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发现,这背后隐然有一条分工专业、配套齐全的“魔音”产业链。
奇怪的是,那么多市民的私人号码,他们是怎么拿到的?
神秘“魔音”,批量提供精准号码
6月底,记者杜撰了一个少儿教育培训公司,并以公司管理层的身份来到温州魔音。
这家公司位于瓯海一幢写字楼内,办公区拉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拓客千万条,魔音第一条,企业不准备,销售两行泪”。接待人员把记者引进一个名叫“光明顶”的隔间,说这是老板的办公室和会客厅。
温州魔音的销售经理廖某介绍,他们主要做两块业务,一块是做机器人,一块是做大数据。
但这么多所要拨打的手机号码又是哪里来的?
廖某回答,如果客户自己没有号码资源的话,可以向他们购买大数据服务,他们跟几大运营商有合作,能够批量提供精准的号码,这种号码要5元一个,1000条起订。
他透露,他们从“正规渠道”那里拿来的数据比较精准,但为规避法律风险,客户只能通过他们的软件拨打,那些号码也会经过处理,比如只显示一个手机号码的部分数字,这样就不能算直接卖号码。至于“非正规渠道”他们也有,价格很便宜,只要几毛钱一条,可这种“直接的名单买卖”是违法行为,而且精准度没有保障。
只需提供网站,就能抓取访客信息
温州魔音还是坚持推荐“精准号码”。
“我们做少儿培训的,主要靠暑假赚钱,等不了那么久,有没有其他办法?”记者问道。
为保数据“新鲜”,前晚抓取数据次日使用
是不是如这名销售经理说的那样“神奇”?记者支付了5000元现金,购买了1000条数据,并和温州更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温州魔音的负责人称,这也是他们的公司)签订了一份《大数据数字营销产品服务合同》。
魔音给记者的数据为“儿童教育”,在软件任务列表里,记者还搜索到“学历教育”“消防考试”“天津医药”“上海家装”“留学”等。
家长留下私人信息被抓取,他们纷纷表示不满
南女士:34岁了。经商的。
记者:你是温州人?
南女士:对。
记者:请问你有孩子吗?几岁了?
南女士:有两个,一个八岁,一个六岁。
服务还能升级,截取竞争对手的客户信息
7月16日,温州魔音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A运营商的“整改”已经完成,数据恢复了,随时可以购买。
“现在你们跟我们合作,我们就交给A运营商了,帮你们去建模,搭建这个数据模型。”销售经理廖某说,A运营商的合作模式跟B运营商差不多,价格也一样,不过现在A运营商多了两个“选项”。
除了AB两家运营商外,温州魔音的法人代表邹某还推荐了C运营商的短信服务。
邹某说,C运营商提供类似的数据抓取和筛选服务,然后把短信发给“精准客户”,价格为0.3元一条。
但截至发稿前,邹某没有提供与运营商的合作证明。
律师说法侵害手机使用人的隐私权、安宁权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一来认为,用户提供给商家的信息仅限于特定服务,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商家会将用户的信息挪为他用,其行为可能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他说,首先通过人工智能随机拨号,本身就侵害了手机使用人的隐私权;其二也是侵犯了安宁权,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不受他人打扰的权利,所以他认为这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警方介入调查,涉事公司人去楼空
报道于7月17日晚在客户端刊发后,7月18日上午,温州瓯海区警方已介入调查。
瓯海区公安分局网警大队联合分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进入温州魔音取证。
温州魔音人去楼空,室内电脑也几乎被搬空。
(暗访视频|“魔音”:我们跟运营商合作提供网址就能抓取访客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