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农村已婚小伙同时劈腿8名女子法制频道

江苏法院一项统计显示,近年来,通过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的网络交友诈骗案上升较快。据统计,2013年至今,江苏仅南通地区两级法院一审审结涉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14件,而征婚交友类106件,占比33.76%,涉案金额共计1000余万元,从案件数量上看,已成为网络诈骗案件中的主流。

典型案例

网上征婚找到心仪“白领”

2011年元旦,30岁的王琳在母亲的催促下,在一家婚恋网站上进行了注册。第二天,就有十几位男士在网上和王琳打招呼,可王琳都没看上。直到2011年底,网站上有位名叫许忠的男子引起了王琳的注意。许忠的个人信息显示他一直未婚,比王琳大一岁,有房有车是高级白领,并且月薪过万元。带着好奇心,王琳给许忠发去了私信。很快,许忠就回复了王琳。随后的聊天过程中,许忠表现得成熟、幽默、大方,王琳便对他产生了好感。在许忠的再三邀请下,王琳和他见了面。

为了表明交往的诚心,许忠主动将自己的房产证、银行存折、尚未承兑的汇票单据拿到了王琳面前。几次见面后,许忠向王琳提出正式交往的要求。两人交往后,王琳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可就在2012年元旦期间,许忠突然没了音讯。一个星期后,许忠出现了。眼前的许忠憔悴了许多,他向王琳提出分手。许忠说他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导致公司损失10万元,如果他不赔上这笔钱,很可能被公司告到法院。随后,许忠又向王琳解释,他银行里几十万元的存款刚刚借给了一个朋友做生意,现在要不回来。现在,许忠不想连累王琳,便提出分手的要求。见男友对自己有情有义,王琳很感动,主动拿出自己的存款9万元,之后又向朋友借了1万元交给了许忠。而许忠见女友对自己不离不弃,便激动地对王琳承诺,他会尽快将这笔钱归还,两人结婚后,他还会把房子过户给王琳。

晒幸福帖巧遇另一位受害人

每次和许忠约会,王琳都感到很幸福。她想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让两人以后慢慢回味。于是,她开始在婚恋网站的论坛上发布自己和许忠的恋爱经历。很多网友看到王琳的帖子后,都会留言夸赞王琳遇到了好姻缘。就在王琳每天发帖晒幸福的同时,有位名叫刘雯的女孩对她的帖子额外留意。刘雯也是通过婚恋网站找到了男友,所以王琳的帖子引起了她的兴趣。虽然王琳在帖子中没有提到男友的真实姓名,但刘雯却发现王琳男友的一言一行与自己的男友非常相似。

随后,刘雯给王琳发了私信希望两人聊一聊。几次聊天后,王琳和刘雯发现两人的男友都叫许忠。最初,王琳以为同名同姓只是巧合,直到刘雯告诉她,许忠第一次见面就把房产证、存折、尚未承兑的汇票拿给自己看时,王琳才确定两人的男友真是同一个人。这时王琳才想起许忠向自己借的那10万元。而不出王琳所料,许忠也用同样的方法从刘雯那里借走了3万元。

男子花言巧语骗8位女性66万

更让王琳和刘雯感到惊讶的是,许忠欺骗的女性并不仅仅是她们两人。许忠还用甜言蜜语同时让8位女性掉进了温柔的陷阱,而他从这8位女性身上共骗走了66万元。法庭上,许忠辩称,那些钱都是女友主动借给他的,自己并没有犯诈骗罪。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许忠在婚恋网站虚构身份,隐瞒已婚的事实,骗取8位女性的存款达66万元。以虚构的事实骗取他人财产,且数额巨大,已经构成诈骗罪。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许忠有期徒刑13年,追缴剩余赃款归还给受害人,并处罚金20万元。许忠没有提起上诉。

法官析案

当心不要被征婚者优秀条件迷惑

“网络征婚诈骗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屡屡得手,主要缘于受害人警惕意识与法律意识的缺失。许多受害人在通过网络结识诈骗分子后,贪图对方较好的‘经济条件’,急于确立感情关系,未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便将自身重要信息透露给对方,如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私人信息,或者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轻易就将钱款借出,使得诈骗分子的犯罪目的轻易达到。”

该案承办法官孙驾飞介绍说,在这个案子中,王琳和刘雯等人正是被许忠虚构的优秀条件所迷惑,进而受骗。此外,不少受害人担心亲戚朋友取笑自己的行为,不愿意主动报案,使公安机关证据的收集渠道与破案线索大大减少,这在无形之中更加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本案8位受害人中幸好还有两人及时选择报了案,不然许忠可能仍逍遥法外。警方抓获许忠时还追回了一小部分赃款,这些赃款会按比例归还给8位受害人。

