情信息4万余条,依法关闭不法网站158家。(晨报记者王歧丰/文)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