切记网络婚恋骗子有三大特点

据统计,国内某些流行网络社交软件的注册用户已达数亿人,在线用户动辄也以千万计。但由于注册门槛低、信息审核难等原因,婚恋交友网站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透明、资料掺假等现象。

从近年来法院审理的网络征婚诈骗案件来看,同一个案件、同一个犯罪主体,往往有数个受害人,受害人可能位于不同的地理区域,诈骗范围较广。而此类骗子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一是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有的人甚至隐瞒自己的年龄、婚史等,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对受害人进行利诱;二是编造失败婚恋史或不幸生活史,通过网络聊天骗取同情;三是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信息对受害人作虚假承诺,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就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急需医疗、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消失无踪。

提醒网络征婚要认真核查身份

“此类犯罪分子在征婚交友网站注册时,填报的大都是虚假信息,通过编造家境优越、有房有车等较好的经济条件来吸引异性,并在与异性相约见面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极力证明其身份的真实性,以博取受害人的好感。在确信受害人已经陷入其精心编织的情感圈套后,犯罪分子就开始编造诸如家人生病、公司资金紧张或经商投资等各种理由来骗取受害人的钱财。”网络骗婚案二审审判长陈广宇提醒,网络征婚者要认真及时核实对方身份,在征婚对象以“做生意”“家人生病”等理由借钱时,一定要认真调查真实情况,防止落入“圈套”;当受害人感觉可能已上当受骗时,应注意收集保存涉案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主动协助警方调查,既可使受害人的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又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THE END
1.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二是社会共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网络诈骗治理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鼓励社会公众对网络相亲平台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同时,婚恋交友行业协会应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自律规范,引导会员单位婚恋平台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道德规范。”贺海燕说。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2.婚托骗子“杀猪盘”婚恋网站“实名认证”了啥?婚恋交友平台常有婚托、骗子出没,在“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中,骗子更是潜伏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下手目标。此前多部门曾联合发文,推动婚恋交友平台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婚恋交友平台仅凭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注册使用,实名认证并非强制性要求,很多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更是无从https://www.hntv.tv/rdyyb/article/1/1850856431311745025
3.oelove交友系统:盘点网络婚恋交友中常见的几类骗术现在互联网上各类婚恋交友软件层出不穷,照片语音视频等功能的推出也让人使用起来格外方便,但是有些套路也让人防不胜防。下面OElove交友系统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网络交友中比较常见的几类骗术。 1、简单粗暴,直接转账型 这种骗术相对比较直白,这类骗术的骗子们会在各类婚恋社交网站上把自己的人设营造得令人心动,https://www.oelove.com/lndustrynews/706.html
4.网络相亲遇骗子珍爱网会员被坑100余万在婚恋网站遭遇骗子的报道屡见不鲜,近日,就有深圳的读者杨某向南都记者爆料称,在珍爱网上遇见了“骗子”,并被骗100多万。南都记者采访发现,另一当事人李某也称自己是受害者,同在珍爱网遇到“骗子”。 相亲对象步步引诱行骗? 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爆料的杨某现就职于深圳,是一名月薪近3万的IT技术工。杨某称,去http://3g.oeeee.com/m.php?s=/m/mshow/ctime/1527727190/id/639252/type/html/mtype/1
5.研究100件网恋被骗案,我总结了骗子特点和分类,网恋如何防骗?网络交友后被诱骗网络赌博的约占四成,被诱骗投资理财的约占六成。单是广州,损失超百万以上的案件就有20起,损失最高的竟然1200多万。 2、行骗手段 骗子会在各种交友平台上寻找目标“猪仔”:25-45岁,单身,期待感情,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 婚恋网、交友群、单身男女同城群、附近的人、各速配平台、约P平台等等https://www.jianshu.com/p/7e3ce97b5931
6.揭秘"杀猪盘"骗局婚恋交友求职网站成赌博拉人渠道南方plus龙岗警方介绍,这种新兴骗局在东南亚骗子圈中称为“杀猪盘”。骗子们在国内婚恋网站以谈恋爱为名接近大龄男女,平日里的嘘寒问暖、谈情说爱就是骗子们口中的“养猪”,时机成熟,骗子们便会以网络赌博为借口,“杀猪”骗钱。 公安部表示,今年以来,各地连续发生多起“杀猪盘”网络投资诈骗案。此类案件主要特点为不法分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10/15/c2708628.html
7.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集团案,积极引导取证,依法审查办理。 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
8.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经过调查,他发现,一些诈骗团伙会把目标放在婚恋网站上,同时联系几十个人,找单纯的对象下手。他们中的成员对“网恋技术”培训已炉火纯青,通过套路骗取钱财。这类团伙,内部都有一套信息系统和“学习手册”,“教科书式”地培养对象。据知情人士的观察,遇上骗子的受害者大多恋爱经验较少,比较着急成家。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